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点自归寂与存在碰撞核心诞生的“新光”,并未如同爆炸般勐烈扩散,而是如同滴入静水中的墨,以一种温和却不可阻挡的态势,悄然晕染开来。
它所过之处,那绝对死寂、吞噬一切的灰白归寂之力,并未被粗暴地驱散或消灭,而是如同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开始发生奇妙的转变。极致的“无”中,开始孕育出极其微弱的“有”;绝对的“静”里,开始泛起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动”。就仿佛坚冰遇到了暖阳,并非碎裂,而是融化成水,获得了新的形态与可能。
这新光,是林风与所有真界生灵意志的凝聚,是“可能性”本身的具象化。它并非取代旧的规则,而是在旧规则的土壤上,嫁接出了新的枝丫,定义了一种允许“意外”、允许“变化”、允许“意志”存在的全新底层逻辑。
真界,那本已在归寂洪流下压缩到极致、即将彻底湮灭的文明奇点,在这新光的照耀与浸润下,并未崩溃,反而如同获得了最本源的生命力,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舒张”。
并非简单地恢复原状。
构成真界基石的法则,在融入新光后,变得更加灵动,更具包容性。原本泾渭分明的不同属性灵气之间,出现了更多可以转化、共生的模糊地带;物质与能量的界限不再那么绝对;甚至连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也似乎多了一些可以“弯曲”和“跳跃”的节点。
这是一个更加“柔软”,也更加“鲜活”的世界框架。
在这新生的规则之海中,那些原本仿佛已经消散的、属于真界众生的“自我”印记,开始如同星辰般,被重新“点亮”。
青石那包容一切的混沌意境,最先与新生规则产生共鸣。他的意识并未重新凝聚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彻底化开,如同最细腻的春雨,融入了真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灵脉,每一缕清风之中。他成为了真界“自然”的一部分,一种无处不在的背景意志,温和地调节着世界的平衡,引导着灵气的生发。后世生灵,在感悟天地自然时,总能隐约感受到一种博大而温和的注视,他们尊称这种意志为“天地根”,却不知其名曾为青石。
启明那极致的理性之光,则与新规则中的“逻辑弹性”完美结合。他的意识没有回归肉身,而是升华为了真界底层法则中,一种倾向于“秩序”、“推演”与“构建”的倾向性。当后世的研究者沉浸在数学与逻辑的海洋中,当工程师们构建出精妙的灵能机械,当任何智慧生命试图以理性去理解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便是在与启明留下的“理性之魂”对话。他成为了文明进步的“引路人”。
金煞那决绝的寂灭剑意,并未消失,而是在新规则中,化为了“斩破虚妄”、“终结旧弊”的法则显化。它并非纯粹的毁灭,更蕴含着“不破不立”的新生之力。在后世,当修行者面临心魔瓶颈需要斩断执念时,当陈腐的规则需要被打破时,甚至当文明需要浴火重生时,便能感受到冥冥中那股锐利而决绝的剑意,它被称为“革新之刃”。
冰芸那守护的冰心,则化为了真界法则中“恒定”、“守护”与“纯净”的象征。她的意志融入了世界的壁垒,融入了那些需要永恒稳定的法则结构,也融入了每一个心怀守护之念的生灵心中。北冥寒渊依旧冰冷,但那寒意中多了一份温柔的守护之力,成为了淬炼神魂、守护真界的天然屏障。
艾拉的生灭之道,魔主的自由真意,通灵古树的磅礴生机,妙音坊的和谐韵律,天机阁的因果洞察……所有在最终时刻绽放光芒的“道”,所有真界众生留下的“自我”印记,都未曾消失。他们如同汇入大海的江河,失去了独立的形态,却以其最本质的“道韵”,丰富了新生规则的底色,共同构成了这个更加多元、更加充满可能性的……新真界!
而那些数量更为庞大的、普通的真界生灵,他们的记忆、情感、梦想、乃至最微小的喜悦与悲伤,并未被遗忘。它们化为了新真界“历史”与“情感”层面最珍贵的底蕴,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未来一切文明与故事的生发。
新的真界,在全新的规则基础上,开始了它的演化。
星辰重新点亮,但轨迹更加灵动莫测。
大陆再次凝聚,但地貌蕴含着更多大道的痕迹。
灵气复苏涌动,但属性更加交融,更易被不同的生命形态所吸纳和理解。
最先在新真界中苏醒的,是那些在最终时刻,信念最为纯粹、与真界本源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真灵。他们带着朦胧的前世记忆,在新的天地中转生,成为了新纪元的第一批“先天之民”。
他们发现,这个新世界,修行变得更加“容易”,却也更加“艰难”。容易在于,天地法则对众生更加“亲和”,不同道途之间的门槛降低;艰难在于,前路再无定式,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道上,走出独一无二的轨迹,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在鼓励“不同”与“创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