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佳专辑”的颁奖嘉宾念出周辰的名字时,会场内响起了最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
这位娱乐帝国的太子爷从容起身,整理了一下价值不菲的高定西装袖口,脸上是志在必得的微笑。
他稳步上台,从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手中接过奖杯。
在转身面向观众的瞬间,他的目光极其精准、毫不掩饰地投向了第二排那个戴着帽子的身影。
那眼神不再是徐明昊那种藏着掖着的阴郁挑衅,而是一种**裸的、居高临下的、带着极度优越感和碾压意味的审视。
仿佛在说:“看清楚了,这才是这个圈子的规则和地位。”
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将他手中那座沉甸甸的奖杯映照得金光璀璨。
他调整了一下话筒,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透过音响传开,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
“谢谢,谢谢组委会,谢谢公司团队,谢谢所有支持我的粉丝。”
他的开场白标准而流利,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整个会场的气氛陡然一变。
“能拿到这个最佳专辑,我很开心。”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若有似无地扫过凌默的方向,语气带着一种玩味的探究,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些被吹捧上天的所谓神作,可能连最基本的行业认可都拿不到。”
他没有点名,但每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
“音乐嘛,当然可以有各种探索和个性。”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仿佛在教导后辈,
“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需要被市场检验、被行业认可的商品。
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或许能赢得一些……嗯,比较独特的口碑。”
他在这里刻意停顿,留下令人浮想联翩的空间。
“但真正的成功,”
他猛地提高了音量,举起手中的奖杯,声音充满了力量与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是像这样!
是得到主流平台的肯定!
是拥有实实在在的、无法被抹杀的成绩和荣誉!”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将“行业认可”与“商业成功”巧妙地捆绑在一起,
并隐晦地将凌默这类不走寻常路的音乐人打上了“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标签。
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和规则的制定者位置上,发起了攻击。
“这个奖杯,不仅仅是对我过去一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一种脚踏实地、尊重行业规则的创作态度的肯定!”
他最后总结道,声音铿锵有力,
“我相信,这才是华语乐坛未来应该坚持的方向!谢谢!”
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尤其是前排那些与他利益相关的明星和业内人士,掌声尤为热烈。
周辰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着众人的瞩目与赞誉,那份狂傲与优越感,几乎要化为实质。
他这番获奖感言,比徐明昊的更加老辣,更加诛心。
他没有直接辱骂,而是通过建构一套“行业规则论”和“成功标准论”,从根本上否定凌默这类独立音乐人的价值和路径。
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更具杀伤力的挑衅,试图将凌默排斥在“主流”和“正统”之外。
网络上的骂战也因此再次升级。
周辰的粉丝纷纷跳出来,将他捧为“人间清醒”、“行业标杆”,大肆嘲讽凌默和其粉丝是“非主流”、“酸葡萄”。
凌默的粉丝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对方占据着“规则”的有利位置,用奖杯作为武器,这种体系性的打压,比单纯的污蔑更让人难以招架。
【太恶心了!这不就是垄断了话语权然后定义什么是“正确”吗?!】
【凭什么他们定义的规则就是唯一标准?!】
【默哥的成就和影响力,早就超越了他们那个小圈子定的破奖了!】
【可是……可是他们拿着奖杯,就能理直气壮地欺负人……】
憋屈、愤怒、不甘……种种情绪在凌默的粉丝心中交织。
他们渴望凌默能站出来,用事实狠狠回击,但那个坐在角落的身影,依旧沉默着,仿佛周遭的一切纷扰,都只是无关紧要的噪音。
这种极致的隐忍与对方极致的张扬,形成了无比强烈的戏剧张力,让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
会场内,因周辰那番极具针对性和煽动性的获奖感言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近乎凝滞的气氛。
掌声落下后,许多人的目光,或明或暗,或好奇或同情或幸灾乐祸,都不由自主地再次聚焦到第二排那个角落。
然而,处于风暴眼中心的凌默,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维度。
他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坐姿,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他所有的表情。
双手随意地交叠放在膝上,指尖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颤动。
周辰那番夹枪带棒、试图将他排斥在“主流”之外的言论,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曾在他身上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