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95章 听铃的人来了

破帷 第95章 听铃的人来了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夜风穿过破庙的漏窗,裹挟着山野间枯草与泥土的气息,拂过林昭然的面颊,带着初秋的寒意,像冰凉的指尖轻轻划过皮肤。

破庙内,火盆中木炭噼啪作响,橙红的火光在斑驳的墙上映出跳动的影子,也映在她低垂的眼睫上。

那火光忽明忽暗,仿佛与命运共呼吸。

林昭然手中的密报,是孙奉用米醋写在旧书页夹层里的,纸页泛黄,边缘卷曲,触手粗糙如枯叶。

她将纸凑近火光,字迹如幽魂般缓缓浮现——墨色微褐,边缘晕染,像被岁月浸透的旧梦,又在热气中悄然消散,一如这京城看似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无声却汹涌。

“沈砚之已命备辇,三日后将亲赴国子监南院,听补遗讲。”

守拙粗重的呼吸声在狭小的空间里格外清晰,每一次吐纳都带起一阵微尘,混着干草与陈年木料的气味。

他眉头紧锁,手已按在腰间刀柄上,皮革与金属的触感冰冷而熟悉,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这是鸿门宴。他要当着天下学子的面,给小姐你一个下马威。”

“不,这不是下马威。”林昭然将那张已看不出字迹的纸页投入火盆,看着它蜷曲、焦黑,边缘如蝶翼般翻卷,最终化为灰烬,飘起一缕轻烟,带着纸张燃烧特有的焦苦味。

她的声音很静,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连风掠过瓦砾的窸窣声都显得刺耳。

“这是收编。他若以首辅之尊亲临,民间讲学便成了天恩浩荡下的点缀。他不必开口,只需坐在那里,这场讲学的主次便已颠倒。从此以后,我们讲的每一个字,都将变成对皇权的点赞,而非对民智的启蒙。”

一旁的柳明漪正低头理着一束丝线,指尖灵巧地穿梭于红、青、白三色丝缕之间,丝线柔滑如水,触感微凉。

闻言,穿针的手微微一顿,银针在火光下一闪,像星子坠入夜河。

她抬起眼,眸中映着跳跃的火光,瞳孔深处仿佛有两簇不灭的微焰:“那我们……避而不见?”

“避?我们背后是千万双求知的眼睛,如何避?”林昭然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二人,声音如风穿隙,“他要来,我们就让他来。他想坐,我们就给他备座。只是这座位,得由我们来定。”

她站起身,在狭窄的庙堂中踱步,脚下的尘土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扬起,细小的颗粒在斜射的月光中浮游,像无数微尘在低语。

月光透过残破的屋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道裂痕自肩头斜落至腰际,仿佛命运刻下的印记。

“守拙,你去寻国子监南院洒扫的老仆,不必多言,只需塞些银钱,请他三日后在讲台之侧,多设一席。用最好的木料,最宽的椅面。”

守拙一怔:“给他备上座?”

“是,又不全是。”林昭然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像是冰面上裂开的第一道细纹,冷而锐利,“明漪,你手巧,去寻一块最大的红绸,要正红,如祭祀天地之色。将那座椅完完整整地覆上,不留一丝缝隙。再备一只空盏,置于绸上。”

柳明漪冰雪聪明,瞬间领会了其中深意,眼中亮起一丝兴奋的光,如同火种落入干柴:“不书名,不留姓。此席,非为权贵,非为官身?”

“正是。”林昭然的声音在空旷的庙宇中回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余音撞上梁柱,又缓缓回落,像钟声沉入深潭,“他来听,我们就给他一个‘师位’——不是臣位,不是官位,是问道之位。他沈砚之要坐,就只能坐在‘道’的下首。”

这一夜,程知微辗转反侧。

当他从联络人处得知林昭然“设空席”的计策时,心中涌起的不是赞叹,而是一股寒意,顺着脊背悄然爬升,仿佛有冷风自衣领灌入。

此举看似精妙,实则是在礼制的悬崖上行走。

沈砚之其人,一生所凭所恃,正是这森严的礼法规矩。

以逆礼之法对付一个执礼之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很快便想通了关节。林昭然不是在对抗礼,她是在重新定义礼。

天色微明,程知微便已穿戴整齐,走进了吏部档房。

作为一名不起眼的主事,他负责核验各级官员的出行仪制。

首辅亲临国子监,这在吏部是天大的事,所有随行人员、座次安排,都需反复勘校,录入名册。

他不动声色地翻阅着那份拟好的“听讲属员名录”,羊皮纸页泛着陈旧的黄,指尖划过一行行墨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名单上皆是些附庸风雅的京官。

他的指尖在名录末尾轻轻一点,对负责誊抄的书吏笑道:“王兄,此处似乎漏了几人。首辅此行乃为彰显教化,我听闻南院洒扫的书吏中,亦有几位勤学之人,曾多次自发旁听补遗讲。若将他们添上,岂不更显首辅亲民之风?”

