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循科技”严总那个电话,像一根救命稻草,在我快要被现金流淹死的时候,猛地伸到了我面前。数据安全底座的高级模块?他们不做了?要转让?这消息太突然了,突然得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赶紧让小刘把严总的电话接了进来。电话那头,严总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疲惫,但语气倒是挺诚恳:“陆总,好久不见。情况是这样,我们公司战略调整,决定收缩战线,聚焦核心安全业务。之前跟贵司探讨过的那套数据安全底座的高级功能模块,我们评估后决定不再投入研发,想看看贵司有没有兴趣接手。相关的技术文档、部分原型代码和专利,都可以打包转让。”
打包转让?我心跳有点加速。智循那套安全技术,确实有点东西,之前谈合作的时候,老张就眼馋得很。如果能拿过来,不仅能极大增强我们产品的安全壁垒,说不定还能借着他们的客户基础,打开新市场!更重要的是——转让!这意味着可能不需要像研发那样投入大量现金,也许能缓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但我心里那根弦立刻绷紧了。天上掉馅饼?智循之前可是精明得很,坐地起价的主儿,怎么会突然这么“好心”?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严总,感谢您第一时间想到我们。”我尽量让语气平静,“不过,这么重要的技术模块,贵司决定转让,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另外,不知道这个‘打包转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转让条件……又是怎样的?”
严总叹了口气,听起来挺真实:“不瞒陆总,主要是内部资源调整,这个模块虽然前景不错,但跟我们新的战略方向契合度不够高,继续投入性价比低了。打包内容嘛,包括完整的技术架构文档、核心算法说明、已经开发的部分原型代码库、还有相关的专利申请权。条件……我们可以谈,主要是象征性的转让费,加上后续如果贵司基于此技术产生营收,给我们一点分成。”
象征性转让费?加分成?这条件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甚至有点过于优惠了?我心里更嘀咕了。
“严总,这个事有点突然,我们需要内部评估一下技术价值和接手后的整合成本。”我没把话说死,“您看方便先把相关的技术资料发给我们初步看看吗?”
“没问题!我马上让同事发你邮箱。”严总很爽快,“陆总,咱们也是老相识了,我就直说,这个转让,我们也是希望找个靠谱的接手方,让技术能继续发展下去。贵司的技术实力和口碑,我们是信得过的。”
挂了电话,我立刻把老张和小刘叫到小会议室,严密封锁了消息。把情况一说,老张第一个跳起来:“智循的安全模块?他们要卖?真的假的?那玩意儿可是块肥肉啊!要是能搞到手,咱们平台的安全性能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小刘则比较谨慎:“沉哥,这事太蹊跷了。智循之前对这技术宝贝得很,开价那么高,现在突然要‘象征性’转让?会不会是技术本身有重大缺陷?或者……他们惹上什么知识产权纠纷了,想赶紧甩锅?”
我点点头,他俩的顾虑正是我担心的。“老张,你立刻组织绝对信得过的技术骨干,成立个临时评估小组,等资料发过来,连夜给我评估!重点看三点:一,技术是不是真材实料,有没有隐藏的坑;二,代码和文档质量怎么样,接手后开发难度大不大;三,有没有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小刘,你负责查智循最近的动向,看看他们是不是真遇到什么麻烦了,还是这又是个什么商业陷阱!”
“明白!”两人领命,神色凝重地去了。
接下来的一天,公司表面平静,暗地里却紧锣密鼓。老张带着两个心腹,把自己关在机房,对着智循发过来的几个G的技术资料,逐行分析,激烈讨论。小刘则动用人脉,四处打听智循的内部消息。
我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这是个坑,白白浪费精力;一会儿又幻想要是真能低价拿下这块技术,公司就能鸟枪换炮,彻底翻身。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比等高考成绩还折磨人。
晚上十点多,老张顶着一头乱毛,红着眼睛冲进我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叠打印出来的分析报告。
“老陆!初步结论出来了!”他声音沙哑,但透着兴奋。
“怎么样?”我赶紧问。
“技术是真的硬!”老张把报告拍在桌上,“架构设计很牛,几个核心算法的思路非常巧妙,确实比咱们现有的安全方案高出一大截!代码质量也不错,注释清晰,模块化程度高。初步看,没什么明显的大坑!”
我心里一喜:“真的?那……”
“但是!”老张来了个转折,眉头皱起来,“我们发现两个问题。第一,这模块跟他们智循自家的核心平台耦合度挺高,有很多定制化的接口和依赖库,咱们要整合进来,得花不少力气做适配和重构,工作量不小。第二,更关键的是,文档里提到的一个关键加密组件,用的是他们自研的算法,但相关的专利文件……没在打包清单里看到!我怀疑,这算法可能根本没申请下来专利,或者……专利权根本不在他们手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