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标准的确立,如同为“守望者”势力划下了一道清晰的边界。接下来,便是按照这套严苛的标准,去寻找第一位值得邀请的“同行者”。人选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那位独自在附近山区挣扎求生、品性刚正,并且是陈锋战友的老兵,老周。
指挥中心内,陈锋主动请缨:“哥,老周那边,我去联系吧。我了解他,也知道怎么跟他说话。”
陈默点了点头,但补充道:“可以接触,但必须严格按照流程。首次接触只做试探和信息确认,不透露任何关于堡垒和‘磐石’的具体信息。我们需要确认他目前的确切状况、生存态度,以及……他是否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个老周。”
末世足以改变很多人,陈默必须排除任何一丝风险。
陈雪迅速调出了之前监听记录中,偶尔捕捉到的、属于老周的那个特定无线电频段和呼号。这是一个功率很低、信号覆盖范围很小的民用对讲机频道,老周似乎只在固定时间,会短暂开机监听一下,几乎从不主动发射信号,极为谨慎。
陈锋深吸一口气,坐到了通讯控制台前,调整到那个频段,按下发射键。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出,带着一种刻意压低的沉稳:
“山鹰,山鹰,这里是孤狼。听到请回答。重复,山鹰,这里是孤狼。”
他使用的是他们当年在部队时的代号。频道里只有沙沙的电流噪音。
陈锋没有急躁,按照约定的间隔(避免信号被持续追踪),每隔五分钟重复呼叫一次。
在第三次呼叫结束后,频道里终于传来了一个略带沙哑、但异常警惕的回应:
“……孤狼?真的是你?你还活着?”老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但更多的是谨慎,“你怎么会……用这个频率?”
“运气好,活下来了。”陈锋语气平静,避开了具体细节,“山鹰,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一个人?”
“……嗯,就我一个老光棍,还能咋样。”老周的回答很简短,透着一种饱经风霜的疲惫,“靠山吃山,还能喘气。你呢?听起来……不像是在流浪。”
陈锋按照既定策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试探:“还行,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窝着。这世道,一个人太难了。山鹰,有没有想过……找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搭个伙?”
频道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老周斩钉截铁的声音:“搭伙?跟谁搭?现在这世道,人心比丧尸还毒!我宁愿一个人守着这破山头,至少晚上能睡个安稳觉!”
他的反应,印证了他对陌生人的极度不信任,这也符合他谨慎刚直的性格。
陈锋心中稍定,继续引导:“我明白。但如果……是信得过的老兄弟呢?而且,不是漫无目的的搭伙,是有个相对安稳的落脚点,能做点实事,不是为了抢掠的那种。”
他抛出了一个模糊的诱饵,但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承诺。
“……安稳?实事?”老周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怀疑,但似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动摇,“孤狼,你到底在哪儿?在干什么?别跟我打哑谜。”
“电话里说不清楚,也不安全。”陈锋适时终止了深入交流,“山鹰,如果你还有想法,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北坡那棵歪脖子松树下,碰个头。就你一个人来。如果没想法,就当我没说过。”
他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的见面地点,并强调了“一个人”,既是保护,也是考验。
“……让我想想。”老周没有立刻答应,声音低沉。
通讯暂时中断。
堡垒指挥中心内,众人看向陈默。
“反应符合预期。”陈默分析道,“警惕,不轻易信任,但对‘安稳’和‘实事’有所触动。初步判断,目标人物状态与品性未发生重大偏离。”
“见面地点已经通过无人机确认,视野开阔,易于监控和警戒。”陈雪汇报。
“明天我和老周带一个小队提前布控。”陈锋说道,“确保万无一失。”
陈默点了点头:“可以。但记住,明天的见面只是初步接触和观察。除非确认绝对安全且他明确表达出强烈的加入意愿并通过初步考验,否则不要透露任何核心信息。重点观察他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以及他对未来可能‘合作’的态度。”
第二天上午,陈锋和老周带着两名精锐护卫队员,提前两小时抵达了北坡歪脖子松树附近,利用地形和伪装服隐蔽起来,建立了警戒圈。陈默和陈雪则通过高空无人机,远程监控着整个区域。
九点五十分,一个穿着破旧但浆洗得还算干净的老式军绿色棉服、身形依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了无人机视野的边缘。他行动极为谨慎,走走停停,不断观察四周,正是老周。他果然是一个人前来。
十点整,他准时出现在了歪脖子松树下,背靠树干,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
陈锋确认没有异常后,从隐蔽处走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