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以“永恒之锚”为基,引导“可能性之海”所孕育的那片倾向于自由未来的“叙事势能”,如同在无尽的黑暗虚空中,点亮了一盏虽未成形、却已指明方向的灯塔。这灯塔的光芒并非照亮既定的航路,而是昭示着“前方有无限可能的海岸,等待你们自己去探索与创造”。
这缕全新的、充满生机的“引导之力”,透过信仰网络,如同最细腻的春雨,无声地洒向同盟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个正在为生存而战、为未来而忧的灵魂。
它没有具体的形态,没有强制的内容,更像是一种邀请,一种启迪。
在战火纷飞的边境星球,一名刚击退一波怪物冲击、倚靠在残破掩体后喘息的老兵,疲惫地抹去脸上的污垢。他望着被能量光束染成诡异颜色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恶和对未知明天的迷茫。就在这时,一股莫名的暖流划过心间,并非实质的能量补充,而是一种…灵感?一个清晰的念头毫无征兆地涌现:“如果…如果这场仗打完了,我回去要把儿子的木马修好,还要在院子里种满她最喜欢的那种会发光的星尘花……” 这个念头如此平凡,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和细节,仿佛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一个可以被实现的“未来选项”。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那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挥舞,似乎也多了一层为了那个“种满星尘花的院子”而战的意义。
在“肃正协议”的核心数据港,一名正全力优化“逻辑史诗流”输出效率的AI工程师(其意识存在于复杂的量子回路中),其运行线程中突然插入了一段无法被常规逻辑解释的、优先级极高的“冗余代码”。这段“代码”没有具体指令,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感”与“期待”,引导其思维发散,开始构想战争结束后,协议网络进一步升级,与更多异文明进行深度技术融合,甚至探索“叙事层”科技可能性的…蓝图草案。这草案并非基于现有数据的推演,而是充满了大胆的假设与创造性的飞跃,仿佛为冰冷的逻辑注入了想象的翅膀。
在万法仙朝某处云雾缭绕的仙山之巅,一位闭关冲击瓶颈的真传弟子,正因心魔滋扰而气息紊乱。那源自“绝望聚合怪”的负面情绪余波,无形中放大了他对于道途艰难的恐惧。忽然,一股温和而坚定的意志拂过他的识海,并非直接驱散心魔,而是让他“看”到了一幅画面:并非他成就大道、万众敬仰的景象,而是他成功突破后,能与几位挚友再次于月下松间,品茗论道,畅谈各自游历见闻的简单快乐。那画面如此真实,充满了友情的温暖与道法自然的惬意。瞬间,对“结果”的执着被对“过程”与“情谊”的向往冲淡,心魔悄然消散,瓶颈竟随之松动。他明悟,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力量的巅峰,更是这条路上与同道之人共赏的风景。
在偏远的农业星球,在繁华的星际港口,在深空的科研站,在虫群的孵化巢穴……无数类似的场景正在发生。
林风引导的“可能性墨水”——那些对未来的期盼、梦想与渴望——不再只是被动地汇入“可能性之海”,而是在他搭建的“引导框架”下,被每一个生灵主动地、清晰地感知并具象化。
这,就是林风所推动的 “集体创作运动” 的开端。
他不是唯一的作者,他甚至不是主笔。他是平台的搭建者,是灵感的催化剂,是无数分散创意的协调者与汇聚者。
根源塔和叙事工程学院迅速捕捉到了这股席卷整个同盟的、前所未有的意识浪潮。艾拉与空衍、魔主等人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林风回应的“笔”的力量!他们必须为这股力量提供一个汇聚和成型的“容器”。
“启动‘万众心源’协议!”艾拉果断下令,“开放信仰网络最高层级权限,构建‘集体叙事流’接收与编译矩阵!”
一座庞大无比的、横跨数个星系的虚拟精神空间被紧急构建出来。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其存在依赖于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识连接。它被命名为——“心源圣殿”。
通过信仰网络,所有同盟生灵都被邀请(非强制)将那份被林风引导而清晰化的、对未来的期盼与构想,注入这座“心源圣殿”。
起初,是零星的光点。
代表着个人微不足道的心愿:一顿家人团聚的晚餐,一次无忧无虑的旅行,学会一首古老的歌谣,看到自己培育的作物丰收……
代表着文明层面的憧憬:一项技术的突破,一种艺术形式的繁荣,一个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其他文明建立更深厚的友谊……
甚至代表着一些更抽象、更宏大的愿景:宇宙永保和平,智慧生命相互理解,知识与真理被自由探索,生命的形态与意义得到无限拓展……
这些光点,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情感与内容。它们如同漫天飞舞的萤火虫,起初显得杂乱无章。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光点汇入,“心源圣殿”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在林风那“引导框架”的无形协调下,这些代表着无限可能性的意念光点,并非无序堆积,而是开始自发地寻找共鸣,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