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这片被玄称为“浅滩”或“搁浅地”的区域,林风立刻感受到了与之前归流主道截然不同的氛围。
如果说主道是奔流向海的雄浑大河,那么这里就是河流入海前,那泥沙淤积、水道纵横、光怪陆离的三角洲。法则的流向不再统一,变得支离破碎,形成了无数大小不一、方向各异的涡流和潜流。时空的褶皱在这里层层堆叠,光线扭曲折射,常常能看到过去某个时间段的景象碎片——可能是一艘奇异舟船的残影掠过,也可能是一声来自遥远纪元的悲叹回响,甚至是一抹早已湮灭文明的绚丽色彩一闪而逝,虚实交错,令人恍惚。
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几乎充斥视野的、无穷无尽的遗迹残骸。
它们的数量之多,远超之前所见。不再是零星漂浮,而是近乎堆积、镶嵌在这片扭曲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材质也千奇百怪。
有巨大到难以想象的森白骨骼,如同山脉般蜿蜒,其上烙印着早已失传的强大符文,至今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有冰冷漆黑的金属造物残片,断面光滑如镜,结构精密复杂,透着一股非生命的极致理性与冷硬;有焦枯破碎的世界树般的植被残骸,依旧残留着一丝微弱的生机与悲怆;更有许多林风完全无法理解其材质和用途的古怪碎片,像是某种晶体、能量体乃至概念体的残留物,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它们全都带着难以言喻的岁月痕迹,被源海的力量和时光磨蚀了棱角,冲刷去了大部分原有的气息,只留下最本质的“存在”与“古老”。它们如同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贝壳与杂物,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波澜壮阔,如今却只剩死寂。
这些,便是玄口中的“纪元墓碑”。每一个碎片,都可能代表着一个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一位惊才绝艳的超脱者,或者一段不为人知的史诗。它们最终都未能逃脱纪元轮回或源海险恶,陨落于此,其残骸被归流之力带到这片“浅滩”,成为了后来者的航标,亦或是警告。
林风穿行于这片巨大的废墟坟场之中,速度不得不放慢下来。这里环境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不仅需要规避那些不稳定的时空褶皱和法则涡流,还要小心那些遗迹本身。
有些遗迹看似死寂,内部却可能残留着可怕的禁制或陷阱,一旦触发,后果难料。有些则可能栖息着一些适应了此地环境的诡异生物或寂灭灵,它们将遗迹当作了巢穴。甚至有些遗迹本身,在漫长岁月和特殊环境下,产生了某种不可知的异变,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他的感知提升到极限,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仔细扫描着每一处经过的遗迹,既是为了规避危险,也是为了搜寻任何可能与艾拉方舟相关的蛛丝马迹。
同时,他也在默默感受着这些“纪元墓碑”散发出的不同韵味。
当他靠近一具庞大的、类似昆虫甲壳的琥珀色遗骸时,能感受到一股极致的锐利与速度的道韵,仿佛其主人生前是一位将“瞬杀”之道走到极致的存在。
当他经过一片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幽蓝色火焰的金属平原时,那冰冷的火焰中传递出的却是关于“灵魂”、“吞噬”、“进化”的混乱而强大的法则残留。
一块漂浮的、不断自我修复又自我毁灭的水晶碎片,则萦绕着关于“时间”、“循环”、“悖论”的深奥气息,令人头晕目眩。
这些残留的道韵信息虽然破碎,却无比真实和高阶,对林风而言,无异于敞开大门的宝库。他的混沌大道如同贪婪的海绵,不断吸收、解析、印证着这些来自不同纪元、不同体系的大道碎片,将其融入自身,拓宽着认知的边界,巩固着初蜕境的根基,甚至隐隐触摸到一丝通向法则境的门槛。
混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片对于其他超脱者而言可能充满危险与荒芜的“浅滩”,对林风来说,却堪称一处修炼圣地。
但他并未忘记首要任务。心神始终分出一大部分,如同梳子般细细过滤着周围的能量波动和信息残响,寻找着那不属于古老遗迹的、相对“新鲜”的、带着技术造物特征的痕迹。
时间在这片扭曲之地仿佛失去了意义。林风不知探寻了多久,检查了无数奇形怪状的遗迹,见识了诸多闻所未闻的法则现象,甚至顺手收取了几块蕴含特殊道韵、相对完整的较小碎片,准备留待日后慢慢参悟。
然而,关于方舟的线索,却依旧渺茫。仿佛那惊鸿一瞥的信号,真的只是错觉。
就在他穿过一片由无数面破碎镜子般空间碎片组成的区域时,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独特的波动,忽然被他的感知捕捉到!
那波动并非来自某个巨大的遗迹,而是源自一面仅有房屋大小、边缘极不规则的暗银色“镜片”。这镜片本身材质特殊,能够偏折和吸收大部分探测波动,若非林风的混沌感知足够敏锐,几乎就要忽略过去。
引起他注意的,并非镜片本身,而是其上附着的一样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