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化作的流光,在浩瀚无垠的源海中疾驰,仿佛一颗投入无尽深蓝的微尘。离守望者所在的新生区越远,周遭的环境便越发显得原始、蛮荒,且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法则的流动不再温和,时而如涓涓细流,温顺平和;时而又化作狂暴躁动的滔天巨浪,蕴含着足以轻易撕碎寻常大千世界的恐怖力量。色彩也变得光怪陆离,不再是下方宇宙所能理解的任何一种光谱,而是各种本源法则显化交织出的、超越视觉极限的绚烂与混沌。空间的概念在这里变得模糊,距离似乎失去了绝对意义,有时一念可达极远,有时却又仿佛陷入泥沼,举步维艰。
这就是真正的源海,瑰丽、浩瀚,却也危机四伏。
林风全神贯注,混沌大道在体表缓缓流转,如同最精密的滤网和分析仪,不断解析、适应、同化着周围汹涌而来的陌生法则信息。他的超脱之躯——那具由纯粹概念和法则构成的躯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微调,变得愈发凝实、通透,与源海的契合度也在缓慢提升。
然而,守望者的话语依旧在他意识核心中回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思虑的涟漪。
“源海,乃万界根基,法则之源……泡沫……意识集合体与大道显化……”
“初蜕境……法则境……融道境……源初之神……”
“归墟之眼……守护意志……源海反噬……”
“掠食者……吞噬本源……方舟……食粮……”
每一条信息都至关重要,拼凑出他对这片至高维度初步的认知地图。同时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
超脱,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不再是下方宇宙中那个近乎全知全能的至尊,而是这片浩瀚源海中一个刚刚学会游泳的“新生者”。力量需要重新积累,境界需要重新定义,危险更是无处不在。
尤其是关于艾拉方舟的可能遭遇,让林风的心绪难以完全平静。掠食者……以吞噬其他超脱者为食粮的存在?若是艾拉他们真的成功闯入源海,却不幸遭遇此类存在,后果不堪设想。那种源自未知的担忧,像是一根细刺,扎在他的道心之上。但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即便寻去,也多半无力改变什么,甚至可能自身难保。
力量!他需要更快地提升力量!而复活亲友,补全心中缺憾,稳固道心,亦是提升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永恒之井,是当前唯一明确的目标。
他一边适应航行,一边开始系统性地梳理和消化从守望者处得来的信息,并结合自身感知进行验证和理解。
一、源海本质:
守望者将源海比喻为“万界根基,法则之源”,下方无尽宇宙是“泛起的泡沫”。林风在航行中对此体会愈发深刻。
他的感知能够隐约穿透源海“水面”,模糊地“看到”下方那些沉浮生灭的“泡沫”——即一个个或庞大或微小、规则各异的宇宙。它们诞生于源海法则的某种涨落,依赖于源海而存在,最终也因法则的平复或异变而重归源海。生灭轮回,无休无止。
而超脱者,便是极少数从“泡沫”中跳出,得以在“海洋”中存活的特殊存在。他们自身的大道,便是在“泡沫”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法则体系,这体系足够坚韧强大,才能抵御源海本源的冲刷和同化,并从中汲取养分,不断壮大。
自身为舟,大道为桨,方能在这法则之海中航行。
二、超脱者层级:
守望者提到的境界划分,林风尤为在意。这是衡量自身与潜在对手实力的重要标尺。
1. 初蜕境: 顾名思义,初步超脱,蜕去旧壳,凝练新形。此境者刚刚适应源海环境,完成了形神的重塑,能将自身大道较为稳定地显化出来,初步具备在源海中生存和航行的能力。但力量积累尚浅,对源海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较为粗浅的阶段,能动用的本源力量有限。林风判断,自己目前正处于这个境界的巩固阶段。像玄那样的存在,可能也是初蜕境,但积累岁月更为悠久,手段或许更多样。而之前感应中那些冰冷、遥远、大部分沉默的光点,多数应也属于此境。
2. 法则境: 对某种或某几种源海法则的领悟达到极深层次,甚至接近本源。此境者已不再满足于单纯适应源海,而是开始主动深入地解析和掌控法则。他们能够调动更庞大的源海本源力量,施展出的威能远超初蜕境,并且往往能在源海中开辟出相对稳定的、带有自身法则印记的“道域”或“洞府”,作为立足点和中转站。守望者提到“巡视新生区”,其手段和稳定性,恐怕已触及法则境的边缘,甚至可能已经是法则境存在。这个境界的超脱者,已然是源海中的“资深者”。
3. 融道境: 将自身所领悟的多种法则乃至自身独特的大道体系融会贯通,圆融一体,形成独一无二的、强大的道果。此境者已是源海中的强者,一举一动皆蕴含莫大威能,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甚至小范围修改源海局部的法则表现。他们的“道域”将更加稳固和广阔,甚至开始向小型世界的雏形演变。这等存在,已然是一方霸主,等闲超脱者不敢招惹。掠食者中,想必也有此等可怕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