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标准时。
这个数字如同冰冷的倒计时符文,烙印在林烬的视野深处。艾拉那份基于呓语能量模式回溯分析得出的推测报告,虽然标注着“紧急”与“高度警戒”,但其传递的信息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确定性——暂停研究,并未让那枚“归墟之眼”陷入沉寂,它的内部活性仍在不可逆地攀升,仿佛一个被唤醒的巨兽,正遵循着自身古老的节律,缓缓舒展着爪牙。
“活性提升……峰值间隔缩短……”林烬站在指挥席前,目光扫过主屏幕上依旧被严格封锁的实验室画面,以及旁边分屏上不断刷新的、来自裂隙监测点的异常能量读数。两者之间那高达99.7%的同源性,像一条无形的、却冰冷刺骨的锁链,将“摇篮”与那片遥远的黑暗深渊牢牢捆绑。
他下达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实验室的封锁等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程度,周边区域实施了能量静默和信息管制,宛如在“摇篮”内部制造了一片绝对的“无声区”。外部勘探舰队像撒出去的网,以更高的频率扫描着附近星域,寻找着任何可能存在的能源矿藏信号,哪怕只是最微弱的希望之光。内部维稳力量悄然加强了巡逻,密切监控着各区域的能量配给情况和船员情绪波动。
压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积累。
能源配给的削减是实实在在的。更多的生态舱光照被调暗,非关键区域的温控被降低,部分娱乐和科研非必要项目的能量供应被暂停。虽然命令是从指挥中心率先执行,林烬本人的配给也已降至最低标准,但底层船员中的不满情绪仍在缓慢而坚定地发酵。
“为什么不用那个东西?就因为死了一个人?探索未知哪能没有牺牲?” “听说那东西有无限能量!他们上层肯定是想独吞!” “再这样下去,不用等什么危险找来,我们自己就要冻死饿死了!”
类似的牢骚和质疑在休息舱、在食堂、在通讯网络的边缘角落悄悄流传。现实生存的压力,正在一点点蚕食着对命令的信任和对未知危险的恐惧。一种“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的短期本能,开始占据上风。
……
而在这种普遍的不满情绪掩盖下,一股更危险、更有组织的暗流正在涌动。
原“研究派”的核心成员并未真正放弃。莫里斯虽被停职审查,但他的影响力仍在。通过加密的、难以追踪的私人通讯频道,一个小圈子的秘密会议正在虚拟空间中进行。
与会者的身份虚拟形象模糊不清,但发言却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狂热和“理性”。
“数据不会说谎!艾拉医疗官之前的破译,虽然零碎,但指向明确——那‘钥石’内部蕴含着超越我们理解的能量模型!仅仅是表层结构的应用尝试就带来了效率的飙升!” “凯斯的悲剧令人痛心,但那更多是因为直接的精神连接和其个人体质问题!如果我们采用更间接的、纯能量层面的信息读取技术呢?就像……扫描其散发的特定能量频率,而非直接接触其意识场?” “能源危机是迫在眉睫的灭绝威胁!而‘钥石’是眼前唯一的希望!林烬将军的保守,是在拿整个文明的未来做赌注,而且赢面渺茫!”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不是为了个人荣誉,是为了‘摇篮’的存续!”
他们讨论着,计划着。有人提出了利用维护作业的机会,绕过部分外围安保,在实验室封锁区外部署高灵敏度的能量感应阵列,试图捕捉晶体活性峰值时的能量溢出,从中解析出有用的信息。
“下一次预测峰值在71标准时后(从会议时间算起)。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需要内部接应……能源调度部门有我们的人,可以制造一个合理的区域性能量波动,吸引安全部队的注意力……” “设备……我能搞到一批被淘汰但经过改装的深空勘探用能量感应器,灵敏度足够……”
一个危险而疯狂的计划逐渐成型。他们将自己视为拯救文明的孤胆英雄,认为自己是唯一清醒的、敢于在绝境中抓住希望之火的人。对规则的无视,对潜在风险的低估,以及对“知识”和“能量”的渴望,让他们一步步滑向深渊。
他们甚至偏执地认为,艾拉的警告和凯斯的死亡,恰恰证明了那“钥石”蕴含力量的强大与真实,而非其危险。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找到“正确”的方法。
……
艾拉对此一无所知。她身处边缘的数据分析小组,权限受限,信息闭塞。但她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她利用一切可用的计算资源,反复构建和调试着那个基于呓语能量模式的预测模型。
她发现,那活性峰值并非简单的周期性脉冲,而更像是一种……呼吸。一种缓慢而深沉的、与某种遥远源头共鸣的“呼吸”。每一次“呼吸”的峰值,晶体散发的幽光中,那种令人不安的、非宇宙基础法则的能量特征就愈发明显一丝。
她试图找到这种“呼吸”与裂隙脉冲之间的关联模型,但数据太少,干扰太多。她只能隐约感觉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同步加强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