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345章 就是这么个道理。

“首先,得有个目标。”赵天成伸出根手指。

“比如越王勾践,他的目标就很明确——复国雪耻。他所有的行为,卧薪尝胆,甚至给吴王夫差尝粪便诊病,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的。没有这个明确的目标,他早就沉沦了。你们将来,无论是想光耀门楣,还是想治国安邦,也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成不了事。”

他看着众人:“你们现在被送到这里,家族对你们是有期望的。陛下对你们也是有期望的。这个期望,就是你们现阶段最大的目标。理解它,接受它,然后想着怎么去实现它。”

“第二,得有方法,也就是‘术’。”赵天成伸出第二根手指,“光有目标不行,还得有实现目标的手段。比如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他用的是‘官山海’控制经济命脉,用‘尊王攘夷’占据道义制高点,用一系列改革提升国力。这就是方法。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你们学习新法,学习我接下来要教的东西,就是在学方法。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

“第三,得有毅力,能坚持。”他继续道。

“看看商鞅变法,阻力大不大?旧贵族恨不得食肉寝皮。但他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方法是对的,能强国。还有苏秦,最初出游列国,潦倒不堪,连家人都不待见他,但他头悬梁锥刺股,钻研纵横之术,最后身佩六国相印。没有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早就放弃了。你们现在站个军姿就叫苦连天,以后遇到真正的困难怎么办?”

“第四,得知人善任,懂合作。”赵天成指了指站在角落的李斯。

“李丞相是法家代表,但他也需要协调各方势力,需要手下有一批能干的官吏来执行政令。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干不成所有事。但他能把这些人用好,这就是他的本事。你们将来,也要学会识人、用人,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得知变通,会思考。”

赵天成加重了语气。

“死读书,读死书,没用。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墨守成规,刻舟求剑,只会被淘汰。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他为什么顶着巨大压力非要改革军制?因为他看到了旧式战车和宽袍大袖不适应新的战争需要。他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变通。这才是大智慧。”

他顿了顿,看着那些一边活动手脚,一边认真听讲的年轻人。

“刚才说的这五点,目标、方法、毅力、合作、变通思考,你们可以记下来。这是做成事的基础框架。缺了哪一样,都容易半途而废,或者事倍功半。”

这时,众人都已缓过气来,重新站好,虽然姿态不如最初标准,但精神集中了许多。

“活动完了?那好,我们继续。”赵天成站起身,“刚才说了要会思考,那现在,我就教教你们,该怎么思考。”

他走到厅堂前方一块临时架起的木板前,上面已经用炭条画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线条。

“思考,不是胡思乱想。是有方法,有路径的。”

赵天成拿起炭条,“我教你们一个最简单的,叫‘追问法’。遇到任何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层层剥开,找到根源。”

“举个例子。”他将事先准备的木板上写下一个“秦”字。

只不过大家都不认识他写的这个秦字。

“就说大秦。为什么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下面有人小声回答:“因为我大秦锐士悍勇,法度严明。”

“对,这是一个原因。”赵天成在“秦”字下面画了一条线,写上“军力强,法令行”,“但为什么秦军能悍勇?为什么法令能畅通?”

蒙稷忍不住开口:“因为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没错,商鞅建立的军功爵制起了大作用。”

赵天成在“军力强”下面又引出一条线,写上“军功爵制”,“那为什么这套制度在秦国能成功,在其他国家就不完全行得通?”

这个问题让众人陷入了沉思。

李斯在角落微微颔首,似乎也在思考。

赵天成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回答,便自己说道:“这涉及到更深层的东西,比如秦国的历史文化土壤,比如当时六国旧贵族的阻力大小,比如执行这套制度的决心和力度。这就是追问,从一个表面现象,深入到背后的制度、文化、执行层面。”

他又在木板上画了几下,形成一个简单的树状图。

“再看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东六国的百姓,一开始并不完全心向大秦?”

王铮想了想,谨慎地回答:“或因秦法六国旧俗不同,难以适应。”

“说到了点子上。”赵天成在“秦”字旁边画了个圈,代表六国百姓,然后连线,写上“法苛役重,俗异难附”,

“但这还是表象。为什么秦法会被认为严苛?为什么徭役会繁重?为什么旧俗难改?”

还是一样的效果,众人都不认识他写的字。

他连续发问,目光扫视众人。

李焕若有所悟,试探着说:“法苛,或因急于求成,以刑止刑?役重,或因工程浩大,急于见效?俗异……乃因天下初定,未能徐徐图之。”

“很好!”赵天成难得地赞许了一句。

“已经开始触及原因了。急于求成,工程浩大,这是决策层面和客观需求的问题。未能徐徐图之,这是策略和执行节奏的问题。你看,这样一层层问下去,我们就能对‘六国百姓不附’这个问题,有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百姓愚昧’或者‘六国余孽煽动’。”

他丢掉炭条,拍了拍手上的灰。

“这种追问的思考方式,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分析一个政策为什么效果好或不好,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甚至解决你们自己遇到的麻烦。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答案。”

“国朝大事,亦可如此剖析。”一直沉默旁听的李斯忽然开口,声音平稳。

“譬如新法推行,亦可设问:为何要行新法?旧法弊端何在?新法欲达何效?推行中可能遇何阻碍?如何应对?层层解析,则脉络自清,应对有据。”

赵天成点点头:“李丞相总结得不错。就是这么个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