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先发一章热热身!)
推开阶梯教室的门,周教授随手拉开前排的椅子:
“大家都坐,资料摊开说更清楚。”
赵院士率先走到黑板前,把古气候数据图表贴在上面,陈教授、李教授等人也围了过去,手里的资料页翻得哗哗响。
凌默站在一旁,先接过周教授递来的“疾病传播与作物驯化关联”分析稿,又接过李教授递的病毒基因数据报告,指尖快速扫过上面的标注和问号——
能看出他们把欧亚大陆的作物传播时间线、古气候波动周期、疾病爆发记录都列了出来,却在“三者如何相互影响”的节点上卡了壳。
“我们总觉得差个关键连接点,”
赵院士指着图表上的空白处,
“比如新月沃地的小麦驯化后,为什么用了两千年才传到欧洲?
按地理距离算,不该这么慢,难道和疾病有关?
可找不到直接证据。”
张教授也跟着补充:
“还有美洲的玉米,明明驯化时间早,却没催生出像欧亚那样的大型文明,除了地理轴线,是不是还有微生物在起作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完困惑,都看向凌默。
凌默没立刻开口,只是低头翻着资料,手指在
“小麦传播路线”
“欧洲早期天花痕迹”
“美洲无大型驯化动物”
这几处反复划过,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资料页偶尔的翻动声。
赵院士和周教授对视一眼,眼里有期待也有几分不确定——
毕竟凌默只是个旁听生,面对这么多深耕多年的专家,能给出新思路吗?
陈教授甚至悄悄抬手看了眼表,心里琢磨着要是实在没头绪,就先换个角度再讨论。
三分钟过去,凌默终于抬起头,眼底没有丝毫犹豫,只有笃定的光。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先在“小麦传播路线”旁画了个圈:
“关键不在疾病本身,在载体——
欧亚大陆有牛、马这些驯化动物,它们既能帮人运输小麦种子,也携带了天花、麻疹病毒。”
他顿了顿,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划过,
画出一条“动物—作物—病毒”的关联线:
“小麦传到欧洲慢,不是因为距离,是因为欧洲早期没有抗这些病毒的人群,
每次作物传播,都伴随着病毒爆发,人群大量死亡后,传播自然停滞,
直到幸存者产生免疫力,才能继续推进——
这就是两千年延迟的原因,不是地理问题,是‘免疫筛选’在拖时间。”
这话一出,教室里瞬间静了。赵院士猛地凑到图表前,手指点着“欧洲早期天花痕迹”那行字:
“你的意思是,作物传播和病毒传播是同步的?
病毒在筛选能接受作物的人群?”
凌默接着往下说:
“至于美洲,问题出在没有大型驯化动物。
玉米驯化后,靠人背肩扛传播,速度慢;
更关键的是,没有牛、马这样的病毒储存宿主,美洲人没接触过天花、麻疹,免疫力空白——
但这不是劣势,反而是早期优势,因为没有病毒消耗人口,美洲才能在地理分散的情况下,驯化出玉米、土豆这些作物。”
他转身看向黑板,粉笔重重落在“美洲文明”那栏:
“可后来欧洲人带着动物和病毒来,美洲人的免疫空白就成了致命缺陷,玉米再高产,也抵不住病毒摧毁劳动力——
所以不是玉米没催生出文明,是文明刚成型,就被‘文明 动物 病毒’的组合拳打垮了。”
话音落下,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赵院士手里的资料页“啪”地掉在地上,他却没察觉,只是盯着黑板上的关联线,嘴里反复念叨:
“载体……免疫筛选……原来如此!
我们只盯着作物和疾病,居然漏了动物这个关键!”李教授更是猛地站起来,手里的病毒报告都攥皱了:
“对!实验室里的基因数据显示,欧亚病毒和动物基因有高度同源性,这就是证据!”
周教授看着黑板上清晰的逻辑链,眼眶都有点发热——
困扰他们一周的难题,居然被凌默用几句话就戳破了!
陈教授弯腰捡起赵院士掉的资料,指尖都在发颤:
“这个角度……太颠覆了!把我们所有零散的证据都串起来了!”
而教室后门的拐角处,张帆、林小雨、王磊和姜砚早已听傻了。
林小雨手里的笔停在笔记本上空,墨水晕开一大团黑渍都没察觉;
王磊推眼镜的手僵在半空,嘴里喃喃着“免疫筛选……原来还能这么想”;
姜砚攥着笔记本的指尖泛白,耳朵紧紧贴着墙壁,生怕错过一个字——
凌默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惊雷,炸得她之前对“非洲部落规模”的困惑瞬间有了方向。
走廊里的风透过窗缝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可不管是教室里的专家,还是门外的学生,都觉得心里像燃了团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