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在绝对的能量枯竭与刺骨深寒中摇曳不定。那源自实验室废墟的微弱能量回流,是“摇篮”唯一的光源,唯一的暖意,也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指挥中心内,昏暗的应急灯光下,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疲惫、恐惧与孤注一掷的决绝。林烬昏迷前的疯狂指令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机,却也将他们推入了一个更加未知的险境。
“能量回流稳定性维持!强度仍在缓慢提升,目前已达到核心能源池历史峰值的百分之零点一!”能源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却又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但其维度波动干扰加剧,三号能源转换器已因过载熔毁!我们无法直接利用它!”
纯净却狂暴,如同未经驯服的洪荒巨兽。这便是他们对这异种能源的初步认知。
“计算结果出来了。”导航官的声音沉重,“若将回流能量经最大限度稀释后,尝试导入经过改写的应急能源网络,理论上可同时维持最低限度的维生和百分之一的引擎功率。但风险系数……高达百分之七十三。任何一次能量波动峰值都可能烧毁整个网络,让我们彻底失去这最后的能源。”
百分之七十三的失败概率。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观察之眸动向?”林烬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虚弱却清晰。他并未完全昏迷,强烈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保持着一线意识。
“依旧聚焦于那个未知坐标!其对‘摇篮’的直接关注度下降至百分之十五以下!”监测员的汇报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敌人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窗口。
“执行能源导入方案。目标:维持生存,脱离当前空域,航向……第三备用汇合点‘礁石’。”林烬做出了抉择,声音虽弱,却不容置疑。他没有选择那个被能量回流标注的、充满诱惑与危险的未知坐标,而是选择了联盟崩溃前预设的、一个位于荒芜星域的隐蔽汇合点。稳妥,是此刻的第一要务。
命令下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如同进行精密手术般,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那狂暴的能量细流,注入“摇篮”濒临崩溃的能源脉络。每一次开关的闭合,每一次参数的微调,都伴随着令人窒息的风险。
嗡……
舰体再次传来轻微的震动,比之前更加清晰。主引擎喷口闪烁起微弱却稳定的蓝色光芒。虽然速度缓慢,但“摇篮”确实开始移动了!内部的照明也略微明亮了一丝,寒冷被稍稍驱散。
成功了第一步!
然而,与这微弱希望并行的,是持续不断的技术挑战和心理压力。那异种能量极不稳定,时而温顺,时而暴烈,需要时刻监控调整。每一次异常的能量起伏,都让所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
就在这艰难航行的过程中,负责整理星骸族遗留数据的团队,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他们在破解星骸族生态区主计算机最后一段残存加密日志时,发现了一份被多次转存、加密等级极高的数据包。其最后更新时间,赫然就在星骸族撤离前一刻!
经过艰难破译,数据包的内容展现在众人面前——并非技术图纸或星图,而是一段冗长的、用古老星骸语写就的……日记?或者说,观察记录?署名者:诺拉长老。
“……‘虚空之低语’日益清晰,它们在呼唤‘钥石’,呼唤‘归途’……族内古老记忆碎片正在苏醒,警示着循环的终结……” “……联盟的科学家们触碰了不应触碰的领域,那枚‘眼睛’……它并非死物,它是‘哨兵’,亦是‘诱饵’……” “……我们尝试警告,但恐惧与贪婪蒙蔽了他们的心智。命运的纺线已再次绷紧……” “……观察到‘摇篮’内部能量签名出现异常叠加,疑似‘钥石’激活与某个深层维度标记产生共鸣……这或许解释了‘低语’为何愈发急切……” “……最后的时刻临近。根据古老契约,我们必须离开。并非背叛,而是为了在最终的‘大寂灭’后,保留最后的‘回响’……” “……愿星辰指引迷途者……若后来者得见此讯息,需谨记:‘门’非出路,‘眼’非希望。真正的‘生路’,藏于‘虚无之海’的‘第一缕光’……”
日记到此戛然而止,其内的信息却如同重磅炸弹,在指挥中心内掀起惊涛骇浪!
“虚空低语”?“钥石”(归墟之眼)?“哨兵”与“诱饵”?“深层维度标记”(坐标种子)?“大寂灭”?“虚无之海的第一缕光”?
星骸族早已预见到了危机!他们甚至可能知道那枚晶体的部分真相!他们的撤离并非单纯的逃避,而是遵循着某种古老的契约或计划!
而最后那句“真正的‘生路’,藏于‘虚无之海’的‘第一缕光’”,更是引人无限遐想!
“虚无之海”是什么?“第一缕光”又是指什么?
艾拉立刻将这段信息与之前的发现进行比对。
“将军!诺拉长老提到的‘深层维度标记’,极有可能就是指那个坐标种子!而‘虚无之海’……其描述特征与能量回流中蕴含的高维信息碎片,以及……以及那个被‘观察之眸’关注的未知坐标星域的初步扫描数据,存在高度相似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