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纪元,三百年匆匆而过。
对于拥有近乎永恒寿命的混沌真界而言,三百年不过弹指一瞬。然而,对于在这片新生天地间挣扎求存、摸索前行的亿万生灵来说,这却是文明火种从零星闪烁到渐成燎原之势的关键时期。
道祖宣讲的余泽尚在,第一批聆听道音的先天之民或转世真灵,大多已奠定了修行之基。他们如同散布在广袤原野上的星火,依据各自禀赋、地域与机缘,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途,开始勾勒出混沌真界未来格局的雏形。
中央厚土,东域,“磐石”部落已发展为“磐石城”。
昔日简陋的部落聚居地,如今已是一座以巨石垒砌、粗犷而坚固的城池。城内人气兴旺,孩童在街道上奔跑嬉戏,身上隐隐有灵光流转,显然修行已融入日常生活。
城主府内,昔日的族长之子“岩”已继任城主。他周身土黄色灵光浑厚,气息沉凝如山,赫然已踏入相当于旧世“筑基”境的修为。他走的,是引大地之气淬炼己身,追求绝对力量与防御的“厚土战道”,是磐石城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然而,城中声望最高者,却并非城主岩,而是那位沉默寡言的“青石”。
三百年前山林中的那次天人交感,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与众不同的大门。他并未追求力量的快速增长,反而常年游走于城外的山川河流之间,观察地脉走向,记录草木枯荣,聆听风雨之声。他体内那丝浑蒙的混沌之气,随着他的足迹,与周遭环境愈发交融。
他帮助农夫引水灌溉,所经之处,禾苗茁壮;他安抚躁动的地气,平息了小范围的地动;他甚至能通过与山中野兽的奇异共鸣,提前预知兽潮的动向,让城池免于灾祸。
渐渐地,青石被城民尊称为“行走的智者”。他并未开宗立派,也未传授具体的修炼法门,只是偶尔在城中的古树下,为困惑的年轻人讲述他对天地自然的感悟,讲述“包容”、“循环”与“平衡”的道理。他所阐述的,并非杀伐之术,而是一种贴近本源、与世无争的“自然之道”或者说“混沌养生之道”。追随他理念的人虽不多,却都心性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修为进展扎实而稳固。
岩对青石的感情颇为复杂,既有对兄弟的信任,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竞争与隔阂。他崇尚力量,认为唯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守护一方;而青石的道路,在他看来过于“虚无”和“迟缓”。两人道途的差异,也隐隐代表了未来修行理念可能的分歧。
北地,玄霜聚落已发展为“玄霜部族”。
得益于在北冥寒渊边缘获得的“北冥寒髓”与先天冰系传承,以寒羽、冰芸为首的玄霜部族,在冰系修行一道上进展神速。他们依托发现的天然冰府,建立起了一座完全由玄冰构筑的宏伟城堡——“霜晶堡”。
寒羽修为已至筑基后期,对冰之法则的领悟日益精深,甚至能小范围引动天地寒气,形成冰雪领域。他整合传承,创立了“玄霜真诀”,强调以极致寒意淬炼灵力与神魂,追求绝对的冷静、控制与毁灭力。玄霜部族的战士,个个气息冷冽,战力强悍,成为北地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冰芸则走上了另一条路,她天性中带着一丝柔和,在钻研冰系法则时,更侧重于其“封禁”、“净化”与“镜映”的特性。她开始尝试利用寒冰炼制法器、布置阵法,甚至研究如何以冰系灵力治疗某些火毒或污秽之伤,开创了“冰炼”与“冰医术”的雏形。
东方青帝林海,生机勃勃。
这里是木系生灵与妖修的乐园。一株存活了数百年的“通灵古树”在道祖讲道时受益最大,灵智大开,成为了林海的无冕之王。它并未建立严格的势力,而是以其庞大的生命力和智慧,庇护着林海中的生灵,引导它们吸收乙木灵气,感悟生长与繁衍之道。
一些转世时保留了部分草木妖族血脉的真灵,在这里进步飞快,逐渐显化出半人半妖的形态,形成了独特的“木妖族”。它们擅长操控植物,沟通自然精灵,精于炼丹、培育灵药。青帝林海,成为了真界木系修行资源和知识的汇聚之地。
西方锐金戈壁,杀伐之气最盛。
此地环境恶劣,却吸引了众多崇尚力量与攻伐的修行者。一位转世时真灵中剑意极强的青年“金煞”,在此地建立了一个松散的“剑修联盟”。他们以戈壁中孕育的各类金石、剑胎石为材料,磨砺自身剑意与杀伐之术。修行方式极为酷烈,讲究在生死搏杀中突破,战斗力极强,但心性也容易走向偏激。
南方熔火之心,则聚集了一批擅长炼器、炼丹的修行者。
他们利用地火之力,锻造神兵,炼制灵丹,形成了最初的“百工阁”雏形。虽然个体战力可能不如剑修或玄霜战士,但他们炼制出的丹药和法器,却开始在各个初生势力间流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除了这些依据地域和先天禀赋发展出的道途之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系,也在悄然而坚定地发展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