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敖雪莲的新书 > 第118章 皇太后寿宴

敖雪莲的新书 第118章 皇太后寿宴

作者:敖雪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4:58:49

寿宴争锋:汉蜀才武对决全记

太后寿辰这日,大汉皇宫被装点得如同仙境。朱红宫墙之上悬挂着鎏金宫灯,灯穗随风轻摆,映得墙面流光溢彩;殿外庭院中,数十株早开的牡丹争奇斗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文武百官身着绣着祥云纹样的朝服,按品级依次入席,腰间玉佩随着步履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丝竹乐队居于殿角,琵琶、古筝、笙箫齐鸣,悠扬的乐声萦绕在宫殿上空,将寿宴的喜庆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

临近巳时,宫门外传来一阵不同于中原的马蹄声与驼铃声——蜀国三皇子阿达慕奇与长公主阿达西亚,带着近百人的随从队伍缓缓入宫。阿达慕奇身着绣着猛虎纹样的蜀锦长袍,腰间悬挂着一柄镶嵌着红宝石的弯刀,身形魁梧,面容粗犷,眼神中带着几分草原民族特有的桀骜;阿达西亚则穿着一身翠绿的织金长裙,裙摆上用银线绣着蜀地特有的杜鹃花,头上插着一支赤金步摇,步摇上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既有女子的娇俏,又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锐气。他们身后的随从分为两列,左侧是手持笔墨管弦的文士,右侧是身着黑色劲装、腰间佩刀的武夫,人人神色肃穆,显然是有备而来。

刘梓妍早已在偏殿等候,透过雕花窗棂看到蜀国队伍的身影,她微微蹙了蹙眉。入宫前,她已暗中部署:大龙二虎三熊四脚蛇四兄弟——这四位曾经的土匪头子,自从回到皇宫,刘梓妍给他们安排了一座别墅,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次皇宫皇太后寿宴,才把他们召回来——此刻正分别潜伏在宫殿的四根盘龙柱后,他们身着与梁柱颜色相近的深色衣物,气息收敛,如同融入阴影的猎手;御林军统领叶青则带着三十名精锐将士,以“检查宴席安全”为由,对入宫的蜀国随从、携带的贺礼乃至殿内的桌椅器物逐一排查,连酒壶里的酒水都用银针试过,确保没有丝毫隐患。“公主,都安排妥当了。”贴身丫鬟绿萼轻声禀报,将一柄镶嵌着蓝宝石的短剑递到刘梓妍手中——这是她的防身武器,剑刃薄而锋利,寻常铠甲也能轻易刺穿。刘梓妍点点头,整理了一下绣着鸾鸟纹样的宫装裙摆,起身向宴会厅走去。

才技交锋:汉女折戟,蜀女扬威

刘梓妍刚走到宴会厅门口,便听到殿内传来一阵喧哗。她驻足细听,原来是阿达西亚正以“寿宴添趣”为由,提议两国才子才女切磋才艺。只见阿达西亚斜倚在席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挑衅:“听闻大汉文风昌盛,才子才女遍地皆是,今日恰逢太后寿辰,不如让两国能人比上一比,也为寿宴添些乐子,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大汉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吏部尚书沈大人率先起身笑道:“蜀国公主有此雅兴,我大汉自然奉陪。”他话音刚落,阿达西亚便拍了拍手,身后一名身着绿衣的女子缓步走出。这女子约莫二十岁年纪,面容清秀,手中捧着一架古朴的七弦琴,琴身由沉香木制成,琴弦泛着淡淡的银光。“这是我国乐师苏绾,自幼研习音律,最擅弹奏《广陵散》。”阿达西亚介绍道,目光扫过殿内的大汉才女,“不知大汉可有知音人,敢与她一较高下?”

“我来试试!”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吏部尚书之女沈清沅从席位上站起身。沈清沅年方十八,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尤其擅长琴艺,曾在去年的花朝节上凭借一曲《高山流水》惊艳众人。她走到殿中,宫人早已备好一架桐木古琴,她向苏绾颔首示意,便坐在琴前调试琴弦。

苏绾率先弹奏。她将七弦琴放在石桌上,指尖轻按琴弦,起初只是几声低沉的泛音,如同深山古寺的钟声,悠远而寂寥。紧接着,指尖陡然加快,琴弦在她的拨弄下发出急促的声响,时而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尘土飞扬;时而如侠客仗剑走天涯,快意恩仇。《广陵散》中那份悲壮与豪迈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曲中“刺韩”一段,琴音陡然拔高,似有满腔悲愤倾泻而出,听得人热血沸腾。一曲终了,蜀国随从们率先鼓掌叫好,连殿内几位精通音律的老臣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轮到沈清沅时,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拨动琴弦。她选了一曲《梅花三弄》,琴音初起,如寒风呼啸,而后渐渐变得清冽婉转,仿佛一枝寒梅在雪中悄然绽放,暗香浮动。她的弹奏技巧娴熟,节奏平稳,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表现得恰到好处。可对比苏绾那极具冲击力的演绎,终究少了几分张力与感染力。待她弹奏完毕,殿内的掌声稀疏了许多,沈清沅脸颊泛红,垂首退回父亲身边,小声道:“女儿学艺不精,丢了父亲的脸。”沈大人拍了拍她的肩膀,无奈地摇了摇头。

首局才艺比拼,大汉落于下风。阿达慕奇见状,起身笑道:“琴艺比拼不过是开胃小菜,不足以尽显两国才学。不如再比书法,不知大汉可有擅长笔墨之人?”他身后一名身着灰色长袍的文士随即上前,这人文士约莫三十岁,面容儒雅,手中提着一支狼毫毛笔,腰间还挂着一个装着墨锭的锦囊。“这是我国文臣柳文彦,最擅行书。”阿达慕奇介绍道。

柳文彦走到殿中早已备好的案几前,宫人当即铺开一张蜀地特产的蜀锦宣纸——这宣纸比寻常宣纸更为厚实,色泽莹白,上面还织着细密的云纹。他拿起墨锭,在砚台中缓缓研磨,动作从容不迫。待墨汁浓稠,他提笔蘸墨,手腕轻转,挥毫写下“寿比南山”四个大字。只见他的字迹雄浑有力,笔锋带着几分草原的粗犷之气,笔画之间却又不失流畅自然,既有行书的灵动,又有楷书的端庄,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