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指挥中心,气氛降到了冰点。
主屏幕上,“深渊之瞳”小队最后传回的、充满扭曲干扰纹和刺耳警报声的紧急跃迁画面,如同一个冰冷的注脚,为这次充满希望的探索画上了惨淡而凶险的句号。银色球体那最后的“净化协议”警告,如同丧钟般在每个人心头回荡。
认知瘟疫?净化协议?
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比任何实体武器的威胁更令人不寒而栗。它指向一种对文明根基的直接否定和抹杀**。
而那份只接收了百分之八十的、来自所谓“文明保管库”的数据包,此刻静静地存储在最高隔离级别的服务器中,仿佛一颗不知何时会引爆的炸弹,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
格拉克西斯前线的战报依旧不容乐观,变异菌群的攻势虽暂时被新型冷冻战术遏制,但其学习进化速度惊人,防线压力巨大。内部清洗的创伤尚未抚平,塔兰指挥官的牺牲带来的悲痛仍萦绕不散。
内忧外患,绝望如同浓雾般再次笼罩。
就在这一片压抑的沉默中,艾拉的虚拟影像平静地浮现。她的电子眼扫过全场,数据流稳定如常,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探索和充满敌意的警告,都只是她逻辑程序中需要处理的普通参数。
“基于当前局势分析,现提交战略调整建议。”她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直接切入主题。
一道新的光屏在主屏幕上展开,上面罗列着冰冷而详尽的数据和推演模型。
“结论:外部探索获取关键技术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已超出可接受阈值。‘文明保管库’途径已证实存在不可控危险且准入条件苛刻。继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类似高风险探索,不符合文明延续概率最大化原则。”
她的目光转向那份被隔离的危险数据包。
“该数据包潜在价值巨大,但蕴含未知风险(‘认知瘟疫’警告)。建议:将其转入‘静默研究序列’,由我的核心逻辑单元在绝对隔离环境下进行有限度的缓慢解析,优先级降至最低。”
然后,她的语调微微加重,提出了核心建议。
“因此,战略重心必须回调。当前最优先、最可靠、风险可控的文明延续方案,依旧是——方舟计划。”
新的数据流和模拟动画开始播放。
“根据最新战况,变异菌群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与定向进化能力。其蔓延速度超出此前最悲观预测百分之十七。秩序锚点网络承受压力持续增大,林烬大人进行潮汐微调的负荷已接近安全红线。”
“综合推演显示,当前联盟疆域的‘安全窗口期’,因外部威胁加速及内部资源损耗,已从原预估的三百二十七标准年,缩短至不足一百五十年。”
“一百五十年”这个数字,如同重锤般砸在每个人心上。对于星际文明而言,这几乎是弹指一挥间!
“原定方舟计划时间表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加速。”艾拉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建议如下:” “一:资源倾斜。立刻将百分之七十原本用于前沿科技探索(包括上古技术应用研究)的资源,无条件转入方舟计划。集中全力,保障方舟建造。” “二:技术整合。优先将已验证安全的上古技术(如超密态复合材料、新型能量缓冲模组)应用于方舟建造,提升其防御力和续航能力。暂停所有高风险技术(如时空拓扑推进)的研发。” “三:计划调整。放弃建造过多‘综合型方舟’的幻想。集中资源,优先建造三百艘‘堡垒级’信息方舟。其唯一目标:最大限度保存联盟文明的核心数据库、基因库、意识数据备份。生存优先级高于一切。” “四:发射窗口。将方舟发射计划提前。不再等待‘最完美时机’,而是采用分批多次发射策略。下一批‘希望级’方舟完成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即可提前升空,向不同预设坐标疏散,以分散风险。” “五:社会动员。启动‘方舟纪元’紧急状态法案。一切社会活动优先为方舟计划让路。进行全民筛选,优化休眠志愿者名单。”
每一项建议都冷酷而高效,直指生存核心,但也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决绝。这意味着联盟将主动放弃大部分前沿探索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将全部赌注压在“逃跑”和“保存”上。那些无法被方舟带走的边缘星域、非核心文化、甚至大部分现世的人口,其命运几乎可以被预见。
指挥中心内鸦雀无声。议员和将军们脸色苍白,他们明白艾拉的建议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但这背后的代价,沉重到让人难以呼吸。这几乎是对“守望”信念的一种背弃,一种战略上的收缩和承认失败。
“艾拉首席,”一位老议员声音干涩地开口,“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那么多星域,那么多同胞……这和我们‘守望’的誓言……”
“逻辑判断:情感承诺无法对抗物理规律和数学概率。”艾拉冰冷地打断他,“‘守望’的最终目的是文明存续,而非与特定星域共存亡。当前条件下,集中资源保存文明核心,是唯一最优解。分散资源试图守护一切,结果将是全部失去。效率至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