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 > 第17章 家庭会议上的终极抉择

双份理想教职offer带来的巨大喜悦持续了几天,但很快,一种更为审慎和复杂的情绪开始占据主导。除了c校这份近乎完美的“双职工”方案外,他们之前申请的其他几所学校也陆续传来了消息:一所西海岸顶尖名校(A校)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单聘职位(给顾言澈),另一所中西部强校(b校)也发来了待遇优厚的offer(给苏念晴)。虽然内心已倾向于c校,但面对这些同样顶尖的选择,他们觉得有必要进行一场最正式、最彻底的评估,以确保最终决定是理性思考下的最优解,而非一时冲动。

于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当苏念在婴儿床里安睡时,顾言澈和苏念晴在书房召开了一次正式的“家庭战略决策会议”。书桌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一个白板、几支彩色记号笔和一叠便签纸。氛围严肃,如同即将决定一个重大科研项目的走向。

“开始吧。”顾言澈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表格,在第一行列出表头:评估维度、权重、A校(西海岸)、b校(中西部)、c校(东海岸,双聘)、评分说明。

苏念晴站在白板前,准备同步记录要点。

第一步,明确决策核心与权重分配。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决定了后续评估的导向。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考量是什么?”苏念晴提问。

经过讨论,他们确定了以下几个核心维度,并赋予了权重(总分100%):

1.学术发展平台(30%):包括学校\/院系声誉、科研资源、启动配套、同事水平、研究生质量、长期晋升前景。

2.家庭生活质量(25%):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通勤时间、社区环境、自然环境与气候、文化氛围。

3.子女成长环境(20%):学区质量、daycare资源、社区安全、多元文化 exposure。

4.家庭支持与协作(15%):双职工支持政策、地理位置(离双方家庭远近、旅行便利性)、工作-生活平衡文化。

5.个人偏好与价值观(10%):对城市规模的喜好、对挑战与稳定的倾向、对特定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步,逐项调研与信息输入。他们利用整个下午,分头搜集、核实并输入每个学校在每个维度下的具体信息。

1.学术平台:顾言澈负责对比启动资金数额、实验室面积、设备预算;苏念晴则评估院系教授的研究方向匹配度、跨学科合作中心实力、以及NSF\/NIh历年资助情况。

2.生活质量:他们查询了三地的房价中位数、房产税、日常消费指数、通勤时间报告、气候数据。

3.子女教育:他们研究了Niche和Greatschools上的学区评分、daycare的平均等待时间和费用、社区犯罪率数据。

4.家庭支持:重点评估c校双聘方案的具体细节(实验室是否相邻、联合申请经费的支持度),并比较三地飞往中美两国的航班便捷性和成本。

5.个人偏好:坦诚交流各自对西海岸创新活力但高压力、中西部宁静但相对封闭、东海岸底蕴深厚且资源密集的看法。

第三步,量化评分与加权计算。在掌握了充分数据后,他们开始为每个选项打分(1-10分)。

这个过程充满了激烈的辩论:

“A校学术声誉无疑是最高的,单项可以打9.5分,但生活成本权重25%下,房价这一项可能只能得4分。”顾言澈客观分析。

“b校学区极好,生活成本低,子女教育项可打9分,但学术圈相对封闭,对我们交叉研究的长远支持度,我打7分。”苏念晴提出看法。

“c校学术平台单项可能8.5分,不如A校,但双聘方案在‘家庭支持’项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打满分10分,而且东海岸离双方父母都比西海岸近不少。”

他们像学术辩论一样,为每一个分数寻找数据支撑,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目标一致:逼近最客观的评估。最终,加权平均分计算出来:

A校(西海岸): 8.2分

b校(中西部): 7.8分

c校(东海岸,双聘): 8.6分

数字清晰地显示,c校综合得分最高。

第四步,超越数字的质性分析与最终裁定。分数是参考,但最终决定需要结合无法量化的因素。

他们看着白板上的结果,陷入沉思。

“c校分数最高,主要赢在‘家庭支持’和平衡性上。”苏念晴总结。

“嗯。A校学术巅峰,但需要其中一人做出较大牺牲(跟随配偶),且生活压力巨大。b校生活安逸,但学术上限可能受限,且地理位置对国际合作不便。”顾言澈分析。

“我们追求的,究竟是极致的个人学术成功,还是家庭与事业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协同发展?”苏念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沉默片刻。顾言澈抬起头,看向苏念晴,目光坚定:“我们一直的优势,在于合作。选择c校,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这种合作模式制度化,最大化‘1 1>2’的效应。这所大学处于上升期,有活力,支持交叉,正是我们需要的土壤。也许不是当下最耀眼的,但可能是最有利于我们长期共同发展的。”

苏念晴点头,眼神明亮:“我同意。学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一个能让我们彼此成就、家庭幸福的环境里,我们或许能走得更远、更稳。为了所谓的‘顶尖’而牺牲一方的机会或家庭的稳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共识,在深入的理性分析和坦诚的价值碰撞中,水到渠成。

“所以,决定是——”顾言澈伸出手。

“c校。”苏念晴握住他的手,笑容绽放。

那一刻,书房里弥漫着一种平静而强大的力量。这不是妥协,而是基于深刻自省和共同愿景的主动选择。他们用最擅长的理性工具,为自己的未来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蓝图。这个决定,关乎职业,更关乎生活,关乎“我们”和“家”的整体幸福最大化。

家庭会议结束,决策已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起草接受函,并开始筹划迈向新生活的万千事宜。查尔斯河畔的灯光下,这对年轻的学者夫妇,用他们的智慧和默契,为人生下一个辉煌篇章,写下了坚定而清晰的开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