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吧,可能是天生劳碌命。前脚刚当上子公司CEO,后脚就发现这位置简直不是人坐的——每天光是签字的文件就能堆成小山,开会开得我嗓子冒烟,最要命的是还得应付各种上门“道贺”的牛鬼蛇神。
“陆总,恭喜高升啊!”行政部李主管现在见了我,笑得那叫一个灿烂,仿佛之前处处刁难我们的人不是他似的。
我皮笑肉不笑地应付:“同喜同喜,以后还要李主管多支持。”
打发走这位爷,我瘫在新换的真皮老板椅上,感觉比连加三天班还累。这椅子据说是前CEO特意定制的,坐上去确实舒服,可我怎么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呢?
王明阳抱着一摞文件进来,看见我这副德行直摇头:“陆总,这才第一天。”
我哀嚎一声:“第一天我就想辞职了!这CEO谁爱当谁当去!”
话是这么说,但该干的活还得干。子公司刚成立,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员问题——总部只给了我们三十个编制,可活多得六十个人都干不完。
“要不咱们再招点实习生?”小林提议,“实习生不算在编制内。”
我白他一眼:“然后呢?让实习生干正式工的活,发实习生的工资?这种缺德事我干不出来。”
王明阳推了推眼镜:“其实有个折中的办法。我们可以把部分业务外包,这样既不占编制,又能保证工作质量。”
我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去找几家靠谱的外包公司谈谈。”
可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顺利。连续谈了三家外包公司,要么要价太高,要么水平太差。最离谱的一家,连项目经理自己都说不清楚能做什么。
“陆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周五晚上,王明阳陪着我在办公室加班,眉头紧锁,“新产品下个月就要上线了,研发进度已经落后了。”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进度表,一个头两个大。红色预警的地方比股市大盘还刺眼。
“实在不行...”我咬咬牙,“我亲自去挖人!”
说干就干。我动用了一切人脉,甚至连杨雨薇都被我骚扰了好几次。她最后忍无可忍:“陆沉,你再半夜打电话问我认不认识靠谱的程序员,我就把你拉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周的努力,我们总算凑齐了一个临时团队。虽然都是兼职,但个个都是业内好手。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大神个个都有脾气,管理起来比驯兽还难。
特别是那个从大厂挖来的架构师老周,本事是真大,脾气也是真臭。第一次团队会议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陆总,不是我说,你们这个技术架构太落后了。”他指着投影幕,唾沫横飞,“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单体架构?微服务懂不懂?容器化了解吗?”
我强忍着火气:“周工,我们这不是刚起步嘛...”
“刚起步就更要用先进技术!”他打断我,“重写!全部重写!”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我,等我表态。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上辈子我就是太要面子,才吃了不少亏。
“周工说得对。”我露出职业假笑,“那就按您说的办,全部重写。”
老周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爽快,愣了一下,气势也弱了几分:“也、也不是全部重写,核心模块还是可以保留的...”
首战告捷,但我心里明白,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果然,研发进行到一半,资金出问题了。
“陆总,账上没钱了。”财务小张哭丧着脸把报表放在我桌上,“外包费用超支,硬件采购也比预算多了百分之三十。”
我看着报表上触目惊心的红色数字,感觉心脏病都要犯了。
“之前申请的专项资金呢?”
“总部说还在走流程,最快也要下个月才能到账。”
完了,这下真完了。工资要发,供应商要结款,服务器租金要交...我掰着手指头算了下,最少还缺五十万。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找大老板求助,但转念一想,这才上任一个月就去找总部要钱,也太丢人了。
“要不...我先垫点?”小林不知道什么时候溜了进来,弱弱地说,“我这些年攒了十万块钱...”
我感动得差点老泪纵横,但还是拒绝了:“滚蛋!还没到让员工垫钱的地步!”
话是这么说,但钱从哪来呢?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起重生前听说过的一个办法——众筹。
第二天一早,我召集核心团队开会,把这个想法一说,所有人都愣住了。
“众筹?那不是创业公司才玩的吗?”王明阳第一个反对,“我们是正规子公司,传出去会被笑话的。”
“笑话就笑话!”我破罐子破摔,“总比发不出工资强!”
说干就干。我们连夜做了一个众筹页面,把新产品的理念和前景包装得特别高大上。为了增加成功率,我甚至忍痛拿出了百分之五的股份作为回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