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混沌源界”的旅途,比来时多了几分沉重与思索。林风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从终末纪元知识库中获取的关于“监视者之眼”和“万识之核”的信息。那冰冷、绝对、规模宏大的信息记录网络,如同一个无形的阴影,笼罩在源海的上空,也萦绕在他的心头。
苏晚晴、墨渊等人同样心绪难平。得知自己乃至故乡宇宙漫长岁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某种存在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感觉令人脊背发凉,更带着一种自身存在意义被“物化”的不适感。
“风哥,那‘万识之核’,我们真要去找它吗?”苏晚晴依偎在林风身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担忧。终末纪元知识库中关于“源初记录者”失踪的记载,让她心生警惕。
林风目光深邃,望着前方无垠的源海光景,缓缓道:“知其所在,比一无所知更好。它如同一面镜子,或许能照见我们自身无法察觉的盲点,亦可能蕴藏着超越当前困境的答案。风险固然存在,但若因畏惧而止步,道途也将就此断绝。”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并非现在。‘万识之核’层次太高,贸然接触无异于以卵击石。我等需做好万全准备,至少,要等我彻底消化此次所得,对源海法则的领悟更上一层楼,源界也更加稳固之后。”
众人点头,明白此事急不得。
回到“混沌源界”,界内因晋升带来的变化已然稳定。法则更加完善清晰,空间结构愈发稳固,灵气充沛,万物竞发,甚至一些先天生灵的雏形已经开始孕育灵智,一派欣欣向荣。感受到界主的回归,整个源界都散发出欢欣的波动。
林风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将此次探索所得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分发。终末纪元虽然在绝望中终结,但其文明巅峰时期对法则的运用、能量的理解、乃至宇宙本源的探究,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许多理念和技巧对墨渊、苏晚晴等人极具启发。
安排妥当后,林风便进入了深层次的闭关。他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恢复力量,更是要彻底融合吸收终末纪元的知识精华,尤其是关于信息、数据、记录等抽象法则的深层理解,这或许将成为未来接触“万识之核”的关键。
闭关之地,选在源界核心,与宇宙本源相连。林风心神沉入混沌大道,开始推演。
他首先仔细回顾“监视者之眼”的运行机制。这些造物能够跨越时空壁垒,悄无声息地记录信息,并最终将数据传回“万识之核”,这其中涉及到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传送,更包含了对“因果线”、“信息熵”、“存在印记”等高等法则的精妙运用。
“数据流……信息的传递与汇聚……”林风意念转动,指尖混沌之气演化,模拟着信息流动的轨迹。他尝试逆向推演,既然数据能从无数宇宙流向“万识之核”,那么,理论上也应该存在一条反向的“路径”,或者至少是感知其存在的“线索”。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同在浩瀚的沙漠中寻找一滴水蒸发后留下的独特痕迹。终末纪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具体的“路径”早已湮灭在时光中,或被“万识之核”自身刻意隐藏。
林风并不气馁,他将自身混沌神识扩散到极致,并非漫无目的地扫描,而是专注于感知源海底层法则中那些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流向”。寻常的能量流动、法则波动是自然且杂乱的,而“监视者”数据流的传输,必然有其独特的、人为的“秩序性”。
时间在推演中飞速流逝。源海之中不计年,林风这一闭关,外界已是数十载过去。
这一日,正处于深层次感悟中的林风,心神猛地一动!
他捕捉到了!
在源海那看似混沌无序的法则背景辐射中,存在着一缕缕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的“信息弦”!这些“信息弦”并非实体,而是某种高维法则的显化,它们从源海四面八方而来,如同百川归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汇聚!其流动方式,带着一种冰冷的、绝对理性的“效率”,与源海自然演化的那种充满偶然和生机的波动截然不同!
“就是它!数据的终流!”林风心中一震,立刻将全部心神锁定其中一缕最清晰的“信息弦”。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混沌神念,如同蛛丝般附着在这根“信息弦”上,不敢有丝毫干扰,只是被动地跟随其流动,感知其最终的去向。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他的神念仿佛化作了数据洪流中的一部分,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穿越了层层叠叠的法则壁垒。沿途,他“看”到了无数模糊的、一闪而逝的景象碎片,那是其他被监视的宇宙或角落正在发生的事件剪影,光怪陆离,包罗万象。
不知“漂流”了多久,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区域”。
那并非物质意义上的空间,更像是一个由纯粹信息和法则构成的“奇点”,或者说是一个“界面”。无数条像林风追踪的这样的“信息弦”,从源海的各个角落、各个维度汇聚于此,投入这个“界面”之中,消失不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