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完全散去,三辆经过深度改装、覆盖着迷彩伪装的越野车,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悄然驶出堡垒隐蔽的出口,很快便没入了苍茫的山林之中。陈默亲自带领的侦察队出发了。
队伍规模被压缩到极致,算上陈默本人,仅有七名成员。除了不可或缺的陈锋(武力保障)和老周(野外经验)外,还有山鹰(侦察与狙击)、岩石(重火力支援),以及两名新加入但经过严格考验、分别擅长地质勘测和动植物辨识的专业人才。每辆车都配备了额外的燃油桶、应急物资,以及最重要的——由陈浩改造升级的远程通讯中继设备和高性能无人机。
陈默的计划是向西北偏北方向进行扇形侦察,重点排查几个基于末世前卫星地图和零散情报推测出的、可能存在较大河谷或冲积平原的区域。这个方向相对远离已知的林凡主要活动区域和“鹰巢”可能存在的方位,但未知风险也相应增加。
第一天,车队在崎岖颠簸的废弃公路上艰难行进,不时需要绕过倒塌的桥梁或堵塞的城镇。末世近两年的风雨侵蚀,早已让文明世界的交通网络变得支离破碎。他们遭遇了几小股游荡的丧尸,均被无声武器迅速解决,没有引起大的骚动。夜晚,他们选择在易守难攻的高地扎营,轮流守夜,听着远方风中隐约传来的、不知是野兽还是变异体的嘶吼,无人能够安眠。
第二天,他们离开了主干道的残骸,开始沿着野兽踩出的小径和干涸的河床,向着更深处的荒野进发。地形变得更加复杂,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起伏的丘陵极大地延缓了行进速度。陈默的空间感知能力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总能提前“看”到前方地形障碍或潜在的威胁(如隐藏在灌木下的深坑、盘踞在树上的变异毒虫),引导车队选择最安全的路线,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前方三点钟方向,约五百米处,有大型生物活动痕迹,绕行。”陈默闭目感知片刻,下达指令。他的精神力在持续消耗,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山鹰操控的无人机则如同高悬于天际的眼睛,不断将前方数十公里的地形信息传回。大部分区域都是令人失望的——贫瘠的山地、干裂的荒原、或是被诡异菌类和扭曲植被覆盖的死亡地带。
第三天下午,就在车队即将按计划转向下一个侦察区域时,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那是一片被连绵群山环抱的广阔谷地!一条宽阔的大河如同玉带般蜿蜒穿过谷地中央,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河流两岸,是大片平坦的、呈现深褐色的冲积平原,即便从高空俯瞰,也能感受到那土地蕴含的肥沃生机。更令人惊喜的是,河谷一侧的山势相对平缓,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另一侧虽然陡峭,但似乎有险要的隘口可以设防。
“降低高度,仔细侦察!”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无人机悄然下降。画面变得更加清晰:河流水量充沛,流速平缓;沿岸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丛,隐约可见水鸟惊起;平原上,并非完全荒芜,竟然能看到大片顽强生长的野生谷物和块茎植物,虽然杂乱,却证明了土地的生命力;甚至在一些背风的山坡下,还发现了疑似废弃农舍的残垣断壁,说明末世前这里曾有农业活动。
“这地方……看起来真不错。”老周看着屏幕,忍不住赞叹。他丰富的经验告诉他,有稳定水源,有肥沃土地,有天然屏障,这几乎是末世建立农业基地的理想模板。
陈锋更关注军事角度:“河流是天然屏障,但也需要注意渡河点。两侧山体可以作为防御依托,但需要排查是否有隐秘的小路可以通行。整体来看,易守难攻,比溪谷的地形更开阔,也更适合大规模耕种。”
两名专业队员也兴奋起来,指着画面分析:“看这土壤颜色和植被类型,肥力应该很高!水源充足,可以发展灌溉!这些野生作物如果能加以驯化选育,说不定能成为很好的本土化粮食品种!”
希望的火苗在每个人心中燃起。
然而,陈默依旧保持着冷静。“靠近侦察。注意所有潜在威胁,包括变异体、其他幸存者,或者……林凡势力的触手。”
车队向着河谷方向小心翼翼靠近。在距离河谷入口约五公里的一处高地上,他们建立了临时观察点。
陈默再次展开空间感知,配合山鹰的无人机,对河谷入口及周边区域进行地毯式侦查。
“入口处有大量丧尸活动痕迹,但多为普通丧尸,分布稀疏。”
“西侧山坡发现小型变异兽群,威胁等级低。”
“未发现人类活动近期留下的明显痕迹,废弃农舍积灰很厚。”
“河流对岸……等等!”陈默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丝异常。在河对岸一片茂密的树林边缘,他的空间感知反馈回了几处极其微弱、但明显非自然的能量残留,以及一些被刻意掩埋过的金属碎片。“那里有过战斗,或者……某种装置的残留。时间应该不短了,但需要警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