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眼”。
这两个词,如同最终审判的钟声,又如同宇宙终极奥秘的低语,在联盟最高决策层——“黎明议会”的绝密会议厅中回荡,沉重地敲击在每一个与会者的灵魂之上。
星图被放大到极致,中央那片令人不安的、绝对空旷的黑暗区域,被猩红色的光标清晰地圈出。所有已知的天文数据、探测记录在其周边汇集,结果却令人窒息般的贫乏——那里是已知宇宙的空白地带,是星图的尽头,是连星光都不愿眷顾的绝对荒芜。然而,来自“钥匙”碎片的绝对矢量指向,以及云鲲那庄重的身躯指引,都无可辩驳地将文明的最终视线,牢牢锁定在了这片虚无之上。
短暂的和平期所带来的松弛与重建的忙碌,在这一刻被一种更加宏大、更加紧迫、甚至带着一丝宿命感的最终使命所彻底取代。生存的危机暂缓,但文明的终极考卷,已然展开。
“……综上所述,”艾拉的全息影像悬浮在星图旁,她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却蕴含着千钧重量,“所有证据链已经闭合。‘虚无之眼’并非比喻,而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物理意义上的特殊区域,其特性远超我们现有认知。它极有可能是寂灭潮汐的源头,或者至少是与之关联最紧密的宇宙奇观。同时,‘钥匙’碎片与之存在的强烈关联表明,那里也隐藏着关乎宇宙运行机制、乃至可能超越我们当前宇宙层次的终极奥秘。”
她顿了顿,数据流在身侧无声地奔涌。 “根据碎片激活时产生的信息洪流碎片分析,以及对其指引绝对性的测算,我们得出结论:派遣一支具备极强生存能力、科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远征军,前往‘虚无之眼’,是获取真相、并为联盟乃至整个宇宙寻找可能出路的唯一途径。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最终使命。”
会议厅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死一般的寂静。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经历了无数风浪、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联盟最高领导者,但此刻,面对这指向宇宙尽头的使命,每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最终使命。 这意味着,他们将主动离开刚刚稳固的家园,离开六大锚点网络的庇护,驶向那连寂灭潮汐都只是其“余波”的恐怖源头。这不再是防御,不再是求生,而是向着未知深渊的主动进军,一场结果完全无法预料的、豪赌式的终极探索。
“生还几率?”一位以冷静着称的军方元老声音干涩地问道。
“基于现有数据建立的模型,无法给出可靠的概率估值。”艾拉的回答冰冷而诚实,“风险等级:无法估量。我们将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环境、可能无法理解的物理法则、以及远超噬星菌群和常规潮汐冲击的潜在威胁。远征军可能瞬间全军覆没,可能被困于异常时空,也可能遭遇……无法用现有语言描述的存在或现象。”
又是一阵沉默。风险大到令人绝望。
“但我们别无选择,不是吗?”另一位议员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潮汐只是暂缓,并未停止。菌群的威胁虽除,但其核心信息的逃逸去向成谜。‘钥匙’指引我们前往那里。等待,或许能换来短暂的安宁,但最终可能意味着在无知中迎来毁灭。主动探索,尽管九死一生,却可能为文明搏得一线真正的生机,甚至是……超越轮回的答案。”
他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退缩,意味着将命运完全交给未知;前进,至少将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中,哪怕前路遍布荆棘与毁灭。
决议,在沉重的气氛中得以通过。 联盟将启动代号为“终焉远征”的终极计划,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特殊舰队,目标:虚无之眼。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最高层,但对资源和人力的调动,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优先级展开。整个联盟,这台刚刚从战争转向重建的庞大机器,再次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但其核心目标,已悄然改变。
舰船的打造,成为了首要任务。这不再是建造传统的战舰或科考船。基于“窥探者号”的惨痛教训、从云鲲能量场中领悟的和谐共生理念、以及对“虚无之眼”极端环境的预估,新型旗舰的设计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新的旗舰被命名为“真理追寻者号”。它的设计摒弃了追求强大火力和厚重装甲的传统思路,转而极致强调适应性、隐匿性和自我维持能力。
其外壳采用最新型的“活性仿星云合金”,不仅能够根据外部能量环境自动调节表面属性和能量反射率,实现光学和传感器上的极致伪装,甚至能有限度地模拟周围空间的能量波动,如同变色龙般融入环境。
动力系统采用了基于锚点网络和云鲲能量场研究而来的“法则共鸣引擎”。它并非粗暴地撕裂空间进行跃迁,而是尝试通过精确模拟特定空间的法则“频率”,以一种更柔和、更节能、也更难以被探测的方式“滑入”超空间通道,并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则异常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