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197章 你批的“禁”字,自己先裂了口

破帷 第197章 你批的“禁”字,自己先裂了口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山风裹着南荒特有的陶土腥气掠过林昭然鬓角时,她正蹲在院角松树下。

昨夜埋下的蚕种在土里沉默,可她能听见——不是蚕啃食茧衣的沙沙声,是千里外江淮田埂上,程知微的快马踏碎晨露的脆响:蹄铁敲击冻土,一声紧似一声,像命运在叩门;空气中浮起细尘的微呛,混着马汗蒸腾的热息,仿佛那匹青骢马已奔入她的呼吸。

那匹青骢马在第七日寅时冲进江宁县界。

程知微翻身下马时,靴底沾的南荒红泥还未干透,踩在田埂上留下深陷的印痕,裂纹如旱地渴水。

争执声早刺破薄雾——二十几个农妇举着皱巴巴的麻纸,纸上歪歪扭扭画着田垄,墨迹被手心汗浸得晕开;里正举着官府发的铁印,脖子粗得像要炸:“反了!田契得盖官印才作数,你们拿梦话当圣旨?”他吼出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唾沫星子,在冷空气中凝成白点簌簌落下。

程知微站在田埂边,袖中《梦问篇》终章被掌心汗浸得发皱,纸面贴着手纹起伏,湿黏而温热。

他想起林昭然信里写“百姓在梦里分地,分得比官府的鱼鳞图册还清楚”,原以为是夸张,此刻看那些农妇眼里的光——那是瞳孔深处燃起的火苗,映着初阳,灼得他眼眶发烫,像极了当年他在南荒学舍第一次读到“有教无类”时,心里炸开的那团火。

“烧了吧。”他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压过了喧嚣。

里正的铁印悬在半空,农妇们的麻纸簌簌发抖,纸页摩擦发出枯叶般的轻响。

程知微摸出火折,指尖擦过纸页边缘,火星迸溅的一瞬,他闻到了硫磺与旧纸燃烧前的焦苦。

火舌舔过麻纸的刹那,噼啪作响,火焰卷着边缘蜷曲上升;里正骂骂咧咧要抢,被几个年轻农夫死死拦住,臂膀相撞的闷响混着怒喝,在风中撕扯。

纸灰打着旋儿腾空,程知微盯着那团黑絮——不是散作烟尘,是凝!

先是“心”字的弯钩,再是“向”字的竖笔,最后八个字整整齐齐浮在半空:“心之所向,地之所归”。

灰烬悬浮时竟无风自动,每一道笔画都由细微颗粒精准排列,如同天地以呼吸书写。

田埂上炸开抽气声,有人牙齿打颤,有人跪倒时膝盖磕在硬土上发出闷响。

最年长的农妇“扑通”跪下,额头抵着泥土,额前老茧与地皮相触,发出沉实一响:“是天火验契!”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连那几个拦着里正的年轻农夫都跪了,手掌按进泥里,像是要把这誓言种进大地。

程知微望着漫天纸灰,忽然懂了林昭然说的“梦是新的道义法庭”——当百姓在梦里学会丈量土地,连火都成了他们的证人。

他蹲下身,用剑尖在田边青石板刻下“梦有据,心为证”,石屑飞溅,落于掌心微刺,凉意渗入血脉。

刻到“证”字最后一竖时,怀里的竹筒动了动——是给林昭然的密报,他蘸着露水写完最后一句:“民梦所趋,实为积怨之形。”墨迹未干,露珠滚落其上,晕染如泪。

同一时刻,京畿深处的绣坊里,柳明漪正把最后一撮安神香拌进瓷罐。

窗外飘着雪,一片落在窗棂边缘,瞬间融化,化作一滴水珠滑落,沿着木纹爬行;她却觉掌心发烫——三天前南荒飞鸽传书:“安神香已入权贵宅邸,可试更深层。”

“阿姐,太医署的赵妈妈来了。”小绣娘掀帘进来,怀里抱着个描金药箱,铜锁轻晃,叮一声脆响。

柳明漪迎上去,指尖掠过药箱铜锁——和她前日塞给赵妈妈的那枚钥匙,齿痕分毫不差,金属相触时传来一丝微妙的震颤。

“宁神散要加味?”赵妈妈压低声音,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算计,呼出的气息带着陈年药材的苦香。

