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重返秘境山林,心境已然不同。混沌空间内近一月的苦修与培育,不仅让他修为精进,更让他对前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他不再急于寻找那渺茫的第二块碎片线索(毕竟已得手),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探索秘境本身,寻找其他有助于修行的资源,尤其是丹道方面的机缘。
他施展御风诀,身形在山林间飘忽不定,神识如网般洒开,仔细感知着周围的灵气波动与异常之处。升级后的混沌空间虽能加速灵草生长,但种类仍需从外界获取补充,尤其是高阶丹方所需的稀有药材。
这一日,他循着一股异常精纯的木灵气息,来到一处幽深的山谷。谷中古木参天,藤蔓缠绕,中央有一片罕见的“翡翠竹林”,竹身碧绿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而在竹林深处,林越的神识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却与周围自然灵气格格不入的阵法波动。
他悄然靠近,发现波动源自一株异常粗壮的翡翠竹根部。那里看似与其他地方无异,但以他如今对阵法的理解,能隐约察觉到一层极其高明、几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隐匿禁制。
“有古怪!”林越心中一动,并未贸然破阵。他先是在周围仔细勘察,确认没有守护妖兽或其他危险后,才盘膝坐下,将神识混合着一丝混沌之气,如同最轻柔的触手,缓缓探向那隐匿禁制。
这禁制比寒潭处的守护禁制更加精妙复杂,并非依靠蛮力防御,而是借助翡翠竹的天然木灵之气,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迷幻之阵,若非林越神识敏锐且身具混沌之气这等窥探本源之力,极难发现端倪。
他屏息凝神,心神完全沉浸在对禁制能量节点的分析中。这一次,他没有试图“融入”或“破解”,而是尝试理解其运转规律,寻找其与翡翠竹木灵之气连接的“枢纽”。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足足花了外界大半日时间(空间内近五天),他才终于摸清了门道。
“原来如此……以竹为眼,以脉为络,生生不息……枢纽便在此处!”林越眼中精光一闪,指尖凝聚一缕极其精纯的玄黄灵力,并非攻击,而是模拟出温和的木灵气息,轻轻点向竹根处一个极其微小的能量节点。
嗡!
如同钥匙插入锁孔,那隐匿禁制微微一颤,随即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内是一条向下的石阶,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和淡淡药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越心中警惕,先布下预警法阵,才小心步入其中。石阶向下延伸数十丈,尽头是一间简陋的石室。石室不大,四壁空空,仅有中央放置着一尊半人高的暗红色丹炉,丹炉旁有一具盘坐的白骨,白骨身前放着一枚颜色暗淡的玉简和一个不起眼的储物袋。
岁月流逝,白骨身上的衣物早已腐朽,但那尊丹炉却依旧光泽内蕴,炉身刻满了复杂的火焰云纹,隐隐有灵光流转,显然不是凡品。而那枚玉简,则散发着微弱的灵魂波动。
林越对白骨躬身一礼:“晚辈林越,误入前辈清修之地,打扰之处,还望海涵。”礼毕,他才小心上前,先检查了那储物袋,发现并无禁制,里面只有寥寥数块中品灵石和一些早已失效的普通药材。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玉简上。将神识缓缓探入。
顿时,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同时一个温和却带着一丝遗憾的苍老声音响起:
“有缘人至此,见吾遗泽,即与吾有缘。老夫‘青丹子’,痴迷丹道数百载,奈何资质有限,终未能窥得金丹大道,寿元耗尽,坐化于此。不忍一身丹术失传,特留传承玉简与随身丹炉‘赤炎’,赠予有缘。”
“此玉简中,记载老夫毕生丹道心得,包含三张独门丹方:一为‘木髓丹’,可精炼木系灵力,滋养经脉;二为‘清灵解毒丹’,可解百毒,功效非凡;三为……半张‘筑基丹’丹方!”
筑基丹!林越心头狂震!这可是无数炼气期修士梦寐以求的灵丹,是冲击筑基境的关键辅助之物!虽然只是半张,其价值也无可估量!
苍老声音继续道:“筑基丹主药难寻,尤以‘玉髓金莲’为最,此莲生于至阴至寒之地,却蕴含一丝纯阳生机,千年一开花,极难获得。老夫穷尽一生,也只寻得半份残方,未能炼成一炉,实乃平生憾事。望有缘人能补全丹方,炼成灵丹,一偿吾愿。”
“丹道一途,贵在持之以恒,心无旁骛。控火为基,辨药为本,君臣佐使,阴阳调和,存乎一心。切记,切记……”
声音渐渐消散,玉简中的信息也完全呈现。除了丹方,还有青丹子详细的炼丹手法、控火技巧、数百种珍稀药材的图文详解以及他一生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是一位毕生奉献于丹道的老者,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林越手握玉简,心潮起伏。这份传承,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不仅提供了更高级的丹方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那半张筑基丹丹方,为他指明了未来冲击筑基的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