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125章 若是异地,如何取钱?

“对,信用!而且是国家信用!”赵天成加重语气。

“铜钱能流通,不仅仅因为它是铜,更因为朝廷规定它是钱,并且承诺它的价值,税收、官营买卖都认它。这就是国家信用的初步体现。但铜钱本身还有材料价值,所以你们的信用是‘部分信用’加‘部分实物价值’。”

“而纸币,玩的就是‘纯信用’!”

赵天成语出惊人。

“朝廷发行一张纸,上面写着‘值一千钱’,并且用国家力量保证,任何人拿着这张纸,到任何官方指定的地方,都能兑换到相当于一千钱价值的实物,比如粮食、布匹,或者用它来缴纳相当于一千钱的赋税,或者官方承诺接受它进行一切支付。只要这个承诺坚不可摧,被所有人相信,那么这张纸,它就值一千钱!它的价值,完全来自于国家信用的背书!”

隔壁耳房内,嬴政的呼吸骤然一窒。

纯信用货币?

将货币价值完全系于国家信用之上?

这个概念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冒险,但却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如果成功,将彻底摆脱对铜矿资源的依赖……

李斯脑中飞速计算:无需开矿冶炼,无需担心铜料不足,只需控制纸张生产和印刷……这……这能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但风险也巨大无比,一旦信用崩塌……

蒙毅则从军事角度思考:若军饷能用轻便的纸币发放,后勤运输压力将大大减轻!

但士卒会接受吗?

他们认的是沉甸甸的铜钱啊!

牢房内,扶苏仍在努力消化:“先生之意是,只要朝廷信用足够强大,能让万民坚信不疑,即便是一张纸,亦可通行无阻?但这……这需要何等强大的信用根基?我大秦……”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以目前秦朝的统治情况,能做到让天下人如此无条件信任吗?

“所以是最终形态,需要很多前提条件。”

赵天成摆摆手,“但这不代表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或者先搞点过渡形态。而且,纸币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他开始列举:“第一,轻便!想想看,一万钱铜钱有多重?需要车载斗量。而一万钱的纸币,可能一卷就够了。这对于大宗贸易、远程运输、军饷发放、赋税上缴,方便了多少?能省下多少运输成本和损耗?”

章邯眼睛一亮,作为少府卿,他太清楚大规模物资和钱币调运的艰难了。

“第二,理论上可以完全杜绝私铸……哦不对,是私印。”

赵天成改口道,“只要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掌握在国家手里,并且有极高的防伪手段,民间几乎不可能仿造。这比防止私铸铜钱容易管控得多。当然,前提是技术保密做得好。”

“第三,摆脱对铜矿的依赖。铜矿就那么多,还要用来造兵器、礼器。钱币需求量巨大,一旦铜矿短缺或者开采困难,钱币供应就成问题。纸币则没有这个限制,它的‘材料’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当然不能无限滥发,供应弹性更大。”

扶苏和章邯听得心神震动。

这些好处,每一条都直指当前货币体系的痛点。

“然则先生,”章邯再次提出实际问题,“即便朝廷信用足够,发行纸币。然其如何解决耐用问题?且民间交易,零散买卖,如何找兑?总不能所有交易都是整额大钞吧?”

“问题很好。”赵天成点头,“所以这就需要配套的设施和规则。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东西——‘钱庄’。”

“钱庄?”又是一个新名词。

“对,钱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专门经营‘钱’的生意的铺子,或者说,是‘信用’的中介机构。”

赵天成解释道,“钱庄能干很多事情,我说几个最重要的。”

“第一,兑换。朝廷发行不同面额的纸币,比如一百钱、五百钱、一千钱、甚至一万钱的大额‘宝钞’。百姓和商人可以根据需要,到官办或者特许的钱庄,用铜钱兑换纸币,或者用大额纸币兑换成小额纸币,或者将破损的纸币兑换成新币。钱庄收取一点点手续费,或者由朝廷补贴其运营。这就解决了找兑和残币兑换的问题。”

“第二,存取。你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无论是铜钱还是纸币,存放到钱庄里。钱庄给你开出一张凭证,证明你存了多少钱。等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凭这张凭证,到同一家钱庄把钱取出来。钱庄可能会给你一点点利息,或者收取保管费。”

“存钱?”扶苏疑惑,“为何要将钱存于他人之处?藏于家中岂不更稳妥?”

“问得好。”赵天成笑了,“这就是观念转变的问题了。存钱庄有几个好处:安全!避免家中遭盗、失火、虫蛀的风险。方便!尤其是做大生意的人,不需要在家里地窖埋着几万斤铜钱,需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太麻烦。汇兑!这个更重要,等下说。而且,钱庄拿到大家存进来的钱,并不是把它埋在地窖里,而是……”

赵天成顿了顿,说出一个更颠覆的概念:“而是可以把其中一部分,借贷给那些急需用钱、并且有能力偿还和支付利息的人,比如商人要扩大生意周转,农夫青黄不接时要买粮种。钱庄收取借款利息,高于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中间的差价就是钱庄的利润。这样,闲置的钱就流动起来了,变成了能生钱的本钱,滋养了商业和生产,这就是‘金融’的活力所在。”

隔壁的李斯瞳孔猛地一缩!

将民间闲置资金汇集起来,用于放贷生利,并促进货殖流通?

这……这简直是将“重本抑末”国策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却似乎能极大激活经济!

其中的利弊、风险、管控……需要极度精密的算计!

嬴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

汇聚天下闲散之资……此力若掌控在手……

章邯则更关心技术问题:“先生,存取凭证……若是异地,如何取钱?譬如我在咸阳存钱,持凭证至邯郸,如何证明?又如何确保凭证不被伪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