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网的构想如同在黑暗中点起的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指明了方向。但在那之前,支撑一切行动的血液——资金,必须如同汹涌的江河般奔腾起来。一亿九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陈默规划的“方舟”和应对末世的长期消耗而言,依旧捉襟见肘。
深夜,书房的门窗紧闭,厚重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桌上一盏台灯散发着昏黄而集中的光芒。陈默、陈建国、陈锋三人围坐在书桌前,陈雪则坐在稍远处的电脑前,准备记录。这是一次仅限于核心决策层的会议,议题沉重而惊人——千亿资金计划。
陈默没有拿出任何纸质文件,所有的计划都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目光沉静地看着父亲和大哥,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爸,哥,一亿九千万,只是让我们拥有了入场博弈的资格。但要打造真正的‘方舟’,囤积足以应对任何变故的物资,建立一支能够守护家园的力量,我们需要至少一千亿。”
“一千亿……”陈建国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喉咙有些发干。即便经历了彩票和股市的奇迹,这个数字依然如同喜马拉雅山般,高不可攀。陈锋虽然对金钱不那么敏感,但也清楚这个数字代表的恐怖量级。
“这不可能!”陈建国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驳,“小默,我知道你的能力,但一千亿……这已经不是靠预知几只股票或者中几次彩票能完成的了!这需要撼动资本市场,甚至……”
“甚至游走在法律和毁灭的边缘。”陈默平静地接上了父亲的话,“我知道。但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和平时代的规则和道德,在生存面前,需要被重新衡量。”
他站起身,走到旁边一块临时架起的小白板前,拿起笔。
“千亿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他边说边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短期套利、地产杠杆、国际收割。
“第一阶段:短期事件套利(当前进行中及未来一个月)。”
陈默在“短期套利”下面画线。
“利用我的预知能力,精准捕捉未来一个月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政策变动、公司丑闻等对金融市场造成的短期剧烈波动。通过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高杠杆、快进快出的操作。”
“目标:将现有资金规模扩大5-10倍,积累十亿到二十亿级别的现金流。”
“优势:速度快,利用信息差,相对隐蔽。”
“风险:操作频繁可能引起监管注意,需要大量分散账户和复杂资金路径。”
陈建国看着这条,微微点头。这基本上是之前操作的扩大和系统化版本,虽然风险不小,但基于陈默已被验证的能力,可行性很高。
“第二阶段:地产杠杆(未来一至两个月)。”
笔尖移到“地产杠杆”。
“利用我们积累的十亿级资金作为保证金和启动资金,通过爸您的人脉和渠道,锁定一至两个本市或周边即将因重大政策(如新区规划、大型基建落地)而价值暴增的地块或烂尾项目。”
“以这些项目为核心,通过成立项目公司、银行抵押贷款、发行信托产品、甚至引入部分战略投资(需绝对控制)等方式,将资金杠杆放大到十倍,甚至数十倍。”
“在政策利好释放、地价或项目价值飙升到顶点时,迅速脱手,完成套现。”
“目标:实现资金规模的量级跳跃,从十亿级迈向百亿级。”
“优势:杠杆效应巨大,利润丰厚。”
“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以及……可能触动本地原有利益集团,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陈建国倒吸一口凉气。这一阶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传统经营的范畴,涉及到了高杠杆的地产金融操作,每一步都如同走钢丝。但他不得不承认,如果真能精准锁定政策利好地块,这确实是实现财富爆炸式增长的最快途径之一。
“第三阶段:国际收割(未来两至三个月)。”
陈默的笔最后落在“国际收割”上,眼神也变得格外锐利。
“当我们的资金达到百亿级别,就有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大规模博弈的资格。”
“根据我的记忆,在末世降临前,全球金融市场会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地区冲突升级、某大型对冲基金爆仓、主要经济体政策突然转向等),出现数次极其剧烈的、趋势明确的波动。”
“我们将动用大部分资金,通过离岸公司和复杂的代理网络,进入国际外汇、大宗商品乃至金融衍生品市场,跟随(或者说利用)这些巨鳄掀起的风浪,顺势而为,进行终极收割。”
“目标:完成千亿资金的最终积累。”
“优势:市场容量巨大,足以承载我们的资金,利润惊人。”
“风险:最高!涉及跨境资本流动,面临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审视,一旦操作失误或被盯上,可能血本无归,甚至引来国际性的麻烦。这需要最极致的谨慎和精准的时机把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