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市省委常委会议室。
空气凝固得如同被塞满了铅块。赵立春那一声拍桌巨响,如同惊雷炸在每个人的耳膜上,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的议论。但随之而来的,并非预想中的臣服与肃静,而是一种更深沉、更汹涌的死寂。所有目光,惊疑、审视、惶恐、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都聚焦在主位那个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的掌舵人身上。
赵立春喘着粗气,赤红的双目如同受伤的猛兽,扫过全场。他看到了组织部长周秉坤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看到了政法委书记刘卫东紧锁的眉头下深藏的忧虑,也看到了宣传部长李静雯毫不掩饰的震惊和茫然。而斜对面的诸成,依旧稳如磐石,眼神深邃平静,仿佛刚才那两颗炸翻常委圈的“重磅炸弹”不过是溅起的小水花。
“吵什么吵!”赵立春再次重复,声音嘶哑中带着一种强弩之末的虚弱,“事实摆在眼前!严克明同志,郭齐宏同志,两位为滨海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同志,在组织的关键岗位上,突发恶疾,不幸因公殉职!这是我们滨海省班子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他刻意加重了“突发恶疾”、“因公殉职”几个字,试图将这匪夷所思的离奇死亡,强行定义为一个不幸的、自然的意外事件。
然而,这个强行定义如同纸糊的堤坝,瞬间就被汹涌的暗流冲垮了第一道缝隙。
“赵书记!” 一个低沉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响起,带着浓重的鼻音。说话的是省军区政委冯国梁。这位素来以耿直刚硬着称的将军,此刻脸色凝重得如同铸铁,他手指关节重重敲了敲桌面,发出梆梆的闷响:“突发恶疾?同一天?一个在隔离审查期间,一个在配合调查途中?赵书记,您是班长,您这话,能说服在座的同志们?能说服全市、全省的干部群众?!这听起来,更像是…谋杀!” 最后两个字,如同冰锥,狠狠刺破了赵立春试图维持的“意外”面纱!
“哗——”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谋杀?!这可是省委常委会议上,一位省军区政委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核心!
赵立春眼皮狂跳,几乎要拍案而起,但他强行压住了。他知道,一旦他此刻暴怒失态,就等于坐实了心虚!他死死盯着冯国梁:“冯政委!请注意你的措辞!调查组还没有成立!结论更没有出来!你这‘谋杀’两个字,是要负政治责任的!这是散布恐慌,扰乱人心!”
“恐慌?扰乱人心?” 冯国梁毫不退让,声音洪亮如钟,“赵书记!两位手握重权的常委在同一天、以如此诡异的方式离世,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慌源头!如果不彻查到底,揪出幕后黑手,那才是真正的人心惶惶,天下大乱!” 他目光炯炯,环视全场,“我冯国梁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弯弯绕!但我懂得一个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在这里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就是给真正的敌人递刀子!我提议,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独立调查!不仅要查死因,更要查两位同志生前负责的关键工作,尤其是近期办理的敏感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冯国梁的话,如同在滚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冯政委说得对!必须彻查!”
“对!给组织一个交代!给家属一个交代!也给全省人民一个交代!”
“这绝不是简单的意外!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原本慑于赵立春积威而不敢多言的常委们,在冯国梁这杆“大炮”的掩护下,纷纷发声!尤其是几位平时就与赵系若即若离、或者本身清流派系的常委,言辞更是激烈。赵立春试图强行定调、捂盖子的企图,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分钟,就被汹涌的质疑声浪彻底淹没!
赵立春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他感觉一股腥甜涌上喉咙,又被强行咽下。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威,在这突如其来的滔天骇浪面前,竟显得如此脆弱!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再次缠绕上他的心脏。他现在成了漩涡的中心,所有人都盯着他!所有人都想从他这里挖出“真相”!可真相是什么?连他自己都如同瞎子聋子!
就在这汹涌的质疑声浪几乎要将赵立春淹没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般响起:
“冯政委的担忧,代表了同志们普遍的想法,也代表了我个人的忧虑。” 诸成开口了。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他目光平和地看着冯国梁,又缓缓扫过其他常委,最后落在赵立春脸上,“赵书记强调稳定大局,这是对的。滨海的天,绝不能塌。但冯政委强调彻查真相,更是民心所向,是组织原则的根本要求!两者并不矛盾!”
诸成几句话,巧妙地将汹涌的民意和对赵立春的质疑,引导向了一个“程序正义”的轨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