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回响】的余波如同温暖的潮汐,缓缓涤荡过“摇篮”的每一个角落。世界树的主干流淌着温润而充满活力的光辉,比之前更加凝实、坚韧。核心生态区的气候趋于稳定,青翠草原上的生命迹象也逐渐恢复了活力,甚至那些原本因能量剧变而枯萎的植被,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磅礴的生命能量反馈回林烬的体内,滋养着他消耗过度的精神与本源。那几乎撕裂灵魂的疲惫感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整个“摇篮”隐隐共鸣的奇特感觉,仿佛他的一呼一吸都能牵动着这片天地的脉搏。
二级权限完整获取后,海量的信息流不再带来负担,而是如同温顺的溪流,在他意识中井然有序地流淌,随时等待调用。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动化修复单位正在世界树基座旁忙碌,能感知到边缘生态区虽然依旧黯淡但恶化的趋势已被止住,甚至能隐约捕捉到远方虚空残留的、敌人败退撤离时散逸的能量痕迹。
希望,如同风雨后穿透云层的第一缕阳光,真切地洒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方舟的紧急修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得益于“摇篮”提供的先进材料和能量支持,以及工程机器人的高效作业,舰体最严重的损伤正在被快速修补,虽然距离完全恢复战力还需时日,但至少不再是之前那副随时会解体的惨状。
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获得立足之地的踏实感,让许多幸存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一些人甚至开始好奇地打量着这片神奇的新家园,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作为决策层,林烬、明心、苏萤、石坚以及几位部门负责人,却无法如此轻松。短暂的喘息之后,一个更加重大、关乎所有人未来的抉择,已然摆在了面前。
“‘摇篮’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能量层级极高,且拥有强大的防御系统和完整的文明备份。”明心道人首先开口,语气凝重,“若能以此地为根基,休养生息,发展科技,不出百年,我们或许就能恢复甚至超越过往的文明水准。这里,似乎是目前最理想的家园。”
他的话语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经历了漫长的逃亡和牺牲,一个安全、富饶、强大的避风港,是所有人内心深处最渴望的。
但石坚却抱着胳膊,眉头拧成了疙瘩:“好是好,但老子总觉得憋得慌!这地方好是好,可他娘的像个与世隔绝的金丝鸟笼!外面啥情况了?魔帝虽然完了,但那个什么‘母亲’、‘清洗派’、还有那些清除程序,可都还在外面晃荡呢!咱们躲在这里享清福,其他那些可能还活着的幸存者怎么办?万一那些鬼东西变得更厉害,哪天打上门来,咱们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摇篮”的防御虽强,但并非无敌,此次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偏安一隅,可能意味着放弃主动,将命运交给未知。
艾拉提供了更客观的数据分析:“根据现有信息评估。选择定居‘摇篮’:优势明显,资源与技术可支撑长期发展,安全性相对较高。劣势:位置可能已暴露,存在被长期围困或更强力攻击的风险;与外界隔绝,无法获取宇宙宏观动态,可能错失联合其他幸存文明的机会。”
“选择离开或建立分基地:优势:保持机动性,主动探索外界,寻找盟友,规避被一网打尽的风险。劣势:方舟状态未完全恢复,外界环境极端危险,资源获取困难,发展速度将极大延缓。”
利弊清晰,却更加让人难以抉择。
苏萤轻轻握着林烬的手,低声道:“这里的生命能量对你和伤员的恢复至关重要。而且……那份‘火种协议’,似乎也希望继承者能真正理解并守护这里。”她感受到了“摇篮”的善意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林烬沉默地听着众人的意见,目光扫过主屏幕上“摇篮”那祥和而生机勃勃的景象,又看向星图中那片未知的、危机四伏的外界深空。
他的右眼死寂无波,倒映着万千世界的生灭与归宿;左眼的星火静静燃烧,蕴含着文明肇始的活力与希望。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摇篮”的价值,也更明白外界潜藏的危险。但他也记得创始者日志的警示,记得“火种协议”中关于“探索新路”的终极使命。
偏安一隅,或许能求得一时安稳,但真的能避开那席卷宇宙的“寂灭潮汐”吗?真的能化解深植于文明乃至宇宙本源的“混沌”与“归墟”之患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就在这时,艾拉似乎接收到了什么信息,忽然开口道:“接收到一段新的、极其微弱的外部信号,并非之前的求救信号,而是……一种规律性的广播?正在尝试解析内容……”
众人精神一振,立刻看向辅助屏幕。
信号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的干扰杂音。艾拉艰难地对其进行放大和清洗。
渐渐的,一段模糊的、并非执笔人通用语的音频片段被提取出来,伴随着一些残缺的、似乎是星图的碎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