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110章 此论……颠覆!

“周朝搞分封,是为了稳住地盘。商鞅鞅搞变法,是为了让秦国活下来、打出去。你们现在搞‘皇帝之法’,是为了啥?不也是觉得老办法快把大秦勒死了,想换口气吗?”

“可问题来了!”他话锋陡然变得尖锐。

“这药,治得了当时的病,未必治得了以后的病!当时是良药,以后可能就是毒药!周朝的分封,时间一长,诸侯坐大,周天子成了摆设。商鞅鞅的酷法,让秦国打仗无敌,可一统天下后,还这么搞,就成了勒死自己的绳子!”

“所以,第四条!”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

“没有万世不移的法!制度这玩意儿,不是刻在石头上的神谕!它得变!必须得变!问题是啥时候变?怎么变?变得太早,可能把自己折腾死;变得太晚,可能已经病入膏肓肓救不回来了!变得不对路,可能死得更快!”

“你们现在搞‘皇帝之法’,摸着石头过河,这路子对。但记住,别觉得这次搞定了,就能一劳永逸。不可能!再过几十年,上百年,等大秦又遇到新坎儿了,这法子可能又成绊脚石了!到时候,后人看你们现在搞的这套,觉得漏洞百出,觉得你们是傻逼!”

赵天成停住了,仿佛说累了。

牢房里只剩下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和章邯心中掀起的惊涛骇浪。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玄奥的比喻,只有直白到近乎残酷的剖析,将历史变迁的本质血淋淋地撕开。

“最后一点,”赵天成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

“看历史,别光看那些打打杀杀、权谋争斗。那都是表象。”

“得看更深的东西。看他们用的工具是石头还是青铜铁器,看他们地里能收多少粮食,看他们怎么盖房子修路,看他们怎么记账买卖东西……”

他顿了顿:“这些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可它们变一点,整个天下都可能跟着变!比如,要是哪天有人弄出个东西,能让田里的收成翻几倍,能让铁器变得又便宜又好用,能让消息传得飞快……那这天下,就不是你们现在能想象的样子了!什么分封郡县,什么皇帝老子,可能都得被冲得稀巴烂!”

牢房里,死寂无声。

炭盆的余烬早已冷透,只留下灰白的一摊,映照着赵天成方才那番剥皮见骨的分析带来的寒意。

隔壁耳房,阴影浓稠如墨。

三个人正在努力吃透赵天成说的话。

死寂中,赵天成咂了咂嘴,枯草茎在齿间磨得沙沙作响,打破了沉默。

“扯远了。刚才说制度得变,变是必然。可为啥要变?为啥会变?你们想过根子上的东西没有?”

扶苏茫然地抬起头,看向赵天成。

章邯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嬴政心中剧震:根子?变法强秦,扫灭**,皆因法度革新,此乃根本?

然赵天成所问之“根子”,显然指向更深层……他所说的‘器物’、‘本事’,莫非才是真正的根基?

寡人横扫**,倚仗关中粮秣,倚仗强弓劲弩……此皆非虚言!

李斯脑中不再有“荒谬”的念头,只有沉重如铅的思索。

法家之学,以人性本恶为基,以刑赏为器,以富国强兵为用。

然赵天成屡言‘黔首无路’、‘根基不稳’……其意所指,难道富国之‘富’,强兵之‘强’,其源头竟不在律法本身,而在律法之外?

此论……颠覆!

赵天成没理会苏公子和章邯的反应,自顾自地说下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剥开表象的冷酷。

“你们这些庙堂上的人,看历史兴亡,看王朝更替,看的都是啥?天子失德?奸佞当道?异族入侵?或者像李丞相琢磨的,是法度松弛,人心不古?”

他嗤笑一声,枯草茎换了个边。

“浅了!太浅了!都浮在面上。”

“看历史,得看地底下埋着的东西。看那些拿锄头的、打铁的、织布的、跑买卖的,这些人是怎么活着的?他们手里用的家伙什是啥样?地里能刨出多少吃的?身上穿的能不能挡寒?这才是根子!”

扶苏困惑地皱眉:“先生此言……学生不解。黔首耕作、百工劳作,皆为供养朝廷,维系社稷,此乃天经地义。何以……何以成了根子?”

他自幼所学,天下社稷以君王为尊,以礼法为纲,万民皆为供养。

嬴政眼神锐利,不再有驳斥之意,只有深沉的探究:供养朝廷?维系社稷?

然若黔首耕作无粮可出,百工劳作无器可用,商贾流通无货可运,朝廷何以维系?

社稷何以支撑?此狂徒所言‘根子’,莫非意指这供养能力本身?此能力……从何而来?

李斯内心翻涌,脑海当中进行逻辑推演。

民为水,君为舟,法度乃舵。然水之深浅、湍急,非舵手所能凭空创造。

水之枯竭,舟必倾覆。

此‘水’之丰沛枯竭,根源何在?

确系于田亩、百工、商路?

法家之学,是否过于重视‘舵’之精密,而忽略了‘水’之本源?

“天经地义?”赵天成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嘴角咧了一下,“行,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先说一种看历史的法子,我管它叫‘老黄历史观’。”

“这法子,是你们这帮子高高在上的人最喜欢的,尤其是那些读多了古书、自诩清流的家伙。他们觉得,历史就是一部道德经。王朝为啥兴?因为开国君主圣明仁德,礼贤下士,勤俭爱民。为啥亡?因为末代皇帝昏聩暴虐,宠信奸佞,骄奢淫逸。所以,只要皇帝是圣君,大臣是贤臣,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

“按这说法,你们大秦为啥能横扫**?因为始皇帝雄才大略,法度严明,手下有李斯、王翦、蒙恬这样的大才呗。六国为啥亡?因为他们的国君都是昏君,大臣都是饭桶。简单吧?把天下兴亡全系在几个人脑袋上。”

扶苏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驳起。他想起父皇雄才伟略,自己却常感力不从心;想起六国那些末代君王,确有不少是父祖尚可,自己却荒唐透顶。

赵天成没停,继续道:“第二种,稍微实在点,我管它叫‘刀把子史观’。持这观点的,多是李斯这种掌权柄、管刑狱的,或者王贲、蒙恬这种带兵打仗的。他们觉得,历史就是一部杀伐史。谁拳头硬,谁刀子快,谁就能抢地盘,坐天下。兴,是打出来的;亡,是打输了的。什么道德礼法,都是狗屁,实力才是硬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