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 > 第8章 学术讲座后的思想碰撞

周三晚上,学校海报栏贴出通知,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计算生物学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将在周五晚上来校进行一场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生命科学革命》的学术讲座。消息一出,整个理工科院系都沸腾了。

顾言澈和苏念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周五傍晚,他们提前半小时来到大报告厅,里面已经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两人好不容易找到靠后的两个位置。

讲座开始,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和前沿的案例,阐述了AI如何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药物设计、疾病诊断等生命科学核心领域。内容深入浅出,却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大胆设想,信息量极大,思维跨度惊人。台下听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顾言澈听得极其专注,眼神发亮。他从物理和计算的角度,理解AI模型背后的数学原理和算法优化,思考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更复杂的物理系统模拟。苏念晴则从生物学家的视角,兴奋于AI为揭示生命奥秘提供的强大新工具,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她正在关注的特定生物学问题。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后,听众们仍沉浸在思想的激荡中,久久不愿离去。顾言澈和苏念晴随着人流走出报告厅,夜风微凉,却吹不散他们脑中的热潮。

“去咖啡馆坐坐?”苏念晴提议,她迫切地想和顾言澈交流刚才的所思所想。

“好。”顾言澈也有同感。

他们来到学校附近那家常去的、安静雅致的咖啡馆,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两杯热饮,讲座带来的兴奋感仍在持续。

“太震撼了!”苏念晴率先开口,眼睛闪闪发光,“用深度学习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阿尔法折叠2的精度竟然达到了实验水平!这简直是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类似的方法用到我们项目里,预测那个突变蛋白的功能变化?”

“算法核心是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残基之间的‘关系’。”顾言澈切入技术层面,“物理上,可以引入能量函数作为约束,或许能提高预测的物理合理性。不过,计算量会指数级增长。”

“嗯!还有教授提到的AI用于药物虚拟筛选,如果能结合高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针对性会不会更强?不过,现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时间尺度还是太短了……”苏念晴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延伸。

“可以用增强采样算法,或者开发更高效的力场。”顾言澈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涉及到统计物理和计算方法的结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AI的基本原理谈到其在具体生物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和当前局限,又从生物学的需求反推对计算工具提出的新挑战。他们思维碰撞,互相启发,时而争论,时而达成共识。苏念晴感性的、面向问题的思维与顾言澈理性的、面向方法的思维完美互补,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场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讲座本身的时间。他们仿佛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脑力激荡,不仅深化了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更激发了彼此新的研究灵感。咖啡馆柔和的灯光下,他们相对而坐,眼中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探索的兴奋。

离开咖啡馆时,已是夜深人静。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苏念晴仍处于兴奋状态:“顾言澈,你说,未来我们有没有可能,也做一些这种交叉领域的研究?比如,用物理模型来定量描述细胞的行为?”

“有可能。”顾言澈肯定地回答,“学科边界正在模糊,交叉是趋势。需要打好各自的基础。”

“嗯!”苏念晴用力点头,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这场顶尖的学术讲座,像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而讲座后的这场深度思想碰撞,则让他们的精神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学习上的战友,更是思想道路上可以相互启迪、并肩前行的同路人。这种灵魂层面的契合,远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幸福。夜空中的星辰,仿佛也因为他们今晚的交谈而格外明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