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共生结界稳定运行的第一个满月,望渔港的沙滩上铺满了星尘凝结的 “金砂”—— 那是星脉能量与海水融合的产物,踩在脚下像碎玻璃般清脆,却不会划伤皮肤。小望蹲在沙滩边缘,手中的镇墟石泛着淡绿色的地脉光,正与海浪下的地脉纹产生共鸣。他能清晰地 “看到”:地脉纹里的能量比往常更活跃,却在靠近红树林的区域出现了细微的 “拥堵”,像是水流遇到了平缓的浅滩,迟迟无法向前流动。
“小望前辈!候鸟群不对劲!”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红树林方向传来,是新一代的候选者阿海 —— 他才十二岁,眉心的初生星纹泛着极淡的暖金光,是渔民小郑的侄子,最擅长观察鸟类的动向。阿海举着一个画满候鸟图案的本子,跑到小望面前,指着本子上的记录:“往年这时候,灰雁早就迁徙去南方了,今年却一直留在红树林的候鸟巢里,有的甚至开始啄食刚长出的幼鸟羽毛,像是…… 像是很烦躁!”
小望跟着阿海走进红树林,果然看到成群的灰雁聚集在巢区,原本温顺的候鸟此刻变得焦躁不安,有的用翅膀拍打树干,有的啄食巢边的地脉菌,甚至有两只灰雁为了争夺一块星尘金砂打斗起来。更奇怪的是,红树林的根系比往常粗壮了一倍,有些根须已经钻出滩涂,缠绕在候鸟的巢穴上,像是在 “挽留” 它们,却让候鸟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小。
“是四象结界的能量太稳定了。” 星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中拿着星陨令,上面的星轨符文泛着淡蓝色的星脉光,“我刚才在星陨台发现,星尘核心的能量输出比往常高了三成,导致星尘雨的频率增加,红树林吸收了过多的星脉能量,根系疯长;同时,维度共生层的能量过于平稳,让候鸟失去了‘季节变化’的感知 —— 它们不知道该什么时候迁徙了。”
石舟抱着维度检测仪快步赶来,屏幕上的四象能量图谱出现了明显的倾斜:朱雀(生态)象限的能量占比达到了 40%,远超正常的 25%,而玄武(维度)象限的能量占比只有 18%,“这就是‘共生失衡’!不是危机,是动态平衡被打破了 —— 四象结界不是‘一劳永逸’的壳,是需要跟着季节、跟着生灵变化调整的‘活物’。如果我们不干预,再过半个月,红树林的根系会把候鸟巢完全包裹,灰雁可能会因为无法觅食而饿死。”
三人立刻赶回葬龙谷星核殿,阿辰、星瑶、石越正在祭台前研究守护总纲,祭台上的四象符文泛着明暗不均的光 —— 青龙(地脉)、朱雀(生态)的光芒偏亮,白虎(星脉)、玄武(维度)的光芒偏暗。看到小望他们进来,阿辰放下总纲,语气带着欣慰:“你们能发现共生失衡,说明已经真正理解了‘守世’的意义 —— 守世不是看着结界稳定就够了,是要像照顾自己的身体一样,时刻关注它的‘健康’。”
星瑶指着总纲上的 “动态共生篇”:“初代守世者当年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林晚前辈在笔记里写过‘共生如秤,轻重要调’。解决共生失衡,不能靠强行压制某一象的能量,要靠‘四象流转’—— 把过剩的能量引导到不足的象限,同时帮生灵找回自然的本能。”
石越补充道:“具体来说,红树林的生态能量过剩,需要引导到维度象限(玄武);星陨台的星脉能量过剩,需要引导到地脉象限(青龙);而候鸟失去季节感知,需要用星脉能量模拟‘迁徙信号’,帮它们找回方向。你们三个分工,小望负责地脉引导,星芽负责星脉信号,石舟负责维度接收,我们三个在旁辅助能量调节。”
星芽带着阿海和几位渔民,来到星陨台的星尘战场。这里的星尘堆比往常高了半米,表面泛着刺眼的淡金光,星尘颗粒在空中跳跃,像是随时会引发小规模的星尘风暴。星芽将星陨令插在星尘堆中央,指尖划过星轨符文,开始吟唱 “星脉信号咒”—— 这是从传承库学到的远古符文,能将星脉能量转化为生灵能感知的 “自然信号”。
“阿海,你观察过灰雁迁徙时的飞行轨迹吗?” 星芽一边调整星陨令的能量输出,一边问。阿海立刻拿出本子,指着上面画的 “V” 形轨迹:“它们每年都会沿着星尘雨的方向飞,星尘雨的频率变了,它们就迷路了!”
星芽点点头,将星脉能量调整为 “脉冲模式”—— 每间隔十分钟释放一次淡金色的星尘束,模拟往年迁徙季节的星尘雨频率。星尘束冲上天空,在夜空中划出 “V” 形轨迹,与红树林的方向形成一条清晰的通道。阿海兴奋地拿起望远镜:“看!灰雁开始抬头了!它们看到信号了!”
果然,红树林方向传来一阵雁鸣,原本焦躁的灰雁纷纷展开翅膀,跟着星尘束的轨迹慢慢起飞。但没过多久,有几只灰雁又落了下来 —— 星脉信号的强度不够,无法穿透红树林上方的生态能量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