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潮汐”带来的法则层面的诡异平静并未持续太久,那仿佛是暴风雨前最后的、令人窒息的死寂。远征舰队残存的舰船如同受伤的巨兽,漂浮在依旧动荡不安的星域中,抓紧每一秒抢修损伤,回收友军残骸,气氛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石坚站在“磐石号”破损的舰桥上,望着窗外那台依旧在顽强运行、却已布满裂纹、光芒黯淡的“引导者”锚点,岩石般的面容上刻满了疲惫与决绝。牺牲巨大,但他们成功了——至少在潮汐主力完全爆发前,暂时稳定住了这个最危险的脆弱点,并带回了无比珍贵的实战数据。
“数据解析完成度如何?”他声音沙哑地问道。
“百分之七十三核心数据已恢复。”花岗岩·四十二回应,眼中数据流依旧不稳定,但已恢复冷静,“锚点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行参数、法则扰动详细模式、以及……它最后崩溃前捕捉到的、关于潮汐核心规律的些许碎片……价值无可估量。”
“清洗派舰队的能量签名分析也有突破。”一位技术军官补充道,“他们的技术似乎能一定程度上‘预判’或‘适应’法则扰动,但并非完全免疫。其能量核心与Ω权限同源,但更加……狂暴和具有侵蚀性。”
这些用鲜血换来的情报,必须立刻送回“摇篮”!
然而,长程通讯依旧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杂音。宇宙的“语法”似乎都被潮汐扭曲了,常规的信息传递方式近乎失效。那枚侥幸发射出去的探针,也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我们必须派人回去!”艾拉·星语儿急切道,她脸色苍白,眼中却燃烧着不容置疑的火焰,“不仅是送回数据,更要让家里知道,‘引导者’方案可行,但需要立刻升级、大规模生产、部署!潮汐的主力还在后面,下一个脆弱点随时可能崩溃!”
下一个脆弱点。根据林烬带回的模糊坐标和古老星图,距离此处不算遥远,还有一个疑似甚至更不稳定的区域。
返回,还是继续前进?
返回,能确保情报送达,但可能错过阻止另一场灾难的最佳时机。 前进,可能获得更多数据,甚至提前稳定另一个点,但风险极高,且情报可能永远无法送回。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石坚身上。
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目光扫过伤痕累累的舰队,扫过那些眼中带着恐惧却依旧坚守岗位的士兵,扫过艾拉和花岗岩这两位代表着联盟未来方向的搭档。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中仿佛都带着金属和血的味道。
“舰队分兵。”石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做出了一个艰难却必要的决定,“‘迅风号’、‘青鸟号’,你们伤势最轻,立刻携带所有已解析数据,不惜一切代价,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返回‘摇篮’!哪怕只能跳一段走一段,也要把消息送回去!”
“是!将军!”两艘被点名的护卫舰舰长毫不犹豫地领命,眼中充满决然。这是一趟九死一生的归途。
“其余所有还能动的舰船,随我继续前进!”石坚的目光投向星图上下一个闪烁的、代表危险的红点,“我们去下一个点!能提前稳住最好,就算不能,也要把那里的情况摸清楚!”
“将军,我们的力量恐怕不足以……”一位参谋官担忧道。
“我知道。”石坚打断他,拳头攥紧,“但有些事,不能只算力量够不够。干了这碗酒,出发!”
他没有过多的动员,只是拿起旁边桌上一瓶不知从哪个牺牲战友舱室找来的、未开封的烈酒,狠狠灌了一口,然后传递给身边的人。无声的悲壮在舰桥弥漫,每一个人都默默接过,饮下那灼喉的液体,仿佛将所有的恐惧和犹豫都烧尽。
简单的告别后,两支小型舰队向着相反的方向,义无反顾地驶入了危机四伏的深空。
归途者,前途未卜。 远征者,前路艰险。
石坚率领的这支残兵,航行得异常艰难。潮汐的影响无处不在,引力陷阱、能量乱流、突然出现的空间褶皱……防不胜防。舰船的损伤在不断累积,资源也日益见底。
但他们也并非全无收获。通过对“引导者”锚点数据的初步消化和应用,舰队逐渐摸索出一些在扭曲法则环境下航行和生存的简陋技巧,例如利用短暂的法则“平静期”进行跃迁,或者通过释放特定频率的能量来短暂“安抚”局部空间扰动。
艾拉·星语儿几乎不眠不休,带领团队疯狂分析着实时数据,不断优化着仅存的另一台“引导者”锚点原型机的部署方案。花岗岩·四十二则以其绝对的理性,计算着最优的航行路线和资源分配方案,在绝境中压榨着每一分效率。
经过数日提心吊胆的航行,舰队终于抵达了目标星域外围。
眼前的景象,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里并非宇宙空洞,而是一片极其诡异的、仿佛被打上了补丁的空间。巨大的、色彩无法形容的能量瘀斑如同溃烂的伤口,遍布虚空,不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加速万物衰败的气息。空间结构在这里不再是连续的,而是布满了粗糙的、仿佛被强行缝合起来的裂痕,裂痕之间闪烁着不稳定的、非自然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