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51章 纸短道长

破帷 第51章 纸短道长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指尖触及那片绣布,一股冰冷的寒意仿佛顺着血脉直冲天灵,像是冬夜井水漫过指节,又似铁针沿着经络缓缓刺入骨髓。

布面微糙,针脚细密如蛛网,触之却泛起一阵诡异的温软,仿佛那不是丝线织就,而是用旧日血泪缝补而成。

这不是错觉,更非梦魇。

林昭然猛地坐起身,胸口一阵气血翻涌,喉间腥甜翻滚,剧烈的咳嗽撕裂肺腑,震得床板咯吱作响,险些让她栽回枕上。

屋内药香浓重,混着铜炉里未熄的艾草焦味,熏得人头晕目眩。

窗外风穿檐角,铜铃轻响,一声、两声,像是从极远的刑场传来。

昏沉的病痛被这突如其来的真相刺破,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母亲的遗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小姐!”守在床边的韩霁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她,掌心滚烫,指尖却微微发颤,眼中满是焦灼,“您醒了?可觉得好些?”

林昭然没有回答,只是死死攥着那块绣布,指节泛白,仿佛要将它嵌入血肉。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床榻周围——褪色的帷帐、斑驳的漆盒、墙角积尘的药罐,每一样都熟悉得令人窒息。

枕边,一块半旧的绢帕上,两个用血写就的字迹已然凝固成暗褐色——“昭然”。

那血迹晕染的形态,带着一种仓皇与决绝,边缘如枯叶焦裂,中心却深陷纸背,像是临终前最后一口气吐出的诅咒。

她伸手轻触,指尖传来干涩的颗粒感,仿佛能听见三年前火刑架上烈焰吞没布帛的噼啪声。

“您已昏睡三日,水米未进。”韩霁的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忧虑,语调低哑,像是被夜露浸透的木头,“‘全知推演’的反噬太过霸道,您不能再用了。”

“不用?”林昭然抬起眼,眸中烧着一簇冷火,声音因久病而沙哑,却字字清晰,如刀刻石,“不用,我们便永远只能是‘准学’,是他们眼中的旁门左道。韩霁,你要记住,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我们几个人进学宫,而是我们所代表的‘庶学’,要改了这学宫的天。”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喉头的腥甜,掀被下床。

脚掌触地时,地板的凉意顺着足心窜上脊背,膝盖发软,却稳稳站定。

韩霁想拦,却被她一个眼神制止——那眼神如寒潭映月,不容置喙。

三日的卧病,非但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让她那沉疴已久的计划,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变得愈发清晰。

梦里那个青衫女子执笔疾书的背影,既是母亲的影子,也是她自己的宿命。

墨香混着焦皮味,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火舌舔舐木梁的爆裂声重叠在一起,久久不散。

学宫开课之日,天光微熹。

晨雾如纱,笼罩着太学院的飞檐翘角,露珠自瓦当滴落,敲在石阶上,清脆如更漏。

礼正会的监讲官早已端坐于讲堂后排,手边的册子专为记录“越礼之言”而备,纸页翻动声如蛇信吞吐,气氛肃杀得如同刑场。

林昭然带来的三名弟子,皆是“遗学阁”中百里挑一的俊才,此刻却依她之命,放弃了前排的讲席,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他们的任务不在课堂之上。

趁着众人涌向讲堂的混乱,三人分头潜入了太学书库。

脚步轻如猫行,掠过尘封的书架,呼吸压得极低,只听见纸页翻动的窸窣,与远处巡夜人木梆的回响遥遥相扣。

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几册手抄的讲稿被悄无声息地塞进了书架的缝隙。

《算术启蒙》、《匠经》、《女学三问》,这些在权贵眼中上不得台面的“杂学”,被林昭然统一命名为《补遗讲稿》,仿佛只是某个学子对官学的补充与思考。

纸页泛黄,墨香未散,指尖抚过封皮,能感受到抄写者一夜未眠的体温。

当夜,翰林院编修程知微在书库值夜。

他奉命整理旧籍,指尖拂过积尘的书脊,忽觉一阵异样——几册新书夹在古卷之间,墨迹尚新,纸页微翘。

本以为是哪个学子的功课,随手翻开,目光却被其中一页的标题死死吸住——“火器算程”。

他出身将门,深知边关火炮常有偏差,毫厘之差便足以扭转战局,此乃军国之密,更是国之顽疾。

而这薄薄几页纸上,竟用他闻所未闻的算学公式,将弹道、风偏、药量配比推演得丝丝入扣。

墨线如蛛网铺展,数字如星轨排列,每一道推导都带着冷峻的逻辑之美,令人头皮发麻。

程知微只觉浑身血液都冲上了头顶,指尖发烫,耳中嗡鸣如雷。

震惊之余,他立刻意识到此物的分量。

他不敢声张,借着巡夜的掩护,将讲稿带回自己的值房,连夜用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录了一份副本。

烛火摇曳,映得他额角汗珠晶莹,笔尖微颤,却一字不落。

藏于自己书案的夹层中时,他犹豫再三,终是在封皮上题下《补遗录》三字。

墨迹未干,指尖轻抚,仿佛触到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宿命。

风声,终究还是走漏了。

不知是谁向礼正会告密,称太学书库混入了“野学遗毒”。

卫部司主事卫珩奉命带人彻查。

卫珩此人,雷厉风行,最是看不得纲常败坏之举。

当他从书库中搜出那几册《补遗讲稿》时,脸色铁青,手指捏得纸角咯吱作响,当场便要付之一炬。

火折子“啪”地一声划亮,橙红火苗跃起,映得他铁青的脸忽明忽暗。

“主事且慢!”一个声音响起,正是程知微。

他虽心惊,却不愿见如此经国之学就此化为灰烬。

卫珩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还是耐着性子翻开了讲稿。

他本是武将出身,对算学工造之事颇有涉猎。

一看之下,初时的怒火竟渐渐化为惊异,读到“火器算程”一节时,更是猛地一拍大腿,脱口而出:“这哪里是乱道之言,分明是补阙之论!”声音在空旷的书库中回荡,惊起梁上积尘簌簌而落。

他当即合上书稿,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被传唤而来的韩霁身上。

“此稿,从何而来?”

