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30章 序章

何以为民 第130章 序章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市委组织部考察组如同掠过水面的飞鸟,翅尖点起圈圈涟漪后,便振翅远去,留下红星县官场表面的一片宁静,以及水面下更为汹涌的暗流与期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变革前特有的滞重感,仿佛暴雨将至前那令人窒息的闷热。每个人都隐约感到,一场关乎县域权力格局和个人命运走向的变动,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只待那最终帷幕的拉开。

在这段看似平静的“序章”时期,李腾的生活节奏却并未放缓,反而更加紧凑。宋知远对他的倚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涉及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事务,甚至一些超出其秘书职责范围的协调、研判工作,都放心地交由他先行处理、提出初步意见。这既是极大的信任,也是最后的锤炼。

李腾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他协助宋知远,对分管领域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中期评估。大量的数据、报告、项目进度表堆满了他的办公桌。他需要从中梳理出成效、发现问题、研判趋势。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里,他反复核对各项工程的资金使用明细、对比重建前后的产业数据、分析不同乡镇在落实政策中的差异和效果。最终,他主笔起草的《红星县农业与农村领域灾后重建中期评估报告》,结构清晰、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不仅全面展示了农口系统在洪灾过后短短数月内取得的显着成效——水毁基础设施基本修复、产业布局初步优化、农民信心有效提振,更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后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部分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依然薄弱、重建资金后续管理压力增大、基层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报告呈送到宋知远案头,他仔细翻阅后,眼中露出赞许的光芒。“很好,”他放下报告,看着眼前这个愈发沉稳干练的年轻人,“情况摸得透,问题抓得准,思考有深度。这不仅仅是一份总结,更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路线图。” 这份报告,不仅为宋知远在后续的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上汇报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仿佛为李腾两年多的秘书生涯,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毕业答卷。

风声,终究是藏不住的。关于宋知远将接任常务副县长、李腾将外放重要乡镇担任主要领导的消息,从最初隐秘的窃窃私语,逐渐变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也开始被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及。有相熟的科局长遇见李腾,会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膀:“李秘书,哦不,马上该叫李书记了吧?以后可要多关照啊!” 李腾总是谦和地笑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用“都是没影儿的事,领导安排干啥就干啥”之类的话搪塞过去。他深知,在任命文件正式下达之前,任何得意或张扬都是愚蠢的。

这种刻意的低调和持续的勤勉,宋知远都看在眼里。他欣赏李腾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在一个周五的晚上,加班结束后,宋知远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对正在收拾文件的李腾说:“走吧,陪我去食堂吃个夜宵,有些话想跟你聊聊。”

县委食堂的小包间里,灯火温馨,少了办公室的正式,多了几分师徒间的随意。两碗简单的面条,几碟小菜。宋知远吃得不多,主要是看着李腾吃。

“考察组来了,也谈了话,”宋知远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外面的各种传闻,你也听到了不少。今天,我们就正式谈谈你下一步的打算。”

李腾放下筷子,正襟危坐,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宋知远看着他,目光中带着长辈的关怀和领导的审视:“你在秘书这个岗位上,锻炼了一年多,经历了抗洪、重建这么多大事难事,表现得很出色,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文字综合、协调办事,还是独当一面处理复杂问题,比如青林镇那个项目,都证明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潜力。一直留在机关,固然稳妥,但终究是隔了一层,对基层的酸甜苦辣体会不深,也难以形成全局视野。”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肯定:“我的意见是,下一步,你应该下到乡镇去,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最好是书记。只有主政一方,独立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直接服务成千上万的百姓,才能真正锤炼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真正理解‘郡县治,天下安’的深刻含义。”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话从宋知远口中如此明确地说出时,李腾还是感到一阵巨大的激动和憧憬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

“宋县长,我……我听从组织安排,也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培养和信任!”李腾的声音有些哽咽。

宋知远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这不是我个人的安排,是组织培养干部的规律,也是你自身努力的结果。当然,下去之后,担子会更重,压力会更大。乡镇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也是矛盾问题的集中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他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开始以自身经历和观察,为李腾分析几个可能的去向:“目前看,有几个位置比较适合你。一个是北部的柳林镇,农业大镇,基础不错,但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去年推广经济作物失败,伤了群众积极性,正需要一个有思路、有闯劲的干部去重振旗鼓。另一个是西部的河口镇,交通枢纽,有一定工业基础,但环保和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发展遇到瓶颈。还有东部的平山镇,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群众思想相对保守……”

宋知远逐一分析着每个镇的特点、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仿佛在为他未来的学生挑选合适的“考场”。李腾凝神静听,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信息与自己平时了解的情况一一对应。

“无论去哪个镇,”宋知远最后语重心长地叮嘱,“记住几条:第一,站稳立场。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二,守住底线。廉洁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没有这个1,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第三,团结班子。一把手不是家长,要善于团结带领一班人一起干事。第四,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让老百姓得实惠。”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从食堂出来,夜色已深,繁星满天。初冬的凉风吹在脸上,李腾却感到浑身充满了热流。他知道,宋知远今晚的话,为他即将开启的新征程,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回到招待所那间熟悉的宿舍,李腾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望着县城稀疏的灯火,心中百感交集。两年多前,他还是一个刚刚从青林镇走出来的懵懂青年,怀着忐忑与憧憬,成为常务副县长的秘书。这两年里,他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参与了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见证了高层决策的博弈权衡,也品尝了被诬告陷害的苦涩,更享受了成功破局的喜悦。他在宋知远的言传身教下,飞速成长,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

这段秘书生涯,是他政治生命的“摇篮”和“黄埔军校”。他感恩宋知远这位严师慈父般的领导,不仅教他如何工作,更教他如何做人、如何为官。他也感激这段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县域政治运行的逻辑,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和工作经验。

然而,他知道,“参谋助手”的角色终究有其局限。他渴望更广阔的天地,渴望将自己所学所思,运用到一方水土的发展实践中去,渴望直接为那些淳朴而渴望改变的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宋知远为他指明的道路,正是他内心深处的期盼。

外放乡镇,主政一方,这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直接的作为,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更复杂的挑战。他将独自面对发展的压力、稳定的风险、人事的纷扰。他将告别相对规律的机关生活,投身于“五加二”、“白加黑”的基层节奏。他将与妻子张薇和年幼的孩子分隔两地,家庭的重担将更多地压在妻子肩上。

想到家庭,李腾心中泛起一丝愧疚。但他知道,张薇一定会理解并支持他。正如她一直所做的那样。

展望未来,李腾心潮澎湃,但眼神却愈发清澈坚定。他深知自己“为何而来”——是为了一份为民服务的初心,是为了一份实现价值的追求;他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去往何处”——是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够施展抱负、砥砺人生的基层一线去。

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征程,已然奏响了激昂的序曲。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李腾回望来路,满怀感恩;眺望前路,斗志昂扬。他准备好了,去迎接那片属于他的、更广阔的天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那片土地上,书写新的的答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