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37章 最好……来条鱼!

“修长城、建阿房、开驰道、凿灵渠……哪一样不是吞人的巨兽?征发的民夫,动辄几十万!这些人,原本是种田的‘牛’,是织布的‘手’,是能生产粮食布匹、缴纳赋税的劳力!现在呢?全被鞭子抽着,成了只会消耗粮食的牲口!修陵墓的死在坑里,筑长城的累死在墙下,运粮的倒在路上!”

“这哪里是徭役?这是拿人命填窟窿!填的还是个填不满的窟窿!一边是田里的‘牛’越来越少,一边是朝廷要的粮布越来越多!这税源,能不枯竭?钱袋子,能不破个大洞?”

赵天成一口气说完,抓起旁边陶碗灌了口水,抹了把嘴,看着脸色凝重、眉头紧锁的扶苏。

“咋样?苏公子,这‘夺命三刀’,刀刀见血,没冤枉你们大秦吧?”

扶苏深吸一口气,仿佛被那三刀戳得喘不过气。

他眼中带着急切,身体微微前倾:“先生剖析入骨,字字惊心!然则……既知病根深重,当如何施治?这赋税徭役之弊,可有……可有一线转圜之法?学生愚钝,恳请先生指点迷津!”

“施治?转圜?”赵天成闻言,非但没有立刻给出答案,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嗤笑一声,重新靠回软垫,枯草茎在嘴里晃悠起来,眼神带着一丝“你太天真”的戏谑。

“苏公子,你心急火燎地想开药方子,可你连‘病’是啥玩意儿都没整明白呢!这赋税徭役,只是‘病象’!是流脓淌血的伤口!你想止血疗伤,总得先搞清楚血是哪儿流出来的吧?这‘税’字,它到底是个啥东西?从哪儿冒出来的?根子在哪?”

扶苏愣住了。

税?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他接受的教育里,答案似乎天经地义:税者,国之根本,民之贡赋,取之于民,用之于国。是维持朝廷运转、供养官吏军队、修筑工程、抵御外敌的基石。是商君变法时就定下的铁律,是秦法森严的一部分。

“学生……愚钝,请先生……开解。”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和谦恭。

“行!看你交了‘学费’的份上,今儿就给你掰扯清楚这‘税’的老祖宗是啥样!”

赵天成来了精神,坐直身体,摆开架势,仿佛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咱们呐,把时光倒回去,倒到还没皇帝、没国家,人还跟野兽抢食儿那会儿!想象一下,那时候一群人,凑在一块儿打猎。为啥要凑一块儿?因为单打独斗干不过猛兽啊!一群人合力,拿着石头棍子,嗷嗷叫着围猎一头野猪或者大鹿。”

赵天成用手比划着围猎的场景,语气活灵活现。

“好!费了老鼻子劲,终于把猎物撂倒了!大伙儿都累得够呛,也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候,该咋办?分肉呗!”

“怎么分?最原始的,就是见者有份,大家伙儿按人头,一人一块,甭管出没出力,沾边的都能啃一口。这叫‘均分’。”

扶苏微微点头,这似乎很公平。

“但这么分,有个问题。”赵天成话锋一转。

“有些人,比如那个发现猎物踪迹、指挥大家包抄围堵的头领,或者那个力气最大、一棍子敲晕野猪的壮汉,他们出的力是不是比别人多?光按人头分,他们心里能平衡吗?”

“还有,打猎用的石头棍子,是不是得有人提前磨好、保管好?万一有人受伤了,是不是得有人照顾?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都需要人专门去做。这些专门负责组织、指挥、保管工具、照顾伤员的人,他们去打猎的时间是不是就少了?甚至没时间打猎?”

扶苏若有所思:“先生是说……分工?”

“对头!”赵天成一拍大腿,“慢慢就有人专门负责组织打猎、保管工具、甚至照顾老弱病残。”

“这些人,他们不直接参与猎杀,但他们干的事儿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没他们,可能下次打猎就找不到猎物,或者工具坏了没得用,或者有人受伤没人管,队伍就散了!”

“那么问题来了,”赵天成盯着扶苏,“这些负责组织、保管、照顾的人,他们不直接打猎,他们自己吃的肉,从哪儿来?”

扶苏眼睛一亮:“先生是说……从猎物里分?”

