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136章 朕才是那错过“千亿”之人啊!

错过如此论述,让他如错过决定国运的军机。

李斯闻言,亦是重重一叹,脸上尽是追悔。

“蒙上卿所言极是!本相亦悔之不及!为何偏偏今日未曾前往?为何错过了这等足以改变帝国根基的论述?‘纸’固然神奇,‘金融’固然深邃,然与此等操控人心、重塑历史之论相比,竟显得……显得‘技’不如‘道’矣!”

他痛心疾首,如失瑰宝。

作为丞相,他太清楚这套理论若运用得当,将产生何等可怕的力量,能省去多少镇压与流血的代价!

嬴政将两位重臣的反应尽收眼底,他们脸上那无比真实的震惊、赞叹与浓浓懊悔,正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他自己的心境。

他的内心,早已掀起滔天巨浪。

作为一统天下的帝王,他毕生追求绝对的掌控。

他推行郡县,收兵徙豪,书同文,车同轨,乃至“焚书坑儒”,无一不是为了粉碎旧秩序,建立他嬴政的新规,将帝国牢牢攥于掌心。

他以为做到了。

以为严刑峻法与强军足可镇服一切。

直到遇见了赵天成。

赵天成之言,像一柄冰冷而精准的匕首,刺穿他的自信,直抵最深层的焦虑——原来,真正的征服,远未完成。

原来,最大的不稳,不在山川余孽,而在那千万黔首的脑中之念!

那里面藏着对故国的记忆,对秦法的恐惧,对统一的怨恨!

而赵天成,不仅精准点出这他隐有所感却无法言明的痼疾,更拿出一整套匪夷所思的、系统性的解决之策!

非为镇压,而是引导。

非为毁灭,而是重塑。

非为防御,而是建构。

“降低对手,抬高自己”……“批判性继承者和革新者”……“扬长避短,重塑记忆”……

每一词,都似一道闪电,劈开他脑中迷雾,照亮一条前所未想的统治之路。

此路比武力征服更复杂,更精细,也更彻底。它要征服的不是土地人身,而是时间、记忆、人心!

若成,大秦将非仅靠暴力维系的新朝,而成顺天应人、承华夏正统、开万世太平的唯一合法政权!

六国遗民将非被迫臣服的降虏,而是重归统一大家庭的迷途羔羊!

这蓝图……太宏大,太诱人,也太骇人!

嬴政感到掌心微湿。

他一生历险无数,即便面对荆轲匕首、高渐离筑击,亦未如此刻般心神激荡。

这是一种触及超越时代智慧的震撼,一种恍若窥见天机的战栗。

同时,一股强烈至极的懊悔,如毒蛇噬咬其心。

为何?

为何自己当时不在那耳房之中?

李斯蒙毅只悔错过论述,而他嬴政,错过的是一次与这超时代智慧直接碰撞、深究的绝无仅有之机!

竹简所录虽详,然文字终是文字,岂比亲耳聆听?

那些关于周朝评价的分寸拿捏,那些关于秦史宣传的细节处理,那些应对六国反击的策略微调……有多少精妙,是在竹简中无法尽显的?

若己在场,必能抓住更多关键,更好消化此惊世之论!

而己,竟错过了!

竟因处理他务,竟因……总之,错过了!

一股难言的烦躁与惋惜涌起。

他甚至生出荒谬之感:朕才是那错过“千亿”之人啊!

赵天成所求不过速死,而其脑中所藏,却是足定万世基业的无价之宝!

可恶!可恨!可惜!

嬴政胸膛微不可察地起伏了一下,在这落针可闻的殿内,却显分明。

李斯与蒙毅立刻感受到陛下身上那丝不寻常的情绪波动,垂首更低,不敢作声。

良久,嬴政才缓缓开口,声仍平稳,却多了一丝冰冷决断与难以掩饰的急切。

“李斯。”

“臣在。”

“赵天成此论,除扶苏、章邯,竹简制作、传递途中,尚有何人可能窥知?”嬴政目光如鹰,锁定李斯。

“回陛下,长公子行事缜密,所用皆心腹,竹简乃其亲刻,加密送出,应无旁人知晓内容。”李斯即刻回禀。

“那传信狱卒……”嬴政眼中寒光一闪。

“陛下放心,此二人乃蒙上卿亲手挑选,绝对可靠”李斯忙道。

嬴政微颔,目中杀意稍敛。

此事关天,绝不可泄。

此论如双刃剑,用善可定天下,若为六国余孽所用,反噬大秦,后果不堪设想。

“李斯。”

“臣在。”李斯肃然应声。

“赵天成此论,汝既已览,以为当前最急之务为何?”嬴政问。

李斯深吸气,迅速整理:“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其一,立刻严控关于赵天成一切信息,尤其是此论,必须列为帝国最高机密,知情者范围绝不可再扩。其二,臣需即刻根据长公子所录要点,结合我大秦现状,草拟详尽的‘构建国家认同、重塑历史叙事’之策论,包括对周史的重新定性、对六国时代的批判框架、对我大秦历史优势的宣传重点、及具体推行渠道步骤。其三,此事牵涉史官、博士、御史乃至地方官吏,需陛下圣心独断,择最可靠之人逐步推行,绝非朝夕之功,必得周密计划,稳步推进。”

思路渐清,他终是极优的执行者。

“嗯。”嬴政认可,“策论之事,由你全力负责。十日内,朕要见初稿。谨记,务必审慎,所有论述,需立于不败之地,经得起推敲。”

“臣遵旨!”李斯感肩上担子千钧,但亦涌起强烈使命感。若成此事,其功远超制定任何律法。

此刻,三人心中,仍被那巨大震撼充斥。

赵天成之形象,越发神秘莫测。

其人似无尽宝藏,每次以为窥全貌时,又展露更惊人、更深邃的一面。

从求死到剧透,从金融到技术,今更直达意识形态核心……

彼还知多少?

其极限何在?

而如此身怀惊世之学、足影响国运者,竟一心求死……这实是对他们这些苦求治国道者最大的讽刺。

嬴政忽收回目光,看向李斯与蒙毅,问:“二卿现以为,那‘纸’之一物,还重要否?”

李斯与蒙毅皆是一怔,随即面露极复杂之色。

李斯苦笑拱手:“回陛下,‘纸’固重要,其便于书写、利于传播之性,于推行方才所议之‘新叙事’大有裨益,甚至是关键之物。然……然与‘国家认同’、‘历史重塑’此等根本之论相比,‘纸’终是‘器’,是工具。而赵先生今日所授,乃是‘道’,是运筹帷幄、决胜于人心之战略。臣……臣如今方知,此前目短,竟执着于‘纸’之秘法,险些舍本逐末。”

蒙毅重叹:“臣亦作如是想。得十张纸,不如得赵先生一论。若能将其脑中韬略尽数汲取,何愁天下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