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敖雪莲的新书 > 第32章 丞相护女复国

敖雪莲的新书 第32章 丞相护女复国

作者:敖雪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4:58:49

大牢悲歌:皇后太后的坚守

在阴暗潮湿的大牢之中,皇后和太后被关押在狭小的牢房里。四周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墙壁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仿佛是黑暗的触手,想要将她们吞噬。

皇后虽身处困境,但依旧保持着高贵的仪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仿佛在向敌人宣告,自己绝不会屈服。太后则一脸沧桑,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皇上的牵挂。

匈奴的士兵时不时地来到牢房,对她们进行鞭打。但皇后和太后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向敌人低头。她们深知,自己代表着大汉的尊严,绝不能在敌人面前示弱。但也担心父亲,父亲虽然是丞相,也拿匈奴没办法,也不知道父亲现在怎么样了

在这艰难的日子里,皇后和太后相互扶持,彼此鼓励。她们回忆着过去在皇宫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仿佛遥不可及。但正是这些回忆,让她们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她们知道,外面一定有人在为了拯救大汉而努力。她们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大汉的军队重新崛起,将匈奴赶出这片土地。在这黑暗的大牢中,皇后和太后如同两盏明灯,坚守着大汉最后的尊严,等待着那黎明的曙光……

正当皇后太后绝望之际,丞相来看女儿,他对皇太后和女儿说道,你们一定要等着我来救你吗,他把自己的计划跟跟皇后和太后说了,才离开大牢,几天后,皇后皇太后被放出来了,但他们还是被软禁在自己的宫殿里,失去了自由,但只要能保住性命对她们而言,已经知足了。

民间愤懑:百姓的无声反抗

在匈奴的残暴统治下,大汉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要承受着繁重的劳役,吃不饱、穿不暖,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但百姓们并没有完全屈服,他们心中的怒火在一点点燃烧。虽然不敢公然反抗匈奴,但在私底下,他们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无声的抵抗。

有的百姓故意拖延劳役的进度,有的则偷偷破坏匈奴的物资。他们用这种看似微弱的方式,表达着对匈奴统治的不满。

在一些偏远的村庄,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对抗匈奴的压迫。他们成立了秘密的组织,传递着各种消息,商量着如何应对匈奴的暴行。

虽然这些反抗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却如同星星之火,在大汉的土地上悄然蔓延。百姓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总有一天,他们会摆脱匈奴的统治,重新过上自由的生活。在这艰难的岁月里,百姓们的无声反抗,成为了大汉复苏的希望种子,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国破宫残:丞相的隐忍与坚守

自从大汉的宫墙终究没能抵挡住匈奴的铁蹄,当城门被攻破的那一刻,曾经威严庄重的皇宫,瞬间沦为了匈奴的战利品。宫中人四处逃窜,哀嚎与马蹄声交织,昔日的繁华盛景被战火与混乱彻底撕碎。

那些曾经被杨娇娇折磨侥幸存活下来的妃子,在匈奴的铁腕下毫无尊严可言。她们被肆意凌辱,有的不堪受辱当场自尽,有的在折磨中耗尽最后一丝气息,那些大臣家的女眷,也没有逃过此劫,可他们都没办法跟匈奴对抗,皇宫里那些年轻美貌的宫女也惨遭毒手,短短几日,后宫便只剩一片死寂。唯有皇后,在这场浩劫中得以保全——只因她的父亲,当朝丞相王成阳,为了护住女儿的名节,不得不放下身为汉臣的傲骨,转身去讨好占领皇宫的匈奴,以及依附匈奴的严怀康父子。

丞相的暗中筹谋

丞相每日清晨便要前往匈奴将领的营帐,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金银玉器与丝绸锦缎,脸上堆着谦卑的笑意,听任匈奴人用生硬的汉话指手画脚。有一次,匈奴左贤王故意将酒泼在他的朝服上,刺鼻的酒气浸透衣料,周围的匈奴士兵哄堂大笑,严怀康之子更是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嘲讽:“丞相大人如今倒是越来越懂规矩了。”丞相攥紧了藏在袖中的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面上却依旧赔着笑:“能为左贤王效力,是老夫的荣幸。”