“聪明!”赵天成赞许地点点头,“这就是最早的‘税’!它不是后来皇帝老子拿着刀逼你交的!它是大家伙儿为了整个群体能活得更好、更安全、更有保障,自愿或者说不得不,从共同的猎物里,拿出一部分,专门供给那些负责公共事务的人!这部分肉,就是‘税’!”

“它的源头,不是什么君权神授,也不是什么暴政强征!它源于两个字——”赵天成竖起两根手指,加重语气,“公利!”

“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体利益而产生的!是为了让整个部落\/族群能持续生存下去、抵御风险、发展壮大而付出的必要代价!”

扶苏心中巨震!

公利?

自愿?

必要代价?

这与他自幼接受的“贡赋天定”、“皇粮国税”的观念截然不同!

赵天成没给他太多思考时间,继续推进:“后来人多了,地盘大了,打猎不够吃了,开始种地了。种地也得组织吧?修水渠防旱防涝、看青防野兽糟蹋庄稼、调解邻里争水的纠纷……这些公共事务总得有人管吧?”

“管事的这些人,他们种地的时间是不是也少了?他们的口粮从哪儿来?是不是得从大家种出的粮食里分一部分给他们?于是,‘税’就变成了粮食。”

“再后来,有了国家,有了国王,有了朝廷,管的事越来越多,军队要养,官署要建,道路要修……这‘税’的盘子就越滚越大,名目也越来越多。但说到底,它的根子,还是那个‘公利’!朝廷收了税,理论上就该干好这些公共事务,保障民生,维护秩序,抵御外敌。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然很多时候用歪了。”

赵天成话锋一转,带着**裸的嘲弄指向大秦:“可现在呢?你们大秦这个‘税’啊,早就把祖宗那点‘公利’的根子给刨断了!”

“朝廷收税,修的是谁的陵墓?始皇帝一个人的!”

“征发徭役,建的是谁的宫殿?始皇帝一个人的!”

“筑长城御敌是公利!但代价呢?是抽干了关中的民脂民膏,逼得运粮路上尸骨成山!这‘用之于民’在哪儿?民只看到了无穷无尽的索取和压榨!”

“至于那‘生而负债’、‘一刀切’、‘徭役吃人’的三刀,更是把‘税’从维护公利的工具,彻底扭曲成了掠夺民脂民膏、维系暴政统治的鞭子和枷锁!”

“它不再是为了群体的‘公利’,而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长生梦、万世伟业的‘私欲’!是为了填补那永远填不满的工程窟窿!这样的‘税’,收得越多,根基烂得越快!钱袋子漏得越狠!因为它彻底背离了它最原始的、维系生存的‘公利’本质!”

赵天成看着陷入巨大震撼、眼神迷茫又带着一丝痛苦的扶苏,最后总结道:

“所以,苏公子,你想解决赋税徭役的弊病,光想着怎么多收税或者怎么少征役是没用的!那叫治标不治本,甚至饮鸩止渴!”

“你得先想明白——朝廷收税征役,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维护真正的‘公利’,让天下黔首活得下去、活得安稳?”

“还是为了满足少数人无尽的**和面子?如果朝廷做的事,对黔首来说,不是庇护,而是灾难;不是保障,而是压榨,那这‘税’收得再‘合理’,也注定是跛脚的,是催命的符!因为它无根!它的根——‘公利’,早就被你们自己给掘断了!”

牢房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扶苏呆呆地坐在那里,如同被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心头。

赵天成那番关于“税”源头的剖析,如同拨云见日,又似惊雷炸响,将他固有的认知彻底击碎、重构。

原来……税非天生?非为君权?其源在公利?其本在维系?

而大秦……竟已悖逆至此?将维系之根,化作了催命之索?

隔壁耳房,那隐在阴影中的高大身影,亦是一动不动。

唯有那紧握成拳、指节发白的手,泄露了其内心同样掀起的惊涛骇浪。

赵天成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打破了沉寂。

“行了,今儿的课就到这儿。‘税’是啥玩意儿,根子在哪儿,我给你刨明白了。至于怎么把这断了根的病秧子扶起来,让它重新长点‘公利’的枝叶……那就是明天要讲的多征税和少征税的艺术了!”

“想听?明儿记得加餐!最好……来条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