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25章 微澜

何以为民 第125章 微澜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重建工作如同一条奔腾的大河,主流汹涌向前,但河面之下,暗流与漩涡从未停歇。就在李腾以为督查机制确立后,项目推进能更顺畅一些时,一个来自桥头镇的紧急电话,再次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电话是桥头镇党委书记打给宋知远的,语气焦急万分。原来,由县里引进、规划在桥头镇“沿江生态农业区”的一个大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项目,在进场施工时,遇到了当地村民的强烈阻挠。几十名村民聚集在项目选址地,阻止施工机械入场,情绪激动,场面一度混乱,镇里干部和派出所民警正在现场维持秩序,但效果不佳。

“宋县长,村民们主要是对征地补偿标准不满意,认为太低了!还说养殖场污染大,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但王友顺副镇长之前负责协调这事,好像有些承诺没完全兑现,现在村民们觉得被骗了,火气很大!”镇党委书记在电话里几乎带着哭腔。

宋知远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这个养殖场项目,是“绿源实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桥头镇产业重建的关键项目,一旦耽搁,影响巨大。更让他恼火的是,王友顺这个人,办事浮躁,之前就有过说情打招呼的不良记录,看来在群众工作上又掉了链子。

“乱弹琴!”宋知远挂断电话,猛地一拍桌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一旁的李腾说:“你准备一下,跟我马上去桥头镇!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李腾立刻应道。他快速收拾了笔记本和相关项目资料,尤其是征地补偿的政策文件和当时镇里与村里沟通的会议纪要。

车上,气氛凝重。宋知远闭目养神,但紧蹙的眉头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李腾则抓紧时间翻阅资料,梳理这个项目的前因后果。他发现,县里制定的补偿标准,是参照了省市相关政策和周边县市水平,本身并无明显偏低。问题很可能出在镇村两级的政策解读、沟通方式和后续承诺上。

到达桥头镇项目所在地时,已是下午。现场一片狼藉,几台挖掘机和推土机孤零零地停在路边,周围围着数十名村民,男女老少都有,群情激愤。镇党委书记、镇长正带着几个干部苦口婆心地劝说,王友顺则脸色发白地站在一旁,不敢上前。派出所的民警拉起了警戒线,防止冲突升级。

看到宋知远的车到来,镇干部像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上来。村民们也瞬间安静了一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位县里来的大领导。

宋知远没有立刻说话,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村民,目光沉稳而有力。然后,他走到一处稍高的土坡上,示意镇干部把扩音器给他。

“乡亲们!我是县委常委、副县长宋知远!”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开,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家有什么意见,有什么诉求,可以派代表出来,跟我讲!我们党和政府,就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但是,堵路、阻挠施工,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违法行为!请大家先保持冷静,选出代表,我们坐下来谈!”

宋知远沉稳的气度和开门见山的表态,让骚动的人群稍稍平静了一些。经过一番推举,三位年纪稍长、在村里有些威望的村民站了出来。

在临时借用的一间村部办公室里,宋知远、李腾与三位村民代表,以及桥头镇的几位主要领导坐了下来。王友顺也被叫了进来,坐在角落,低着头。

“老哥,你们具体说说,对补偿标准,有哪些不满意?”宋知远语气平和地问。

一位头发花白的村民代表激动地说:“宋县长,不是我们不讲理!是镇里说话不算数!当初王镇长来开会,说除了按亩给的补偿款,等项目建成了,还能优先让我们去养殖场干活,一个月能挣好几百!现在倒好,补偿款就觉得给低了,优先招工的事也提都不提了!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另一个中年村民补充道:“还有这污染!这么大个猪场,以后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我们下游的田地、水井还怎么用?光给这点补偿,够干啥的?”

李腾快速记录着,同时翻出之前的会议纪要,发现上面确实只有补偿标准的记录,并没有关于“优先招工”的明确条款。他低声向宋知远汇报了这一情况。

宋知远的目光立刻锐利地投向王友顺:“王副镇长,关于优先招工的事情,你是怎么跟村民承诺的?”

王友顺支支吾吾,额头冒汗:“我……我当时就是随口那么一说,是想鼓励大家支持项目……没有形成正式文件……”

“胡闹!”宋知远强压着火气,“干部说话,代表的是政府!岂能信口开河?!你这种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批评完王友顺,宋知远转向村民代表,语气诚恳:“乡亲们,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镇里干部工作方式简单、承诺不兑现的问题,向大家道歉!这件事,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是,也请大家理解。征地补偿标准,是县里根据上级政策和市场行情统一制定的,要保证公平,不能随意开口子。不过,大家提出的两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也很合理。”

“第一,关于就业问题。”宋知远看向随后被请进来的“绿源实业”项目负责人,“李总,你看,能否在用工方面,确实优先考虑被征地村民?这也是企业融入当地、和谐发展的需要。”

“绿源”的李总之前也了解了情况,此刻很干脆地表态:“宋县长,各位乡亲,我们企业非常愿意为当地做贡献。只要符合用工条件,我们一定优先录用被征地村民,并且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缴纳保险!这一点,可以写进补充协议!”

村民们听到这里,脸色缓和了不少。

“第二,关于污染问题。”宋知远语气严肃,“这一点,请大家绝对放心!我们引进企业,不是引进污染!‘绿源实业’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处理工艺,养殖废水会经过严格处理,达到灌溉标准后才能排放,废气也会进行净化。县环保局会进行全程、严格的监管!如果企业违规排放,我们一定严惩不贷,坚决关停!这一点,我宋知远给大家保证!”

宋知远的坦诚和果断,以及企业方的明确承诺,逐渐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经过一番细致的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补偿标准按政策执行,但企业书面承诺优先雇用符合条件的被征地村民,并接受环保部门最严格的监管。

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被成功化解。村民们陆续散去,施工机械在镇干部的协调下,开始有序进场。

回县城的路上,宋知远疲惫地靠在座椅上,对李腾说:“看到了吧?基层工作,复杂就复杂在这里。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执行政策,不能简单生硬,要考虑群众的实际感受和长远生计。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指标,更要看老百姓口袋里是不是真的鼓了,心里是不是真的顺了。”

李腾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这次“微澜”,让他深刻认识到,作为常委副县长,宋知远分管的农业农村工作,直接面对最基层的农民,任何政策的细微偏差、干部作风的丝毫问题,都可能被放大,引发连锁反应。这也让他更加警醒,未来自己无论在任何岗位,都必须时刻牢记“利益平衡”和“群众获得感”这两个关键词。

而王友顺,因为工作失当,引发了群体**件苗头,虽然最终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宋知远心里,以及随后向县委的汇报中,他的能力和作风,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颗“棋子”在未来的干部调整中,恐怕难堪大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