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87章 风雨同舟

何以为民 第87章 风雨同舟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九月上旬,青林镇的天空开始积聚起厚重的乌云。往年这个时候,雨季已经接近尾声,但今年的天气格外反常,连续多日的闷热之后,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云层,眉头微蹙。桌上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天气预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县将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李委员,防汛指挥部通知开会。小陈推门进来,语气急促。

马上就去。李腾抓起笔记本,快步走向会议室。

防汛指挥部里气氛紧张。吴国忠书记正在部署工作:根据气象预报,这次降雨过程可能创历史极值。各班子成员要立即下到包保村,组织防汛抢险工作。

李腾的分工是负责石泉片区的防汛,包括石泉村、马鞍村等五个村。这些村大多地处山区,是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

李腾同志,石泉片区情况复杂,你要特别注意。吴国忠特意叮嘱,特别是石泉村的山泉水厂和新建的产业项目,要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我这就带队下去。

李腾立即组织了一支由镇干部、民兵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抢险分队,带着救灾物资赶往石泉村。途中,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车窗上,很快就连成雨幕,模糊了前方的视线。

雨势来得太快了。司机老周紧握方向盘,这路怕是要不好走了。

加快速度,必须在道路中断前赶到石泉村。李腾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势,心情沉重。

到达石泉村时,雨水已经漫过路面。耿大山带着村干部正在组织群众转移低洼地区的村民。

李委员,你们可算来了!耿大山披着雨衣迎上来,山上的水位涨得很快,新建的水厂很危险!

带我去看看。李腾二话不说,跟着耿大山赶往水厂。

新建的山泉水厂建在山涧旁,虽然设计了防洪设施,但面对如此凶猛的洪水,仍然岌岌可危。工人们正在用沙袋加固堤坝,但水位上涨的速度远超预期。

这样不行。李腾观察后立即做出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先转移重要设备,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带。

可是生产线...水厂负责人犹豫道。

设备坏了可以再买,人的安全第一!李腾斩钉截铁地说。

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们开始有序转移。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紧急呼叫:李委员,马鞍村的蔬菜基地被淹了,冷链物流点进水!

我马上过去!李腾交代耿大山继续组织转移,自己带着两名干部赶往马鞍村。

马鞍村的情况更糟。新建的冷链物流点地势较低,已经进水过半,价值数十万元的制冷设备危在旦夕。更严重的是,基地里还有大量待运的高山蔬菜。

先救设备!李腾带头冲进齐膝深的水中,组织群众转移设备。

雨水冰冷刺骨,但没有人退缩。镇村干部、民兵和群众一起,在洪水中组成人链,一件件抢运设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主要设备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李委员,你的手在流血!一个村民惊呼。

李腾这才发现,在搬运设备时手臂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混着雨水往下流。

没事,小伤。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抢险。

深夜,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李腾在临时指挥部里汇总各村的灾情。石泉村水厂部分设备受损,马鞍村蔬菜基地被淹,云雾村的茶园出现山体滑坡...更严重的是,通往镇上的道路多处中断,青林镇成了孤岛。

必须想办法和镇上取得联系。李腾看着完全失灵的通讯设备,眉头紧锁。

让我去吧。民兵连长主动请缨,我熟悉山路,就是爬也要爬到镇上求援。

太危险了。李腾摇头,这么大的雨,山路随时可能塌方。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钱卫东副书记带着第二批救援物资,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赶到了石泉村。

老钱!你怎么来了?李腾又惊又喜。

吴书记不放心你们,让我带物资和通讯设备过来。钱卫东浑身湿透,但带来的卫星电话让指挥部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通过卫星电话,李腾向镇指挥部汇报了灾情。吴国忠书记指示:确保群众安全是第一要务,必要时要果断转移。县里的救援力量已经在路上,但道路中断,可能需要时间。

更大的考验在第二天凌晨到来。持续暴雨导致石泉村上游出现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着下游的村庄和水厂。

必须立即疏散下游群众!李腾当机立断。

暴雨如注,夜色如墨。李腾带着干部们挨家挨户组织转移。有些老人舍不得家当,不愿意离开。

大爷,东西没了可以再置办,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李腾苦口婆心地劝说。

在转移最后一批群众时,险情发生了。堰塞湖突然溃决,洪水如脱缰野马冲向村庄。

快走!往高处跑!李腾声嘶力竭地呼喊,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在确认所有群众都安全转移后,李腾才最后一个离开。就在他跑向高地的瞬间,身后的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轰然倒塌。

好险...同行的干部心有余悸。

李腾看着被洪水吞噬的村庄,心如刀割。这些都是群众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园,转眼间就化为乌有。

天亮时分,雨势终于渐小。李腾拖着疲惫的身躯,查看群众安置情况。临时安置点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生火做饭,照顾老弱,秩序井然。

李委员,你一夜没合眼了,休息一下吧。耿大山心疼地说。

我没事。李腾摇摇头,现在最重要的是统计灾情,组织生产自救。

就在这时,卫星电话响了,是张薇打来的。信号时断时续,但妻子关切的声音依然清晰:听说青林镇灾情很重,你没事吧?

我很好,别担心。李腾强打精神,你和孩子都好吗?

我们都好,就是担心你。你一定要小心...

通话因信号中断而结束,但妻子的关心给了李腾莫大的温暖和力量。

雨停后,李腾立即组织灾后重建。他成立了生产自救领导小组,下设抢险修复、生活安置、生产恢复三个工作组。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路、通电、通水。李腾在灾后第一次会议上部署工作,同时要防止次生灾害,做好卫生防疫。

在他的指挥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抢修基础设施,清理受灾现场,开展生产自救。更让人感动的是,产业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村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石泉村的水厂在三天后部分恢复生产,马鞍村的蔬菜基地开始补种,云雾村的茶园也在清理滑坡体。虽然损失惨重,但希望正在废墟中重新萌芽。

第七天,通往镇上的道路终于打通。吴国忠书记带着县里的救援物资来到石泉村。看到李腾消瘦的身影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吴书记动情地说:李腾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镇党委感谢你们!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腾平静地说。

更让李腾欣慰的是,在抗灾救灾中,镇村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干部群众关系更加密切。钱卫东副书记连续多日在一线指挥,赵晓波镇长协调各方资源,各村干部都坚守岗位...

经过这次考验,我们青林镇的干部队伍更加成熟了。吴国忠感慨地说。

灾后第十天,李腾终于有时间回一趟镇上的宿舍。推开家门,看到张薇准备的满满一桌饭菜,这个在洪水中不曾退缩的汉子,眼眶湿润了。

你瘦多了。张薇心疼地抚摸着他的脸庞。

没事,一切都值得。李腾握住妻子的手,群众都安全,产业也保住了大部分。

晚上,李腾在灯下撰写灾后重建规划。他不仅考虑恢复生产,更思考如何提高防灾能力,如何完善应急机制。这场灾难让他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考虑发展,还要考虑安全。

我们要把这次灾难的教训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在规划中写道,建设更加安全、更有韧性的美丽乡村。

窗外,月光洒在经历风雨洗礼的青林大地上。这片土地虽然伤痕累累,但依然坚韧,依然充满希望。而李腾,也将继续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