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5章 这仇,他记不记?

阳狱,耳房。

空气仿佛凝固了。

嬴政高大的身躯如同石雕般伫立在阴影里,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钉在那面能传声的墙壁上,仿佛要将其灼穿。

他脸上惯有的威严与掌控一切的自信,此刻被一种混合着惊涛骇浪般的震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惊悸所取代。

“钱袋子……漏了?”

低沉的声音从他齿缝间挤出,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冰冷质感,在狭小的耳房内回荡。

旁边的廷尉赵成早已面无人色,抖如筛糠,恨不得把头埋进地砖里。

蒙毅亦是心头剧震,后背的冷汗湿透了内衫。

作为皇帝近臣,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帝国如今面临的巨大财政压力。

北疆三十万大军的粮秣转运、骊山陵和阿房宫浩如烟海的物料消耗、遍布天下的驰道工程……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各地郡守关于“民力凋敝”、“仓廪日虚”的密奏,如同雪片般飞向咸阳,只是大多被雄心万丈的始皇帝,以及负责筛选奏章的中车府令赵高,有意无意地压下了或轻描淡写地处理了。

这个叫赵天成的齐国囚徒,他怎么可能知道?

他不仅知道,还将这深藏于帝国肌体内部的致命隐患,用如此直白、如此鲜血淋漓的方式剖析出来!

这绝不是一个市井狂徒能有的见识!

“入不敷出……竭泽而渔……”嬴政缓缓重复着赵天成的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的心头。

他想起李斯不久前关于增加赋税以应对工程开支的奏议,当时他虽觉不妥,但为了宏伟蓝图,还是默许了部分。

如今被赵天成一语点破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弦断”的风险!

那意味着什么?

民变!

烽烟!

动摇国本!

“陛下!”蒙毅再也按捺不住,声音带着急切,“此獠妖言惑众,危言耸听!我大秦……”

“闭嘴!”嬴政猛地低喝,打断了蒙毅。

他的目光依旧死死锁着墙壁,胸腔剧烈起伏。

愤怒?有!

被一个囚徒如此**裸地指责帝国政策,甚至质疑他的雄才大略,这对他至高无上的威严是莫大的亵渎!

但更强烈的,是一种被戳中心底最深、最隐秘忧虑的惊悸!

赵天成描绘的那幅“弦断民反”的景象,像噩梦般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失去对基层的控制,失去基本的物资保障,再强大的武力也会顷刻崩塌。

当年他扫灭六国,不也是利用了六国自身内部的腐朽与民怨吗?

嬴政的目光重新投向墙壁,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继续听!朕要听听,他对我大秦这‘漏了的钱袋子’,可有什么……‘高见’!”

最后两个字,他咬得格外重,充满了探究与审视。

牢房里,扶苏被“民心”的诘问冻住了。

扶苏坐在草堆上,背脊挺得笔直,却掩不住微微的颤抖。

他出身钟鸣鼎食,何曾将“黔首饱暖”与“江山稳固”如此**地联系起来?

那“钱袋子漏了”的比喻,像冰水浇头,激得他骨髓缝里都透着寒意。

“先生此言…振聋发聩。”扶苏的声音干涩,“然则,学生仍有不解。陛下推行郡县,收天下权柄归于中央,使政令通达四海如臂使指,此乃前所未有之大一统根基!”

“譬如胶东郡守推行秦篆,令行禁止,教化之功,岂非郡县大善?”

“何以在先生口中,竟也成了…隐患?”

他抬高了声调,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维护,仿佛要抓住这帝国制度最后的荣光。

“大善?”赵天成嗤地一声笑了出来,像看一个执拗的孩子。

“没错,郡县制本身,是始皇帝扫平六国后最硬核的操作!”

“比那些只知道分封的老古董强了不知多少倍!”

“中央集权,政令统一,没了诸侯王那些土皇帝瞎搞,绝对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陛下这眼光,这魄力,千古一帝当之无愧!佩服,真心佩服!”

他竖起大拇指晃了晃,语气真诚,让隔壁耳房内面色紧绷的嬴政,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但是啊,公子!”赵天成话锋猛地一转,如同冰锥扎入沸水。

“好制度,也得看怎么用,用在哪里?”

“始皇帝想把全天下都变成一个大号的关中,想法是好的,可步子迈得太大太急,完全不考虑‘水土’服不服!”

他随手捡起一根枯草梗,在潮湿泥地上划拉着,仿佛在勾勒帝国的版图。

“咱就拿你夸上天的胶东郡说事儿。秦篆好,书同文,长远看,绝对利国利民!”

“可那郡守怎么推行的?‘令行禁止’?是,命令是下去了,可效果呢?”

赵天成模仿着一种刻板严厉的腔调:“‘即日起,凡公文、契约、户籍,一律用秦篆!旧齐文字,视为非法!违者,罚钱!鞭笞!脸上刺字!’”

他放下草梗,眼神里满是戏谑:“公子,你想想,一个在齐国故地活了五六十年的老里正,写了大半辈子齐字,你让他一夜之间全改过来?”

“他写出来的秦篆,怕不是跟鬼画符一样!这‘教化之功’,是硬生生用鞭子抽出来的!”

“抽得人心头冒火!这火,不是对着秦篆,是对着拿鞭子的人,对着咸阳宫里那位!”

扶苏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竟无从说起。

他想起曾听博士们私下议论,某地老吏因写错秦篆被当众鞭打,羞愤自尽。

当时只觉那人迂腐,如今细思,却是心头一寒。

“这还只是写字!”赵天成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子市井说书人的劲头,“更要命的是,秦法这柄‘尺子’,太硬太直,硬要丈量天下所有的事儿,连人家裤裆里那点事都要管!”

“知道楚国旧地怎么埋人吗?吹吹打打,哭天抢地,那是孝心!”

“可咱大秦的《葬律》怎么规定的?‘哭踊有节’!哭几声,跳几下,用几尺布裹尸,都有定数!”

“楚地一个孝子,因为老父死了哭得太狠,跳得太高,被秦吏指为‘过度哀伤,有违律法’,罚了徭役!”

“你说说,这冤不冤?这仇,他记不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