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事务所提交的璀璨概念设计方案,如同一场盛大烟火的公开表演,吸引了所有外界的目光,也为“星河纪元”项目披上了无可挑剔的合法性与艺术性外衣。然而,在这场光鲜亮丽的演出背后,在堡垒最深处那间绝对保密、信号被多重屏蔽的规划室内,真正的核心工程——绘制“方舟”基地绝密核心蓝图的工程,正在无声而紧张地推进。这张蓝图,将不依托于任何外人,完全由陈家人自行设计,是关乎生存根本的最高机密。
规划室内灯火通明,巨大的中央桌面上铺满了“方舟”基地的原始结构图、实地勘察的详细数据、以及各种军用级建材和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墨水和一丝凝重的气息。陈家人围聚桌旁,如同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文明命运的军事推演。
“M.A.D.的设计很完美,完美地掩盖了我们的真实意图。”陈默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但现在,我们要画的,是血肉,是骨骼,是灵魂。是能让这个地下空间真正成为‘方舟’的一切。”
他首先指向能源系统区域。“公开方案中的独立能源中心只是个幌子。我们的核心,在于修复和升级那座地热发电装置,以及将柴油发电机作为备份,并建立远超常规需求的、多层冗余的电力储备系统,包括巨量的大型蓄电池组。”陈浩立刻在电子绘图板上标记,并开始计算负荷和布线,“所有关键能源线路必须埋设在加固的管道内,并有独立、隐蔽的备用线路。主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独立网络里,与对外展示的智能控制系统物理隔离。”
“水源是生命线,”陈默的手指移到暗河及水处理区域,“公开的设计只会提及一套‘先进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而我们的核心蓝图,需要标注出三个独立的深层取水点,建立至少两套不同原理的顶级净化系统(反渗透 紫外线 化学消毒冗余),并规划巨大的地下储水库,储水量至少要能支撑全员一年以上的封闭生存。所有水管网,尤其是核心区的,必须采用最高标准的抗菌抗腐蚀材料,关键阀门和控制系统也要物理隔离。” 李秀娟认真记录着这些关乎生存底线的要求。
接下来是防御体系,这是陈锋主导的重中之重。在公开设计中,这仅仅是“高级安防系统”。而在核心蓝图上,这里被标注得如同铁桶阵。
“入口通道,除了公开的伪装门外,内部增设三道隐形合金闸门,分别具备防爆、防火、防生化气密功能,可由指挥中心或预设安全协议自动触发。”
“所有通风管道,加装具备自毁功能的精密滤网和毒气中和装置,进气口伪装成自然岩缝,并设置高压电击网。”
“在中央广场和各主要功能区承重柱、关键设备间外围,预埋高爆炸药(最后手段),并设计一套独立的、由我们核心成员掌握的引爆授权机制。”
“建立完整的内部监控和传感器网络,但与对外网络绝对隔离,数据存储在本地物理服务器上。”
陈锋一边说,陈雪一边在蓝图相应的隐蔽位置进行标注,她的任务还包括设计一套绝对安全的内部通讯和警报系统,甚至考虑了被强力电子压制后的备用方案——基于震动传感器和光纤传递的简易信号系统。
生活区和仓储区的规划则由陈建国主导,更侧重于实用性和长期性。
“生活区不仅要舒适,更要注重功能分区和战时转换。每个家庭单元都可以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独立的防御单元。所有家具和隔断,都要采用坚固、防火且具有一定防弹功能的材料。”
“仓储区要进行最科学的划分:战略物资储备库(武器、弹药、能源核心)、长期生存物资库(粮食、药品、种子)、以及日常消耗品库。存取路径要高效,并且要设计多重防盗和自毁机制(如关键物资库失陷可触发内部焚毁或封闭)。”
他还特别强调了废物处理系统:“必须建立绝对可靠的有机废物处理和回收系统,避免气味外泄和内部污染,甚至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能源或种植区的肥料。”
陈浩除了负责能源和技术布线,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内部生态循环系统的冗余备份”。
“除了主要种植区,我们可以在一些次要通道或闲置空间,建立小规模的、采用不同技术(如水培、气培)的应急种植单元,使用独立的LED光源和营养液系统。哪怕主要种植区被毁,我们也不至于立刻断粮。”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被加入蓝图。
最敏感,也最耗费心力的,是那个触发过警报的“待探查禁区”的处理方案。
“这个地方,风险与机遇并存。”陈默凝视着那个区域的模糊结构图,“在核心蓝图上,我们将它标记为‘零号单元’。初步方案是:在其外围建立一道独立的、最高级别的物理隔离墙,配备独立的监控和防御设施。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开启。但同时,要预留从我们的主控系统对其进行监控和有限干预(如释放镇静气体、启动内部封锁)的接口。在我们拥有足够实力和了解之前,它必须被牢牢锁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