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名单的展开,如同在每个人心中点燃了一簇无法熄灭的幽暗火焰。它带来的不是盲目的躁动,而是一种极其冷静、极具针对性的紧迫感。仇敌的名字刻入了骨髓,而要将其从名单上抹去,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沸腾的热血,更是足以碾压一切的绝对实力。
指挥中心内,那份名为《名单》的暗红窗口已经关闭,但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之气却久久不散。陈锋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他身上的军人铁血在这一刻被彻底激活,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自己的弟弟妹妹。
“名单看完了,血仇记下了。”陈锋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现在,该看看我们自己的斤两了!凭我们刚才对付八只普通丧尸都差点出纰漏的水平,去找林凡、赵天德那些人报仇?那是送死!”
他大步走到战术白板前,拿起电子笔,动作迅猛而精准。
“刚才的战斗,暴露的问题一堆!”他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在白板上列出要点:
“1.远程火力依赖性强,弩箭容错率低,陈浩第一箭失手就是教训!近身应急手段匮乏!”
“2.小组配合生疏,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交叉掩护和战术机动!”
“3.对环境、声波等辅助手段依赖过高,一旦失效,应变能力不足!”
“4.心理素质不过关,初次见血,紧张导致动作变形!(这点小浩尤其要注意!)”
每说出一条,家人们的脸色就凝重一分。陈锋的分析一针见血,将之前那场“胜利”背后的侥幸与隐患剥得淋漓尽致。
“所以,从今天起,训练全面升级!”陈锋重重地在白板上画下一个箭头,指向新的训练大纲,“目标:将我们六个人,锤炼成一支能在末世里啃硬骨头、打恶仗的精锐小队!”
“第一,冷兵器进阶,从‘会用’到‘精通’!”
陈锋目光扫过陈浩和陈雪:“小浩,你的弩箭,不仅要准,还要快!强化快速上弦、移动目标射击、以及……如何在五米内,用弩身和匕首进行格斗反击的训练!小雪,你也不能只待在指挥中心,基础的手弩射击和军用匕首格斗必须掌握,至少要具备在情报人员身份暴露时的最低限度自保能力!”
他又看向陈默和自己:“我和默娃,除了巩固枪械,砍刀、战术斧、长矛这些冷兵器也要重新捡起来,尤其是应对近身突袭和狭窄空间内的搏杀技巧!”
最后,他看向父母:“爸,妈,你们也需要进行最基本的自卫训练,学会使用手枪和消防斧,知道如何利用堡垒结构进行躲避和反击。我们不要求你们上一线,但必须拥有在绝境中保护自己的最后手段!”
“第二,小组战术配合,从‘个人’到‘整体’!”
陈锋在白板上画出几个简单的战术队形:“我们将以两人或三人为一个基本战斗小组进行训练。我和默娃一组,负责攻坚和主力输出;小浩和小雪一组,负责中程支援、侦察和情报策应;爸妈作为后勤支援组,同时也要熟悉如何在各组之间进行联络和简易医疗救助。”
他详细讲解了交叉火力掩护、交替撤退、利用地形进行伏击与反伏击、以及小组内通讯手势和暗号。
“我们要练到哪怕在黑暗中,不用说话,也能知道彼此的站位和意图!要把堡垒的每一个通道、每一个狙击位,都变成我们最熟悉的猎场!”
“第三,极端环境与突发状况应对训练!”
“声波失效怎么办?夜间作战如何利用夜视仪和热成像?遭遇速度更快的变异体如何第一时间组织有效防御?甚至……如果堡垒某一区域被突破,如何进行内部巷道战和紧急撤离?”陈锋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这些,不能等到发生了再想!必须通过反复的模拟演练,形成肌肉记忆!”
陈默在一旁静静听着,对大哥制定的计划微微颔首。这套训练方案,完全针对之前暴露的短板和未来可能面对的复杂局面,务实而高效。他补充道:“训练要结合我的空间感知能力。我会在战术演练中,尝试用感知为你们提供更广阔的战场视野和预警,你们也需要适应在这种‘信息优势’下的协同作战。”
陈浩摩拳擦掌,之前的紧张被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取代:“没问题,大哥!我一定把弩箭玩出花来!”
陈雪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小组配合和数据模拟可以同步进行,我会建立训练数据库,量化评估每个人的进步和团队协作效率。”
李秀娟和陈建国对视一眼,也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李秀娟道:“我们这把老骨头,也跟着你们年轻人一起练!绝不当拖累!”
方针已定,雷厉风行。
接下来的日子,堡垒内部俨然变成了一座充斥着汗水与呐喊的军营。生活区的部分空间被改造成了体能训练区;宽阔的通道和仓储区变成了战术演练场;甚至连那条通往狙击位的隐蔽通道,也成了练习静默移动和攀爬的场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