韩霁垂首而立,不卑不亢,只按林昭然事先的交代回答:“回主事,此乃散落于民间的智慧,是无数百姓工匠在劳作中集腋成裘,非一人一时所创。”

卫珩沉默了。

他盯着那几册书稿看了许久,眼中的风暴渐渐平息。

他知道,若是将此物定为“野学”销毁,是为国之罪人;可若公然采纳,又会动摇官学正统,引来礼正会那帮老顽固的疯狂反扑。

“百姓所集”、“非一人所创”,这八个字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台阶。

良久,他沉声下令:“将这些书稿按农、工、算、女学分类归档,另立一柜,不必再入经史子集。柜名……不标‘野学’,只注‘民献’。”

一场风波,在卫珩的权衡之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与此同时,京城的一家绣坊内,柳明漪正带着一群贫家女童,低声背诵着《学约》里最浅显的识字口诀。

烛光昏黄,映着她们皲裂的手指与专注的眼神,纸页翻动声如春蚕食叶。

忽然,门帘一挑,冷风卷着雪粒扑入,一个衣着体面的嬷嬷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的丫鬟手里捧着一个沉甸甸的银袋,金属碰撞声清脆刺耳。

“可是柳先生?”那嬷嬷客气地行了一礼,声音甜腻如蜜,“我家小姐久闻先生才学,想请先生过府,暗中教授一些‘算账识契’的本事。这点银子,不成敬意。”

柳明漪的目光掠过那袋白花花的银子,却没有伸手去接。

她转身从自己的书篮里取出一册手抄本,递了过去:“银子请回。让府上小姐先看看这个,若看得进去,再谈其他。学问可以暗中进行,但向学之心,不能被银钱蒙蔽。”

那嬷嬷接过一看,封皮上写着《女学三问》。

她虽不识字,却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要的东西,但见柳明漪态度坚决,只得揣着册子回报。

谁知,这看似不近人情之举,竟如一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

消息传开后,短短半月,竟先后有七位高门贵女遣贴身婢女,辗转前来,只为求一册《女学三问》的手抄本。

她们的回信里,字迹或娟秀或稚嫩,却都提到了同样一句话:“读之,如闻破笼之声。”

所有的消息,如雪片般飞回守拙堂,汇集到林昭然的案头。

官府内部已出现裂痕,民间向学的渴望也已成燎原之势,再想彻底割裂民学与官学,已无可能。

“守拙,”她唤来最得力的助手,“联络‘遗学阁’各处分坛,将我们手中收藏的《庶学令》残本,与这次的《补遗讲稿》相互对照,补全缺漏,拟成一份《准学章程》草案。”

守拙领命而去。

数日后,一份厚重的草案呈现在林昭然面前。

她一页页翻过,从农桑到工造,从算学到律法,一个崭新的、包容万象的学术体系已初具雏形。

她拿起笔,在草案的末页,用尽全身力气,一笔一划地写下最后一句话:

“学之正统,不在高台,而在人心所向。”

宫中,程知微接到了礼正会的最终命令:将所有“民献柜”中的“违稿”悉数销毁,以正视听。

显然,卫珩的妥协只是暂时的,保守势力的反扑来得又快又猛。

他心有不甘地打开自己藏匿的《补遗录》,想要做最后的挽留。

指尖翻动间,一片东西从书页中滑落。

不是纸,而是一块小小的绣布,触感柔软,带着旧日体温。

他捡起来,借着烛光一看,只见上面用极为精巧的针法绣着两个字:昭然。

这两个字,他似乎在哪里见过。

程知微心头猛地一震,一个模糊的影子在他脑海中闪过——三年前刑部案卷末尾的记载:前朝女史江氏,寒门孤女,擅以绣线记录经文典籍,因私下传授“庶学”,聚众惑乱,于城西被处以火刑,满门焚绝。

卷宗末尾写着:江氏有一女,名……昭然,下落不明。

他想起一次在讲堂外,无意中瞥见林昭然抬手拂过鬓角,袖口磨损处露出的内衬纹样,与手中这块绣布上的针法,一模一样!

一个尘封了三年的刑部案卷,在他记忆深处轰然炸开。

程知微抚着那块温润的绣布,指尖微微颤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原来你不是冒名顶替的狂徒……你是归来复仇的孤魂。”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声轻响。

他猛地抬头,只见一架断了线的纸鸢,不知从何处飘来,悄无声息地落在对面屋脊的瓦当上。

夜风吹过,纸鸢翻了个面,上面用淋漓的墨迹写着四个大字,尚未全干:

纸短,道长。

林昭然放下笔,墨迹深深嵌入纸背。

一股突如其来的疲惫席卷了全身,远比三日卧病时更加沉重。

她撑着桌案,试图站稳,指尖却传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顺着经脉缓缓上行,让她眼前微微一花。

窗外夜色正浓,万籁俱寂,唯有她自己的心跳,在寂静中擂鼓般轰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