这般屈辱的周旋,只为换取匈奴对皇后与太后的“宽容”。而每到深夜,丞相便会换上粗布衣衫,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从相府后门溜出,前往城南一处破败的茶馆。茶馆老板是他早年的门生,如今成了联络旧部的枢纽。昏暗的油灯下,几个身着短打、面带风霜的汉子围坐一桌,他们有的是从前禁军的百夫长,有的是地方州府的旧属,都是丞相暗中联络的忠勇之士。

“大人,昨日派去北边的人传回消息,说是在雁门关外见过一支疑似皇家卫队的队伍,只是人数不多,像是在隐秘行进。”一名汉子压低声音说道。丞相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连忙追问:“可有确认是否是皇上的队伍?”汉子摇头:“对方戒备森严,没能靠近细查,但看旗帜样式,与皇家卫队的玄鸟旗有几分相似。”丞相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雕刻着麒麟纹的令牌递给对方:“再派两人乔装成商队,务必查清队伍身份,若真是皇上,便将这令牌交给他,告知他京城内尚有旧部待命。”

为了传递消息,丞相还特意让人在茶馆后院挖了一条密道,直通城外的山林。每次议事结束,旧部们都会从密道离开,避免被匈奴的眼线察觉。他甚至不惜变卖家中珍藏的古籍字画,换得黄金白银,一方面用以贿赂匈奴士兵,获取更多城内动向;另一方面则资助那些流离失所的汉家子弟,暗中训练他们,为日后皇上归来储备力量。

皇后的深宫挣扎

皇后被困在长乐宫,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庭院里的牡丹被匈奴士兵肆意践踏,花瓣散落一地,如同她此刻破碎的心。每日清晨,她都会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匈奴人的营帐,听着他们粗犷的歌声,手指不自觉地攥紧手中的丝帕,直到帕子被捏得皱巴巴的,才猛地回过神来。

有一次,匈奴右谷蠡王醉酒后闯入长乐宫,一眼便盯上了容貌依旧出众的皇后,伸手就要去拉她的衣袖。皇后吓得连连后退,身后的宫女连忙挡在她身前,却被右谷蠡王一脚踹倒在地。就在这危急时刻,丞相及时赶到,他挡在皇后身前,对着右谷蠡王深深一揖:“王爷息怒,皇后乃大汉国母,若有失礼之处,老夫愿代她受罚。”说着,他便要跪下,右谷蠡王见状,不屑地冷哼一声:“看在你懂事的份上,今日便饶了她。”说罢,甩袖离去。

送走匈奴人后,皇后看着父亲鬓角新增的白发,忍不住红了眼眶:“父亲,女儿宁愿一死,也不愿您为了我如此屈辱。”丞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沙哑却坚定:“傻孩子,你是大汉的皇后,更是为父的女儿。只要你安好,只要皇上能回来,这点屈辱算得了什么。”皇后趴在父亲肩头,压抑已久的泪水终于决堤,却又怕被外人听见,只能死死咬住嘴唇,任由泪水浸湿父亲的衣衫。

深夜,皇后常常难以入眠,她会拿出皇上临行前赠予她的玉佩,放在掌心反复摩挲。玉佩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曾经是他们恩爱的见证,如今却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在心中默默祈祷:“皇上,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女儿和父亲都在等你,大汉的百姓也在等你。”可转念一想,又忍不住担忧:父亲暗中联络旧部的事若是被匈奴发现,后果不堪设想;皇上如今生死未卜,就算真的还活着,又何时才能带领援兵归来?种种思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彻夜难眠,眼角的泪痕直到天亮都未曾干透。

皇宫的阴影下,丞相的隐忍与筹谋、皇后的挣扎与期盼,都在为那渺茫却坚定的复国希望,默默支撑着。每一次暗中的联络,每一滴深夜的泪水,都是汉家儿女未灭的忠魂,在等待黎明到来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