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工程学院内传授的知识,如同淬火后的利刃,亟待一场真正的试炼来检验其锋芒。机会,很快便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悄然降临。
学院深处,一间布满了流动数据光带与精密感应阵列的观测室内,数名专精于“叙事架构监测”的初代工程师,正轮班值守着那幅覆盖了整个同盟疆域的、庞大而精密的叙事架构图。他们的日常工作,便是利用增强版的可视化技术与自身初步凝聚的感知,监控着那无数脉络与节点的“健康”状况,寻找任何异常的蛛丝马迹。
这一日,当值的是一位名叫莉亚娜的年轻学者,她来自一个以心灵感应与预知天赋着称的种族,对情感与意志的流动尤其敏感。她如同往常一样,将心神沉入那浩瀚的架构图中,例行扫描着那些代表不同文明与区域的“叙事区块”。
起初,一切似乎并无异样。光流奔腾,节点闪烁,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文明图景。然而,当她的感知掠过位于同盟第三星区的一个名为 “启明星联邦” 的中等科技文明时,一丝极其微弱、却让她嵴背莫名发凉的不协调感,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拂过她的灵觉。
在架构图上,代表启明星联邦的区块光芒依旧,其主要的文明脉络(科技发展、社会协作等)也未见明显衰减。但在几条相对次要的、关乎“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传承”的脉络连接处,莉亚娜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脆化” 的迹象。
那不是静滞侵蚀导致的“死寂”,而更像是一种内在的、源于认知偏差与信息茧房逐渐固化而产生的 “叙事韧性”下降。这些维系着社会凝聚力的柔软脉络,正在变得僵硬、脆弱,其内部流淌的信息不再交融,反而出现了彼此隔离、甚至相互对立的趋势。
莉亚娜立刻提高了警惕。她调动权限,调取了启明星联邦近期的详细社会数据、媒体舆情分析以及文化交流记录。数据层面显示,联邦内部不同星域、不同群体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正在加剧,关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争议愈演愈烈,跨星域的文化交流项目参与度持续下降。
这些现象,在以往的社会学分析中,或许会被归类为“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或“多元社会的正常博弈”。但结合叙事架构图上那清晰的“脉络脆化”迹象,莉亚娜看到了更深层的危机——这并非简单的社会矛盾,而是整个文明“共同叙事”根基出现裂痕的征兆!若放任不管,这些脆化的脉络极可能在某个外部冲击(例如一次资源分配争议,或一则被曲解的敏感信息)下彻底断裂,导致联邦陷入大规模的内乱乃至分裂!而一个陷入内耗、叙事结构崩坏的文明,在面对静滞侵蚀时,将几乎毫无抵抗力!
“红色预警!第三星区,‘启明星联邦’,检测到高概率内部叙事崩溃风险!”莉亚娜毫不犹豫地启动了最高级别的预警协议,她的声音通过学院网络瞬间传达到了院长办公室及同盟最高指挥部。
消息传来,指挥部内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部分传统派官员对此将信将疑,认为仅凭一些“虚无缥缈”的脉络观测就判定一个文明有内乱风险,未免过于草率。
“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一位负责第三星区的督察官提出异议,“启明星联邦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并未出现足以导致分裂的重大危机。”
“等出现‘重大危机’就晚了!”被紧急召来参与分析的魔主化身嗤笑一声,“裂缝都是从内部最先开始的。这小丫头看到的,是堤坝里的蚁穴,不是决堤后的洪水!”
空衍大师也表达了支持:“阿弥陀佛。心念无形,却能塑山河。叙事之痕,先于现实之变。当防微杜渐。”
在学院与部分高层的大力坚持下,同盟决定采取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不派遣舰队,不进行政治施压,而是尝试进行 “叙事层面”的微调干预。
任务交给了以莉亚娜为首的一个紧急组成的叙事工程师小组。他们的方案并非强行灌输统一思想,那只会适得其反。而是利用埃忒尔遗留的“逻辑悖论注入协议”与信息流引导技术,以一种极其精细和隐蔽的方式,进行了一次“信息手术”:
他们筛选出联邦内部那些承载着共同历史记忆、曾促进种族融合的“正向叙事节点”(例如,某个纪念早期星际殖民者团结互助的博物馆虚拟展馆数据流;某首传唱于多个星域的、歌颂开拓精神的古老民歌的数字版本),为其注入了一层极其微弱的、增强其“感染力”与“共鸣度”的逻辑编码。
同时,他们定位了数个在网络上散播极端对立言论、扭曲历史的“信息污染源”,并非删除或封禁,而是向其传播路径中,注入了精心设计的、能够引发受众本能反思与质疑的“逻辑悖论种子”。例如,在一篇极力鼓吹某个星域应独立的文章数据包中,悄然嵌入了一丝关于“独立后如何应对可能的经济制裁与文化孤立”的冷静诘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