红薯丰收的震撼与喜悦,如同最上等的肥料,滋养着青岚县的每一个角落。沈逸没有让这份喜悦仅仅停留在田间地头,在他的推动下,围绕着这“金疙瘩”的产业链迅速铺开。
柳书瑶牵头组建的“红薯加工坊”成为了新的焦点。首先试制的便是红薯粉条。沈逸提供了大致思路——将红薯洗净、粉碎、过滤、沉淀得到淀粉,然后用开水冲调、搅拌成糊,再通过带孔的工具漏入沸水中定型,最后捞出晾晒。
听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火候、比例、手法都至关重要。最初几次试验,不是糊锅就是不成形,浪费了不少红薯。负责具体操作的婉儿和秀儿急得直跺脚,工坊里的老师傅们也挠头不已。
“夫君,这……这粉条怕是做不成了。”柳书瑶拿着几根断断续续、粗细不均的失败品,有些气馁地向沈逸汇报。
沈逸却并不着急,他亲自去了工坊,看着那简陋的工具和忙碌的众人,沉思片刻。他想起系统商城里有《传统食品加工大全》这类书籍,虽然没必要兑换整本,但可以针对性搜索。
【检索:红薯粉条传统制作工艺关键要点。消耗声望:50点。】
声望值降至【6736】 点。
瞬间,几个关键要点涌入脑海:淀粉浆的浓度、冲糊的水温与速度、漏粉时的高度与力度、煮粉的水温控制……
沈逸立刻将这些要点结合实际操作,指点给工坊的工匠和婉儿、秀儿。
“淀粉浆不能太稀,要能拉成线……”
“冲糊要用滚开的沸水,边冲边快速搅拌,不能停……”
“漏瓢离水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保持一尺左右,手腕要稳,力度要匀……”
“煮粉的水要始终保持将沸未沸的状态,不能大滚……”
在他的亲自指导和不断调试下,几天后,第一批成功的红薯粉条终于问世了!
那粉条色泽微黄,半透明,柔韧而有弹性,散发着红薯特有的淡淡清香。用开水一泡,加入些青菜、盐巴,再滴上几滴沈氏工坊产的豆油,一碗简单却美味无比的红薯粉汤便成了。
工坊内外,所有参与研制的人都沸腾了!柳书瑶捧着那碗粉汤,激动得眼眶微红:“成了!真的成了!夫君,你真是太厉害了!”
婉儿和秀儿更是高兴得抱在一起又跳又笑。
沈逸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比不上现代工艺的,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独一份的美味!他大手一挥:“批量生产!同时,研发红薯干、红薯淀粉,甚至……尝试用酿酒剩下的酒糟混合红薯,看看能不能搞出点饲料来,把养殖也带动起来!”
红薯的价值被挖掘到了极致。粉条一经上市,因其口感独特、耐储存、食用方便,立刻受到了追捧,不仅在本县销售一空,连周边县城的商贩也闻风而来,订单如雪片般飞向柳书瑶的案头。
青岚县的百姓发现,这红薯不仅能当主食吃饱肚子,还能变成赚钱的玩意儿!种植热情空前高涨,对沈逸的拥戴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光明之下,阴影也随之蠕动。
夜深人静,青岚县城墙的阴影里,几条黑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翻越而入,落地后迅速分散,融入了黑暗的街巷中。他们的目标明确——红薯留种田,以及红薯加工坊。
这些正是钱掌柜派来的好手,意图盗取红薯种苗和粉条制作工艺。
留种田由苏小蛮的青鸾卫重点看守。一个黑衣人刚接近田边,就被暗处射出的弩箭逼退,紧接着,数名身手矫健的青鸾卫女子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刀光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寒芒。
“束手就擒!”为首的女子冷喝道。
那黑衣人显然没料到守卫如此森严且都是女子,但仗着武功高强,并不退缩,抽出短刃便战在一起。一时间,田埂上刀剑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红薯加工坊外也出现了不速之客。两人利用钩锁悄无声息地翻入院墙,直奔晾晒粉条的工棚和存放淀粉的仓库。
就在他们伸手欲取样品时,黑暗中传来一个慵懒又带着几分戏谑的女声:“几位,这深更半夜的,不请自来,是想偷师学艺呢,还是想顺手牵羊?”
两人骇然回头,只见楚潇潇不知何时已倚在门框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小小的飞刀,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她身后,几名听风阁的好手也现出身形,封住了所有退路。
“撤!”其中一人低喝一声,毫不犹豫地扬手打出一把铁蒺藜,另一人则扑向楚潇潇,企图制造混乱。
楚潇潇冷哼一声,身形如鬼魅般飘忽,轻易避开了铁蒺藜和那人的扑击,手中飞刀寒光一闪。
“嗤!”
那扑来的黑衣人闷哼一声,肩胛已被飞刀穿透,动作瞬间僵住。其他听风阁人员一拥而上,将其制服。另一人见势不妙,想要强行突围,却被早有准备的网兜罩了个正着,挣扎不得。
留种田边的战斗也接近尾声。那黑衣人武功虽高,但苏小蛮亲自带队,青鸾卫配合默契,阵法精妙,不过十几个回合,便将其逼得险象环生,最终被苏小蛮一记巧劲踢中手腕,短刃脱手,随即被数把钢刀架住了脖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