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飞跃科技”那边虚与委蛇地周旋了一圈,算是暂时把合作的事儿按下了暂停键。我这心里琢磨着,管你真心还是假意,老子先把自己这摊子整硬实了再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咱技术牛、项目稳、团队铁,到时候是你求我还是我求你,那可就两说了!
眼瞅着公司业务慢慢走上正轨,甲方的项目虽然磨人,但总算啃下来了,还意外开拓了预测分析的新方向,算是因祸得福。账上有了点闲钱,我就开始寻思着,是时候招兵买马,扩大队伍了。老是靠着老张、小陈这几个核心骨干拼命,不是长久之计,万一哪天谁累趴下了,公司不得停摆?
我把扩招的想法跟老张和小刘一说,老张第一个举双手赞成:“早该招人了!你是不知道,现在这帮小子工作量都快饱和了,天天加班,再这么下去,我怕他们头发掉得比代码行数还多!赶紧招几个能干活的来分担分担!”
小刘则比较谨慎:“招人是好事,但沉哥,咱得想清楚招什么样的人。是招有经验的,来了就能上手?还是招毕业生,自己培养?成本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而且,咱们这小庙,能请来真神吗?”
小刘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们公司现在名气不大,办公环境也一般,薪资待遇虽然调整了,但跟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厂还是没法比。想招到即插即用、经验丰富的牛人,难度不小。招毕业生吧,培养周期长,而且现在优秀的毕业生选择也多,未必看得上我们这种创业公司。
“两手准备吧。”我拍板道,“一方面,让HR想办法去挖挖看有没有适合的中高级人才,待遇可以适当灵活点。另一方面,启动校园招聘,招几个好苗子自己培养。咱们公司技术氛围好,成长快,对年轻人应该有吸引力。”
计划定下来,公司立刻动了起来。HR的同事开始在各种招聘网站和技术论坛撒网,我也动用了点私人关系,看有没有靠谱的朋友推荐。校园招聘这边,精心准备了宣传材料,重点突出我们参与过的实战项目和技术挑战性,由老张和小陈这两个技术“门面”担当主讲人,希望能吸引到有潜力的年轻人。
消息放出去没多久,简历就像雪片一样飞来了。看着邮箱里密密麻麻的未读邮件,我这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感觉公司真的要发展壮大了。但这份激动没持续多久,就被现实的骨感给打败了。
中高级人才的招聘,进展缓慢。收到简历不少,但要么是技能不匹配,要么是瞧不上我们给的薪资,要么就是约了面试放鸽子。好不容易有几个来面试的,不是要价高得离谱,就是感觉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一问技术细节就露怯。面了几个,都没找到特别合适的。老张气得直嘟囔:“现在的人都这么浮夸吗?简历写得天花乱坠,一上手全完蛋!”
校园招聘这边,倒是挺热闹。老张和小陈去几个目标高校跑了一圈,反响不错,收了一大摞简历回来,都是对技术有热情、脑子活络的年轻人。筛选笔试面试一轮下来,还真挑出了几个不错的苗子。最后圈定了三个人选,两个硕士一个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准备发录用通知。
我这刚觉得校园招聘这边挺顺利,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新的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我正跟老张商量给这几个新人定岗和培养计划呢,HR主管一脸为难地敲门进来了。
“沉哥,有个情况得跟您汇报一下。”她手里拿着份简历,表情有点纠结。
“怎么了?录用通知发出去有问题?”我心里一紧,可别是人家不来了。
“那倒不是……是其中一个候选人,叫林浩的,就是那个特别优秀的本科生。”HR主管把简历递给我,“他刚才打电话来,询问……询问咱们公司有没有……那个‘签约费’?”
“签约费?”我和老张对视一眼,都愣了一下。这词儿通常是在那些抢人抢疯了的互联网大厂或者给特别顶尖的应届生才有的,我们这种小公司,还真没这惯例。
“他怎么说?”我问道。
“他说,他手上已经拿到了两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其中一家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给了他一笔不小的签约费,要求他尽快签三方协议。他个人对咱们公司的技术方向更感兴趣,觉得能学到真东西,但如果咱们这边没有任何‘诚意’体现的话,他可能就得选择那家了……”HR主管复述道。
好家伙!这是拿着别人的Offer来跟我们抬价啊!我心里有点不爽,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小伙子确实优秀,笔试面试表现都很突出,老张对他评价很高,说是块搞技术的好料子。
“另外两家给他开了多少签约费?”老张皱着眉头问。
HR主管报了个数。我和老张又对视一眼,这数目,对我们来说,确实不算小,快赶上他小半年工资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精明了吗?”老张有点哭笑不得,“还没入职就开始谈条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