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凌霄自爆引发的毁灭风暴,如同末世降临,吞噬了骸骨圣山,夷平了百里荒原。那恐怖的混沌黑暗能量席卷一切,连高悬在外的圣影之眼都在这股同源而狂暴的冲击下微微一颤,淡漠的眸光出现了一丝波动,随即缓缓隐去,仿佛暂避锋芒。
苏晓月在星穹龙玺的护持下,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被狠狠地抛飞回抚远城方向。龙玺光芒黯淡,其上山河之灵的气息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而变得微弱。她重重砸在残破的城墙上,鲜血浸透了早已褴褛的帝袍,星辰道躯上的裂痕如同蛛网,意识在剧痛与无尽的悲恸中沉浮。
“陛下!”
“快!保护陛下!”
姜琰、林清砚等人惊呼着冲上城头,手忙脚乱地将她扶起,喂下保命的灵丹,注入精纯的灵力。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着深不见底的恐惧与悲伤。他们远远看到了北方那毁天灭地的爆炸,感受到了那令人灵魂冻结的寂灭气息。
苏晓月艰难地睁开眼,视线模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众人担忧而疲惫的面容,以及城外依旧稀薄却未曾完全散去的蚀界魔雾。远方,那吞噬了楚凌霄、月薇以及无数戎狄大军的毁灭核心,能量仍在缓缓平息,形成一个巨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黑暗盆地,仿佛大地上一道无法愈合的丑陋伤疤。
楚凌霄……云无涯……
心口传来窒息般的剧痛,比道躯的创伤更加难以忍受。
“陛下,您感觉如何?”林清砚声音沙哑,眼中布满了血丝。
苏晓月挣扎着坐直身体,强压下翻涌的气血与泪意,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朕……无碍。”
她环顾四周,抚远城虽在逆星锁天大阵和混沌星核残余力量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但也已是千疮百孔,城墙塌陷多处,守军伤亡惨重,百姓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恐惧与茫然。
北疆经此一役,元气大伤。顶尖战力几乎损失殆尽,强敌虽暂时退却,但圣影之眼犹在,月薇生死未卜,戎狄主力虽受重创却未根除,魔雾残余仍在缓慢侵蚀……内忧外患,并未真正解除。
但,她不能倒下。
她想起了云无涯最后的眼神,想起了楚凌霄决绝的自爆,想起了那融入龙玺的山河之灵,想起了这片土地上无数仍在挣扎求生的子民。
希望,尚未断绝。
“传朕旨意,”苏晓月的声音逐渐恢复了力量,带着帝王的威严与抚慰,“厚葬所有阵亡将士,立英魂碑,永世供奉。全力救治伤员,开仓放粮,安抚百姓。征调所有可用劳力,修复城防,清理魔雾残余。”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混乱的抚远城开始如同精密的仪器般重新运转起来。幸存的人们看到女帝虽然重伤,却依旧挺直脊梁,指挥若定,心中的恐慌渐渐被一种坚韧所取代。
苏晓月则在姜琰的辅助下,开始全力疗伤,并尝试沟通眉心的龙玺,感应其中那新生的山河之灵。她发现,这山河之灵虽然微弱,却蕴含着北疆大地最本源的生机与意志,它与龙玺结合,不仅加速了她伤势的恢复,更让她对北疆龙脉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程度。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在北方那巨大的黑暗盆地深处,一丝极其微弱的、与混沌星核同源的气息,正在地底极深处缓缓凝聚……
楚凌霄……并没有完全湮灭?还是说,那古老意识留下了什么?
半个月后。
在苏晓月不惜代价的调动龙脉之气与星辰之力滋养下,抚远城的防御基本修复,城外的魔雾残余也被逐步净化清除。北疆各地残存的反抗力量听闻女帝尚在,并重创了戎狄与邪魔,纷纷来投,抚远城竟隐隐有成为北疆乃至大月抵抗核心的趋势。
这一日,苏晓月正在校场观看新整编的军队操练,虽然士卒大多面带菜色,装备简陋,但眼神中却燃烧着一股不屈的火焰。她眉心的龙玺印记微微发热,与这片土地、这些子民的信念隐隐共鸣,让她损耗的本源恢复速度加快了不少。
“陛下,”林清砚快步走来,脸色带着一丝异样,递上一封密信,“我们派往中原的斥候,冒死传回消息。”
苏晓月接过密信,展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
信中提到,京城方向的蚀界魔雾浓度似乎在缓慢下降,但那种死寂的气息却更加浓郁。更令人不安的是,中原各地,开始零星出现一些诡异的“信徒”。他们声称目睹了“神迹”,信奉所谓的“永恒寂灭之主”,举止癫狂,甚至主动献祭自身,化作魔雾的养分。这些信徒的组织严密,背后似乎有某种力量在暗中引导、扩散。
“月薇没死……”苏晓月放下密信,语气肯定。这种渗透、蛊惑人心的手段,像极了月薇的风格。她在圣山一役中侥幸逃脱,如今转入地下,开始用另一种方式,配合圣影侵蚀此界根基!她在利用人心的绝望,培育寂灭的温床!
与此同时,姜琰也带来了守陵人一脉的秘报。他们通过残存的阵法感应到,在极北苦寒之地,以及西漠荒原深处,分别出现了两股异常隐晦、却本质极高的能量波动,似乎与圣影同源,却又有些微不同,仿佛……是某种“坐标”或者“信标”被激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