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152章 兵不血刃的……戏?

耳房内的寂静仿佛凝固了。

李斯深吸一口气,知道陛下已开始思考宋朝模式的某些可取之处。

他必须谨慎回应,既不能贬低大秦根基,又要客观分析宋朝之长。

“陛下明鉴,”李斯声音沉稳。

“其一,其‘重文轻武’之国策,乃自断臂膀之愚行!以文制武,兵将分离,致使军心涣散,战力萎靡。此非天不佑宋,实乃**!我大秦绝不可效仿此等自毁长城之举。军权,乃帝国命脉,必须牢牢掌控于陛下之手,将领需知兵、能战、敢战,兵士需精练、敢死、效忠!文臣可治政,绝不可掣肘军务!”

嬴政微微颔首。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秦的根基在锐士,此乃铁律。

李斯继续道:“其二,其科举虽广开才路,然内容渐趋僵化,尤以明清八股为甚,禁锢思想,选拔之人多迂腐空谈之辈,少实干济世之才。且其后期,结党营私,党争倾轧,耗损国力,此亦大患!我大秦若行选材之新法,当重实用之能,律法、算学、农工、管理,皆需纳入考量,务必使所选之人能为陛下分忧,为帝国效力,而非空谈误国。”

“其三,”李斯语气加重,“宋朝以财货赂敌,换取苟安,此风断不可长!久之,必使国格沦丧,军民志气消沉。我大秦纵遇强敌,亦当战!战之能胜,自不必言;战之不利,亦需秣马厉兵,徐图再战!岂可将国运系于敌寇之贪婪与‘信用’之上?赵天成亦言,宋终亡于蒙元,财力、文治、技术,在绝对武力碾压下,皆为泡影!故,武力,始终为国之基石,不可动摇!”

嬴政眼中寒光闪烁,李斯之言深合他意。

大秦可以借鉴宋的某些方法,但绝不能丧失其尚武强兵的魂魄。

“卿之所言,甚善。宋之财、技、文,或可为枝叶,然强兵锐士,方为根本。枝叶再茂,无强干支撑,终为风雨摧折。我大秦变法图强,当以强干固本为先,枝叶滋养为辅。科举选才、鼓励百工、繁荣商路诸事,可为手段,然目标始终是富国强兵,开疆拓土,成就万世之业!而非学宋之苟且!”

“陛下圣明!”李斯与蒙毅齐声道。

陛下定下了基调:借鉴可用之术,坚守强兵之本。

嬴政看向李斯:“然则,其‘财力厚则韧性足’,此语不虚。变法所需,北疆所耗,工程营造,皆需海量钱粮。如何开源节流,充盈府库,卿当细思。此事,连同你先前所虑之文吏选拔、百工激励、新法推行,一并纳入策论,详加规划。十日期限不变,朕要看到可行之策,非空谈!”

“臣,领旨!”李斯心头一紧,却更感重任在肩。

陛下已允他探索新路,这已是非同寻常的信任与魄力。

“蒙毅。”

“臣在。”

“北疆军务,不可有丝毫懈怠。蒙恬处,需时刻警醒。新法若有涉军务之处,卿当与李斯及时通联。”

“臣遵旨!”

嬴政挥挥手,李斯与蒙毅悄然退出。

耳房内,嬴政独自沉思良久。

宋朝的“文治”、“经济”、“技术”景象,虽隔着万载时空,却如同一面模糊的镜子,让他看到了帝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轮廓。

取其精华,固我根基,此路虽险,却值得一探。他低头看着案上扶苏记录的厚厚竹简,目光深邃。

翌日,阳狱。

扶苏早已起身,眼神灼灼,显然一夜未眠,沉浸在昨日的震撼与思考中。

“先生醒了!”扶苏连忙行礼,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学生思虑一夜,于宋朝之制,尚有万千疑问,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赵天成打着哈欠,瞥了他一眼:“啧,精神头挺足啊。行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今天想听点啥?接着唠宋朝?”

“正是!”扶苏连忙道,“昨日先生言及宋朝文治昌明,经济繁荣,学生心向往之。敢问先生,其国政治理,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其君臣如何运作如此庞大之帝国?彼时朝堂之上,风气如何?可有……可有似‘横渠四句’般警醒后世之言行?”

隔壁耳房,脚步声极轻微地响起。嬴政、李斯、蒙毅再次就位。昨日关于宋朝的讨论,已让他们无法忽视这个看似“文弱”却拥有惊人韧性的“万年古国”。

赵天成揉了揉眼睛,似乎才想起设定:“哦,那个宋啊?离你们这儿可远了,一万年呢!那时候的天下,可比你们现在乱多了。”

“乱得多?”扶苏更加困惑,“我大秦扫灭六国前,七雄并立,战火不休,已称大乱。万年之前,竟更甚于此?”

“嘿,你们那战国七雄,好歹是七个相对稳定的大国打来打去。”

赵天成解释道,“那个宋朝之前的几十年,啧啧,那叫一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几十年间,中原大地换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史称‘五代’!每个朝代长的十几年,短的几年就完蛋!为啥?”

“为何如此短命?”扶苏震惊,几十年换五个朝代?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根子就在兵权!”赵天成点明要害,“那时候的节度使,就是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权力极大,跟土皇帝似的。军队更是只听将领的,皇帝就是个摆设。将领们一不高兴,或者觉得有机可乘,就拥兵自重,要么割据一方不听号令,要么干脆自己把皇帝宰了自己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这话就是那时候一个军阀说的!整个天下,就是一群手握重兵的武夫在抢龙椅!你今天当皇帝,明天就可能被手下大将砍了脑袋换个新的!”

“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扶苏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

这**裸的武力法则,比战国诸侯间的征伐更血腥、更无序、更无底线!隔壁的嬴政眼神锐利如刀,此等乱世,确比六国纷争更为酷烈!

李斯、蒙毅也感到了寒意。

“那……那宋朝的皇帝……”扶苏忽然想到关键。

“他叫赵匡胤,他本人就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赵天成接道,“深受周世宗柴荣信任。柴荣是个人物,可惜死得早,留下个小皇帝。赵匡胤手握重兵,威望又高,你说他手底下那些骄兵悍将们能没想法?于是就有了‘陈桥兵变’那出戏。”

赵天成才将陈桥兵变的过程详细描述了一遍,黄袍加身,回师汴梁,逼幼主禅位。

扶苏听完,目瞪口呆:“竟……竟如此轻易?一场……兵不血刃的……戏?”

他无法理解这种近乎儿戏的篡位方式,更无法理解旧臣为何不抵抗。

“轻易?嘿,那是因为赵匡胤本身根基深,时机抓得准,主少国疑,外敌压境,策划周密。”赵天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