那书吏正愁如何锦上添花,闻言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程知微便提笔,在名录末尾添上了三个名字,皆是国子监最低阶的抄书小吏。

而后,他在三人名字旁的签到簿备注栏中,以一种只有他们自己人能看懂的隐语,标注了七个字:“皆曾持静火灯”。

笔尖落下时,他脑海中闪过三年前那个雪夜——破庙中,十二盏微弱的油灯在寒风中摇曳,却始终不灭。

那是他们第一次集会,每人手中一盏“静火灯”,灯芯以蜂蜡与青蒿油调制,火光幽蓝,不惧风雪。

先生说:“灯在,道就在。”

做完这一切,他放下笔,心中一片澄明。

他在低语,像是在对那个看不见的对手说:“你们用官阶权位讲尊卑,我们就用薪火相传讲共证。他沈砚之坐得上那首席,却再也坐不回那个唯他独尊的旧秩序了。”

三日后,国子监南院。

秋日高阳,却驱不散场内肃杀的寂静。

数百名学子与百姓早已到场,却无人交头接耳,连衣袂摩擦的窸窣声都几近于无。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讲台一侧。

那里,一方空席被巨大的红绸覆盖,静静伫立,像一座无字的牌位,透着一股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红绸在微风中轻轻鼓动,如心跳般起伏,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近乎血色的光泽。

沈砚之的十六抬大辇在院外停下,帘子掀开一角,他深邃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那方红席上,久久未动。

孙奉在他身侧,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首辅,民间已有传言,说那席是为‘道’所设,非为人。”

为“道”所设。

沈砚之的指节在膝上轻轻敲击,节奏缓慢而沉重,像更鼓敲在心上。

他忽然想起幼年时,先生曾问他:“礼为何物?”

他答:“尊卑有序。”

先生摇头:“礼者,敬也。敬天,敬地,敬道,敬人。”

那时他不懂,如今……

良久,他吐出两个字:“落轿。”

没有鸣锣开道,没有属官簇拥。

他独自一人,缓步走下车辇,步行穿过鸦雀无声的人群。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他走到那红席之前,并未伸手去掀那片刺目的红绸,只是静立片刻,而后转身,在旁边早已备好的下首听席上,正衣冠,端然而坐。

此一举,如巨石投湖。

在场数百人亲眼目睹,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甘居次位,将那不知为谁而设的空席,奉在了尊位。

林昭然一身素衣,自人群后方缓缓登上讲台。

她没有看沈砚之,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声音清澈如泉:“今日,不言政,不谈策,只与诸君共读《礼记·学记》一节。”

她讲“教学相长”,引的却非圣人典故,而是前朝一位老铁匠授徒的旧例。

“师父传艺,不先教如何挥锤,而是让徒弟先听风箱之声,辨炉火之色。师父说,铁有铁言,火有火语,听懂了,才能打出有魂的器物。这便是‘教’。而徒弟年轻,目力好,能看出炉火中一丝极细微的色变,提醒师父火候将过。这便是‘学’。父斩柴,是为了子能识字;师铸犁,是盼着徒能读经。传授与领悟,本就是一体两面,并无高下之分。”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如清泉击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讲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时,她忽然停顿下来,目光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笔直地投向了坐在下首的沈砚之。

“敢问,在座可有不解之惑?”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风,轻轻吹拂起那方红绸的一角,无声扬起,像一个执着而沉默的问询。

回到相府,沈砚之彻夜未眠。

书房的灯火亮到天明。

他命孙奉取来那日听讲时随手记下的笔记。

灯下,他看着纸上自己竟不自觉记下的七个字——“教化非赐予,乃唤醒”,那笔迹奔放而凌厉,陌生得仿佛出自他人之手。

他试图用袖口擦拭,可墨迹已渗入纸背,越擦越深,如同思想的烙印。

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那红绸之下,真无人坐?”

孙奉躬身回答,声音比夜还静:“回首辅,国子监洒扫的老仆说,第二日清晨去打扫时,见那红绸下的椅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香灰,似有人用指尖蘸灰书写,后被晨风拂散,仅余‘道不迎…’三字轮廓。老仆不敢妄言,只敢禀报。”

道不迎,亦不拒。

沈砚之缓缓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许久没有言语。

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浅浅的阴影,晦暗不明。

良久,他再次睁开眼,眼底的浑浊已然散去,只剩下一片深不见底的清明。

“明日,我要见她。”

孙奉心中巨震,愕然抬头:“首辅,以……何身份?”

沈砚之的指尖轻轻抚过纸上那七个字,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

“以求学者。”

与此同时,城西的破庙里,韩霁刚刚带回了最新的消息:“监里的学子们昨夜私下传抄讲录,都在说‘首辅低头,道席居上’。这话已经传出监外,整个京城的茶楼酒肆都在议论。”

林昭然听着,神色平静。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转向柳明漪:“将那‘空席图’的样子简化,用夜光丝线,悄悄绣入发给女童们的书袋内衬里。要绣得隐蔽,寻常看不出,只在暗处,才会微微发光。”

而后,她又看向程知微派来的联络人:“告诉程先生,我新解的《学记》心得,藏在‘贡院修缮用墨’的配方里。让他设法,让这批墨,随着修缮贡院的工车,安然入京。”

她做完这一切,走到庙门口,抬头望向漫天星斗。

夜空深邃,一如前路。

她轻声自语,像是在说给这天地听:“他坐下了,就再也站不回那座旧殿了。”

她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同一时刻,紫宸殿偏殿的书案上,沈砚之正将一张素笺展平。

上等的澄心堂纸上,只有他亲笔写下的四个字:“愿闻其详”。

这封拜帖,没有首辅的官印,没有繁复的仪称。

落款处,只有一个即将改变整个牌局的署名。

风从破庙的每一个角落吹过,带着山野的草木气息和尘埃的味道。

林昭然立在门边,衣袂被风拂动。

她赢了第一回合,以一种沈砚之无法反驳的方式。

但她很清楚,像沈砚之那样的对手,退一步,往往是为了进十步。

他会如何应对?是雷霆震怒,还是……另辟蹊径?

这盘棋,刚刚开局。

她落下一子,现在,轮到他了。

夜色愈发浓重,远处的更鼓声隐隐传来,一下,又一下,敲在每一个等待者的心上。

答案,或许就在下一个黎明,又或许,在更深的夜里,已经悄然上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