柳明漪把瓷罐往她手里一塞:“掺半钱进去,说是南海新贡的沉水香。”她望着赵妈妈踉跄着出门,忽然笑了——权贵们总以为香是哄人的玩意儿,却不知他们的夫人小姐,在梦里比朝堂上清醒百倍。

那些被压在箱底的《梦问》残页,那些婢女口中哼唱的童谣,早已在夜里生根。

香,不过是推倒第一块瓦的风。

五日后的寅时三刻,裴怀礼的书斋被叩响。

开门的书童吓得后退两步——来的是户部尚书夫人,鬓发散乱,怀里紧抱着个十岁男孩,衣襟上还沾着梦中惊起时打翻的茶渍。

“裴大人,”她声音发颤,“我昨夜梦见阿元问我,‘爹爹收了周员外的地契,我以后读《论语》还是读《梦问》?’”

男孩从她怀里探出头,眼睛亮得像星子,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先生,我想学认字,像梦里那个姐姐说的,‘字是犁,能耕人心田’。”他说话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绣的一行小字——那是母亲偷偷缝进去的《梦问》节选。

裴怀礼接过男孩递来的纸团——是半页被揉皱的《梦问篇》,墨迹里还沾着泪痕,触手微潮。

他抬头时,正看见柳明漪站在巷口槐树下,裹着件灰布斗篷,冲他轻轻颔首。

风卷着雪粒子扑来,打在脸上如针扎,他忽然想起林昭然离京前说的“思想若能入梦,礼教便锁不住喉舌”,原来不是戏言。

而此时的宫城深处,孙奉正贴着“梦审房”的朱漆门屏息。

门内传来撕心裂肺的尖叫:“我也该问!我也该问!”是前日还在替皇帝解“龙梦”的大巫祝,此刻抱着脑袋撞墙,额头的金抹额撞得粉碎,碎片扎进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滴落,砸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嗒”声。

孙奉数着更声,等巡夜的脚步声远去,才摸出腰间的铜鹤钥——这是他替掌事公公送了三个月参汤才换来的。

案上的《守神符》推行名录足有三寸厚,纸页泛黄,翻动时发出枯叶般的窸窣;他快速翻页,越看越心惊:从五品以上官员家眷,到沈府八百亲兵,连御膳房的老庖人都在列。

他刚把名录塞进怀里,窗外突然亮起灯笼——巡夜队提前换班了。

孙奉咬着牙冲进后巷,积雪没到小腿,靴底打滑,几乎跪倒在冰壳之上。

身后火把晃动,喝骂声刺破雪夜。

他扑向路边排水沟,腐泥呛入口鼻的瞬间,已将油布包好的名录塞入鱼腹——那是一条养了三年的白鲤,本是他师父临终前托付的“归舟”。

“借你一用。”他拍了拍翻白的鱼鳃,低语南荒古谣,“陶溪有根,游子知返。”

看着鱼尾一摆,没入漆黑的暗流

当第一缕晨光漫过南荒陶窑时,林昭然正站在院门口——昨夜那条逆流而上的白鲤,此刻正在十里外的溪中缓缓浮出水面。

柳明漪的信鸽刚落肩,爪上的竹筒还带着京畿的寒气,羽毛微微颤抖;孙奉派的渔夫也到了,剖开鱼腹取出的名录,腐泥里还沾着半枚沈府暗纹,指尖触感黏腻而沉重。

她展开程知微的密报,“梦有据,心为证”几个字在纸上发烫,仿佛墨迹之下藏着心跳。

远处传来陶工的号子声,一声接一声,夯实地基般稳稳推进;混着蚕房里若有若无的啃食声——不是蚕在破茧,是沈砚之筑的那道“礼”的墙,终于裂开了第一道缝。

“阿昭,”柳明漪从屋内出来,手里端着新沏的茶,热气氤氲,拂过眉梢,“裴大人的快马该到了。”

林昭然望着东南方渐亮的天色,雨水顺着伞骨滴在她手背上,凉意顺着血脉爬升。

远处传来陶工的号子,混着桑芽舒展的轻响——不是泥土在醒,是整个王朝的根须,都开始往字裂开的缝里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