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片雪花落在窗玻璃上时,顾殇正好敲下最后一行代码。他抬起头,看着那片晶莹的六角形在玻璃上融化,留下一道纤细的水痕,像是星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
“下雪了。”他轻声说。
叶羽琋从对面的工作台抬起头,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窗外。细碎的雪花正从铅灰色的天空飘落,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初冬的寒风中打着旋儿。
“真美。”她站起身,走到窗前,“今年的第一场雪。”
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纷纷抬起头,一阵轻微的骚动在房间里蔓延。对于这个以创造虚拟世界为生的团队来说,自然界的任何一点变化依然能让他们感到新奇。
“正好,”顾殇站起身,拍了拍手,“星尘的第一个可玩原型完成了。”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围到顾殇的工作台前。屏幕上,一个简约的启动界面正在缓缓旋转,上面只有两个汉字:星尘。
顾殇点击启动,屏幕陷入短暂的黑暗,随后,一片浩瀚的星空在众人面前展开。
叶羽琋接过顾殇递来的手柄,深吸一口气。她的手指在按键上轻轻移动,屏幕上的星官随之而动——那是一个身着汉服的身影,衣袂在真空环境中不可思议地轻盈飘动,仿佛有看不见的微风在吹拂。
“真空中的流体动力学模拟,”顾殇解释道,“我重新编写了物理引擎的部分代码。”
叶羽琋操控角色在银河间穿梭。星官的衣袖划过虚空,带起细碎的光点,如同搅动了满河的星光。她朝着第一个星图谜题前进——那是一组排列奇特的星辰,在黑暗中默默闪烁。
谜题的设计精妙而含蓄。需要观察星辰的闪烁节奏,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按照特定的顺序点亮它们。叶羽琋尝试了三次,前两次都失败了,星辰只是微微颤动,如同叹息。但第三次,当她终于找对顺序,整片星域骤然亮起——
不是爆炸式的强光,而是温柔的、渐进的明亮。无数星尘从被点亮的星辰中飘散出来,如同被唤醒的萤火虫,在虚空中翩翩起舞。每一粒星尘都带着柔和的光芒,它们环绕着星官旋转,随着角色的移动而形成优雅的涡流。
“太美了!”叶羽琋忍不住惊呼,她小心翼翼地移动角色,看着星尘随之舞动,“就是这种感觉!神秘又温暖,孤独却充满希望。”
顾殇站在她身后,嘴角微扬。没有人知道,为了这个瞬间的效果,他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刚刚优化完粒子系统。现在,屏幕上每一颗星尘都拥有独立的物理属性,它们会根据虚拟环境中的“引力”和“星风”产生微妙的变化,彼此之间还会产生互动。
“还可以更好,”顾殇俯身,从叶羽琋手中接过手柄,他的气息轻轻拂过她的耳畔,“下一步要实现星尘与角色的情感互动。你看——”
他操控角色静止不动,星尘渐渐聚集在角色周围,光芒变得柔和而稳定;当角色快速移动时,星尘则会兴奋地跳跃,光芒也更加明亮。
“它们会读取玩家的操作数据,判断玩家的情绪状态。”顾殇解释道,“平静、兴奋、思考、喜悦...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星尘会有不同的表现。”
窗外,雪花越来越密,渐渐将世界染成白色。但工作室里却暖意融融,大家都被屏幕上那个诗意盎然的星空世界所吸引,争相体验这个初具形态的宇宙。
“这种感觉和《敦煌》完全不同。”团队中最年轻的程序员小林感叹道,“《敦煌》让人感到敬畏和渺小,而《星尘》...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夏天在乡下外婆家,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的夜晚。”
美术组的学妹杨晓雨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数位板:“我要把这个场景做成动态壁纸!太治愈了,光是看着就感觉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叶羽琋和顾殇相视一笑。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敦煌》庄严肃穆,如同历史的回响;而《星尘》轻盈治愈,如同未来的低语。
随着体验的继续,大家开始提出各种建议和反馈。小林认为某个谜题的提示不够明确;杨晓雨建议为星尘添加更多的颜色层次;音效师提出要创作能与星尘互动产生共鸣的背景音乐...
顾殇认真记录着每一条意见,不时点头。他的眼神专注而明亮,与一年前判若两人。
夜幕降临时,其他成员陆续离开。雪依然在下,窗外已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顾殇和叶羽琋选择留在工作室,整理这一天的反馈。
“我去泡杯热巧克力。”叶羽琋站起身,走向角落的小厨房。
顾殇继续整理反馈文档,将大家的建议分门别类。他的目光偶尔飘向窗外,看着路灯下飞舞的雪花,眼神有些恍惚。
叶羽琋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热巧克力回来时,正好捕捉到他那一瞬间的走神。她将杯子放在桌上,在他身边坐下。
“记得去年这时候,你还在医院。”叶羽琋忽然说,声音轻柔得像是不愿惊扰这段回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