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深秋)
滇南边境,莽莽苍苍的原始雨林如同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潮湿、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泥土腥臊的气息。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如巨蟒般缠绕,将阳光切割得支离破碎。这里是生命的乐园,也是隐秘的坟场。
一支精干的小队正在密林中艰难穿行,正是薄斯年带领的特别行动组。他们穿着87式丛林作战服的早期试验款,脸上涂着油彩,动作敏捷而警惕。根据薄夏拼尽全力,从周启明那断断续续的最后一个信号中,捕捉到的微弱源头方向,他们追踪到了这片与邻国接壤的险恶之地。
“头儿,信号最后消失的区域,就在前面那片山坳里。”一名负责通讯和定位的队员压低声音报告,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片等高线密集的区域。
薄斯年举起望远镜,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缝隙观察。远处山坳隐约可见一丝不合时宜的金属反光。“保持警戒,交替掩护,靠近侦查。”
他们如同幽灵般在林中移动,很快发现了一个被巧妙伪装过的临时通讯站。天线隐藏在巨大的芭蕉树叶下,发电机被藤蔓覆盖,发出低沉的嗡鸣。站点内空无一人,显然刚刚被匆忙废弃,但设备还未来得及完全拆除。
技术队员迅速上前,尝试从遗留的设备中恢复数据。薄斯年则仔细搜查着角落,在一堆烧毁的纸灰中,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片未燃尽的纸角,上面残留着几个模糊的字迹:“……交流团……芯片……夺取……”
几乎是同时,技术队员发出一声低呼:“队长!截获到一段残存的未发送指令!是关于‘涅盘’的!”
薄斯年立刻凑过去。屏幕上,破译出的文字令人心惊:
**“涅盘启动。目标:三日后抵美的‘华夏之光’技术交流团。核心任务:夺取‘龙芯一号’原型及设计资料。必要时,清除障碍。”**
“华夏之光”交流团,这是国家为了打破技术封锁,精心组织的首次赴米国高级别技术展示与交流活动!而“龙芯一号”,更是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具有战略意义的初代通用处理器原型!如果被劫持或夺取,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损失,更将在国际舞台上造成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教授”和“涅盘”计划的最终目标,竟然是这个!其野心和危害性,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行动!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深圳,思雨集团总部。
苏晓芸手臂还缠着绷带,但她坚持守在通讯室内。夏小雨随队出发前,将一套由薄夏改进过的、能够捕捉特定加密模式的无线电扫描设备留给了她,并与边境的薄斯年小队保持着一条极其隐秘的单向通讯链路(主要由薄斯年发送简短安全信号)。
突然,设备上的一个特殊频段指示灯疯狂闪烁起来!一段加密等级极高、但模式与之前“教授”网络高度相似的信号被捕捉到!
苏晓芸立刻启动记录和初步破译。信号很短,内容更加诡异,并非具体的指令,而是一组看似毫无意义的坐标数字,以及一个重复了三遍的词语——“归宿”。
她不敢怠慢,立刻通过安全渠道,将这组坐标和词语,连同信号特征,一并发送给了前线的薄斯年。
边境雨林,薄斯年刚刚理清“涅盘”计划的恐怖目标,就收到了苏晓芸从后方传来的紧急信息。
坐标!正是他们此刻所在山坳往西约五公里处,一个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注的点。而“归宿”这个词,让薄斯年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教授”在引导他们?这是一个陷阱!一个明知是陷阱,他们也必须去踩的陷阱!因为周启明很可能就在那里!
“检查装备,准备行动!”薄斯年没有丝毫犹豫,眼神锐利如刀,“目标,西侧五公里处坐标点。注意,这极可能是敌人设置的死亡陷阱,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认并营救‘启明’同志,其次才是歼敌!”
小队成员默默检查着手中的**56-1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脸上写满了决绝。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身后百米外,一道几乎与丛林环境融为一体的身影,正借助繁茂的枝叶,悄无声息地跟随着。正是夏小雨。
她穿着一套来自末世的**光学迷彩潜行服**,虽然因为能源限制无法长时间开启完全隐身,但足以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提供极佳的隐蔽效果。她的灵泉空间内,不仅储备了足够的食物、饮水和药品,更是存放着诸如**微声狙击步枪**、**热成像仪**、**单兵火箭筒**等远超这个时代的大杀器。她答应薄斯年留在后方,但绝不会让他独自面对如此明显的陷阱。她是最后的保险,是撕裂绝境的底牌。
队伍在沉默中快速而谨慎地向目标坐标推进。五公里的雨林路程异常艰难,毒虫、沼泽、错综复杂的地形,都在消耗着队员的体力。一个多小时后,目标地点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