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209章 总要让人有路可走。

蒙毅将赵天成通过扶苏转述的最新言论,一字不差地密报给了秦始皇嬴政。

这份口述记录被详细地刻录在竹简上,呈送至章台宫的御案。

嬴政独自一人看完了全部内容。

他沉默了很长时间。

赵天成“裱糊匠”的评价很刺耳,但“彻底解放底层”和“向外开源”的观点,像一把更锋利的凿子,击碎了他最后的犹豫。

他意识到,仅仅是内部政策的微调,确实无法扭转那所谓的“经济周期”。

必须下更大的决心。

他下令召见李斯、蒙毅、蒙恬。

三人很快来到章台宫。

他们看到陛下脸色凝重,但眼神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

嬴政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记录赵天成言论的竹简推向李斯。

“都看看。这是那狂徒对草案的评语,以及后续之言。”

李斯恭敬地接过,迅速阅读。

蒙毅虽然早已知道内容,但还是再次浏览。

蒙恬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统的论述,他越看越是心惊,尤其是“对外贸易扩张”和“经济文化捆绑”的想法,完全超越了他的军事认知。

待李斯看完,嬴政开口,声音低沉而肯定:“其言虽狂悖,然切中要害。裱糊之工,确难长久。朕意已决,新政推行,需更有力度。首要,便是减轻黔首负担,令其得以喘息,方能谈及其他。今日召尔等来,便是要议一议,如何做,以及如何防患于未然。”

李斯心中一震。

陛下果然要迈出这最大的一步。

他立刻收敛心神,进入状态:“陛下圣断。彻底放松徭役兵役、减轻赋税,乃释放民力之根本。然此举亦蕴含巨大风险。首当其冲,便是国库收入骤减。以往工程、战事所需人力物力,将无以为继。此其一。”

嬴政点头:“朕知。故而其‘向外开源’之论,虽看似荒诞,却非无的放矢。蒙恬。”

蒙恬上前一步:“末将在。”

“北疆互市,需加速筹备。细则要更快拿出。不仅要易货,更要思量如何将我秦地之物产,大量输往草原,换取金银牲畜。此事关乎新策成败,军队需提供保障,确保商路畅通,震慑宵小。”嬴政命令道。

“末将遵旨!”蒙恬领命,随即提出担忧:“然,陛下,若大幅削减戍卒徭役,长城停修,边军兵力补充亦会受影响。短期内,军力或会有所下降。一旦互市未能即刻见效,或匈奴反复,边防空虚,恐生大患。”

“此险不得不冒。”嬴政道,“旧法已难以为继,如抱薪救火。军力问题,朕有所思量。裁撤、减缓不必要的工程,所省钱粮,一部分可用于供养一支更精锐的常备军,替代以往大规模征调的戍卒。兵不在多,在于精。蒙恬,你部当前首要任务,是精练骑兵,形成快速打击之力,而非困守工事。”

蒙恬若有所思:“陛下之意,是以质代量?若粮饷充足,编练精锐,确比驱使疲敝之众更善战。”

“正是此理。”嬴政看向李斯,“削减徭役赋税,需有步骤,不可一蹴而就,引发动荡。李斯,新法条款需修改。明确削减幅度、时序。何项工程可停,何项役可减,减多少,各地情况不同,需有细则。避免地方官吏借此盘剥或执行走样。”

李斯迅速回应:“臣明白。可先选择几处赋役最重、民怨最深的郡县试行。减役之后,鼓励垦荒,官府提供粮种、农具借贷,待收成后偿还。如此,民得休养,地亦得耕,数年之后,税基或能回升。至于国库空虚,除开源外,节流亦至关重要。阿房宫、骊山陵等工程,是否可暂缓或缩减规模?”

嬴政沉默片刻,最终决断:“可。非急务工程,一律暂缓。集中财力于新政与军备。”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意味着他要亲手暂停自己追求的一些象征。

“陛下英明。”李斯继续道,“第二重风险,在于人心。骤然放松管制,恐使黔首以为朝廷软弱,以往积压之怨气可能以更激烈之方式爆发,滋生懈怠甚至抗法之事。六国余孽更可能趁机煽动。”

“故此,‘笔杆子’之事,刻不容缓。”嬴政接口道,“蒙毅。”

“臣在。”

“文渊阁筹建需加快。舆情搜集要立刻开始。针对新政,要预先编织叙事。告知天下,减役减赋乃陛下体恤民艰,予民休养,旨在富国强本,而非朝廷力弱。要将朝廷之主动作为,阐释为圣明远见。同时,严密监控各地言论,对散播谣言、煽动对抗者,严厉打击不贷。”嬴政的指令非常清晰。

蒙毅郑重应诺:“臣遵旨。必使新政之善意,准确传达于民,亦使叵测之徒无所遁形。”

李斯补充:“律法层面,亦需配合。减轻徭役赋税的同时,对作奸犯科、抗税抗役者,惩处需依旧严厉,以示朝廷并非失去掌控。宽严需并济。”

嬴政表示同意:“可。第三重风险,乃宗室、勋贵、原有官吏体系之反弹。新政触及其利益者众,必有阻力。”

李斯面色凝重:“此确为最大难关。许多宗室勋贵之收益,与原有工程、役使密切相关。官吏亦习惯旧有征发模式,轻松且有油水。变革之下,其利益受损,必有怨言,甚至阳奉阴违。”

“朕知之。”嬴政眼中闪过冷光,“故此,新政推行,需朕亲自督责。李斯,你负责理清条款,考核官吏。凡有阻挠新政、敷衍塞责、甚至暗中破坏者,无论其位多高,功多大,一律按律严惩,绝不姑息。朕予你权柄。”

“臣领旨!”李斯感到肩头压力巨大,但也知这是必须的过程。

蒙毅道:“陛下,或可同时予一些好处。如允许勋贵官员参与未来的互市、商贸,使其在新格局中亦能得利,减少抵触。”

“此议可行。”嬴政点头,“具体章程,李斯一并思量。总要让人有路可走。”

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

四人就如何放松管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极其务实甚至枯燥的讨论。

涉及赋税削减的具体比例,徭役免除的优先顺序,边军精简与精锐化的步骤,监控舆论的具体手段,以及如何应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只有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分析与决策。

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风险权衡,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最终,嬴政总结:“大致方略已定。李斯,依今日所议,速改新政草案,细则务必周密。蒙恬,整军备边,筹备互市,乃当务之急。蒙毅,舆情掌控,需立刻行动。朕要看到成效。”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