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默那句简单的“大家好,我是凌默”,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将整个操场的氛围点燃至沸腾!
欢呼声和尖叫声几乎要冲破云霄。
这巨大的声浪也传到了教学楼里。
那些还在上课的高一高二班级,学生们听到楼下震天的动静和隐约传来的、无比熟悉的“凌默”自我介绍声,顿时再也坐不住了!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是凌默!默神真的来了!”
“在操场!在操场!”
“啊啊啊!我要下去!”
胆子大的直接激动地大喊大叫,稍微腼腆些的也憋得脸色通红,坐立不安,一双双眼睛幽怨地看向讲台上的老师,那眼神分明在说:
“这课真是一秒钟都上不下去了!”
讲台上的老师们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自己何尝不想立刻冲下去见见这位才华横溢、引发全民热潮的年轻人?
尤其是语文老师们,谁不对凌默的诗词佩服得五体投地?
终于,有几个善解人意(其实自己也心痒难耐)的高一高二老师,看着台下学生们渴望的眼神,叹了口气,无奈又带着点兴奋地宣布:
“好了好了,别看了!这节课不上了!走!老师带你们下去见凌默老师!但是要注意秩序!”
“耶!!老师万岁!”
学生们瞬间欢欣鼓舞,爆发出巨大的欢呼,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飞奔下楼!
校长看着从教学楼各个门口涌出来的、如同开闸洪水般奔向操场的学生们,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再一次,远远低估了凌默对年轻一代那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操场上的人越聚越多,场面浩大。
凌默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兴奋的年轻面孔,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调整了一下话筒,声音温和地响起:
“同学们,请安静一下。”
他的声音仿佛有魔力,嘈杂的操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仰着头,专注地看着他。
凌默没有一开始就讲大道理,而是先从回忆入手:
“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几年前的我自己。我也在江城读高中,江城二中,离你们这儿不远。”
这话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台下发出一阵友善的哄笑和惊呼。
他娓娓道来,讲述起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校园里熟悉的草木、食堂里抢手的饭菜、课间冲向小卖部的冲刺、做课间操时偷懒的小动作、早读课的朗朗书声、晚自习的静谧与专注……那些曾经觉得平淡甚至有些枯燥的日常,在他充满感情的描述下,都镀上了一层名为“青春”的金色光辉。
“那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好慢,盼着毕业,盼着长大。”
凌默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
“可现在回过头看,才发现,那是一去不复返的、最美好的时光。”
台下,许多感性的学生听着听着,眼眶就开始泛红。
那些琐碎的日常,正是他们此刻正在经历,却未必懂得珍惜的宝贵瞬间。
接着,凌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而恳切:
“但是,怀念归怀念,当下的你们,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业。高三的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
他并没有空泛地说教,而是坦诚地讲述了一个好平台、好大学对一个人眼界、资源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我不是说考上好大学就代表一切,但它能给你更多的选择权,让你未来有更大的底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该拼搏的年纪,就不要选择安逸。现在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了将来少一些遗憾,多一些从容。”
这番话,说得台下的学生们频频点头,连许多老师都听得感触颇深,觉得凌默完全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几位年轻老师甚至偷偷抹了下眼角。
最后,凌默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今天,我想送给大家一段话,与诸君共勉!”
他深吸一口气,用他那极富感染力的声音,铿锵有力地朗诵起了改编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只是将“中国”改为“华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华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华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字一句,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磅礴的气势、昂扬的激情、以及对少年们殷切的期望,透过凌默的声音,狠狠地撞击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