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30章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总该分些好处予臣下吧?

纵然孙权精通制衡之术,堪称汉末翘楚,

但再精妙的权术,也需以实利为基。

此刻,孙权陷入两难——

这荆州的利益,究竟该如何分配?

不分配肯定不行。

万一刘备来攻,还得靠江东世家出力!

这时,孙权府上的管家匆匆赶来禀报:

“主公,子瑜先生求见。”

听说诸葛瑾来了,孙权立刻让人请他进来。

作为江东公认的老好人,又是孙权的心腹,诸葛瑾在江东人缘极佳。

这次,他并非独自前来。

身旁还跟着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少年。

“主公。”

诸葛瑾率先行礼。

孙权眉梢微动,笑道:

“子瑜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少年正是诸葛恪。

孙权和诸葛瑾私交甚笃,自然见过诸葛恪。

但诸葛瑾带他来的用意,孙权一时猜不透。

诸葛瑾微笑道:

“主公,事关荆州,犬子有一计策想献上。”

孙权顿时来了兴趣。

诸葛恪天资聪颖,是江东有名的神童。

诸葛瑾又向来稳重。

既然父子同来献计,想必已商议妥当。

换言之,诸葛恪的计策已得诸葛瑾认可。

“元逊既有良策,不妨直言?”(诸葛恪字元逊)

孙权露出和善的笑容。

诸葛恪拱手道:

“禀主公,吕蒙将军拿下荆州已是定局。”

“但曹营不可不防。”

“属下听闻曹营水师从合淝出发,正往荆州而来。”

“因此,属下建议主公即刻与曹营联姻!”

话音一落,孙权脸色微变。

但很快恢复如常。

乍听此计,他心中不悦。

可细想之下,这确实是上策。

与曹营联姻,既能缓解刘备的压力,又能借机探听曹营动向,为日后图谋合淝铺路。

不过,联姻人选……

孙权一时犯了难。

曹营与孙氏联姻并非首次。

昔日曹操攻占邺城后,曹彰曾迎娶孙权庶妹。

然而这份脆弱的同盟,随着曹操吞并刘琮势力而瓦解。

如今曹军势大,孙权为夺取荆州已与刘备势同水火。

若再与曹营开战,江东必将陷入危局。

二字深深刻在孙权心中——无论对内对外,皆需权衡牵制。

但联姻之事颇有讲究:

该与曹营何人结亲?

又该送出哪位宗室女子?

孙权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孙权最疼爱的两个女儿当属孙鲁班与孙鲁育。

唯有以嫡女联姻,方能彰显诚意。

若以庶女相配,曹操岂会重视?

曹氏子嗣众多,显赫者不过寥寥数人。

其余庶子,怕是连曹操自己都记不清名讳。

思虑再三,最合适的联姻对象唯有一人——

曹舒。

这位魏国继承人尚未立正室。

可想到曹舒狠辣的手段,孙权顿觉太阳穴突突作痛。

他将顾虑告知诸葛恪。

后者略作沉吟,主动 :

臣愿为主公分忧,出使曹营促成联姻。

只是……主公欲将哪位公主许配曹舒?

孙权眼中挣扎之色一闪而过:

小虎(孙鲁育)性情单纯,恐非曹舒对手。

就让大虎(孙鲁班)去吧,唯有她才能担此重任!

这分明是割舍心头肉。

在两位公主中,长女孙鲁班最得孙权偏爱,堪称掌上明珠。

孙权不惜将孙鲁班许配给曹舒,足见此次联姻诚意之深!

诸葛恪奉孙权之命出使荆州,却不知局势即将骤变。

江陵城内,吕蒙正在处理政务,马忠匆忙来报:大都督,樊城曹军突然南下,意图进犯南郡!

吕蒙拍案而起:曹仁莫非疯了?刚遭水淹哪来兵力?就凭徐晃那点援军也敢觊觎我江东城池?

怒斥间吕蒙突然怔住——以曹仁之能,断不会打无把握之仗。当年周瑜耗时年余才逼退曹仁,如今其胜算不足两成却执意出兵,必有隐情。

想到此处,吕蒙面色阴沉,当即召陆逊、朱然共商对策。二人赶到后,陆逊率先开口:曹军水师始终驻守合淝南岸。

“倘若敌军沿长江西进,南下进犯荆州,我军需严加防范。”

吕蒙颔首道:

“伯言所虑极是。”

“曹军水师虽未必及我江东精锐,”

“然其战力亦不容小觑。”

“谨慎方能长久。”

“乌林渡口防务,便交由伯言统兵镇守。”

陆逊抱拳应道:

“谨遵大都督军令。”

吕蒙又转向朱然吩咐:

“义封,曹子孝部亦需重点防范。”

“夷陵城防务由你全权负责。”

朱然欣然领命。

此时吕蒙尚未察觉,

当他将主力分派给陆逊与朱然后,

江陵城内仅余八千守军,

其中多为糜芳、傅士仁所率降卒,

战力士气皆堪忧。

......

距江陵城西北百里处,

曹舒正率领虎豹骑与锦帆贼暗中驻扎。

邓艾匆匆来报:

“主公,江陵城中有密信至。”

曹舒眼中精光乍现——

他早已策反荆州重臣潘濬。

此人原为荆州从事,

虽无兵权却执掌政务大权,

犹如荆州文官之首。

潘家本是荆州望族,

与降曹的蔡瑁、蒯越素有旧谊。

关羽刚愎自用,

不仅与糜芳等人势同水火,

更屡屡打压潘濬。

曹舒遣密使许以 厚禄,

终使这位荆州实权文官暗中归顺。

潘濬对刘备并无太多忠诚,心中甚至暗藏不满。

因此,只要他保持清醒,必然会选择正确的道路。

此时。

邓艾递上的那封信,正是出自潘濬之手。

曹舒展开信笺,不禁感慨:

吕蒙虽机敏,此番却是弄巧成拙。

江陵仅余八千守军,且多为降卒,他何来这般胆量?

言罢,曹舒将信转交邓艾阅览。

邓艾读罢,喜色难掩:

恭贺主公,荆州已是我等掌中之物!

跟随曹舒多年,邓艾的见识早已不同往日。

他清楚看出吕蒙此举实为自缚手脚!

若吕蒙留守的是八千江东精锐,曹舒攻取江陵尚需周折。

但如今。

八千降卒守城,无异于拱手相让。

不久。

曹舒再修密信,命暗卫潜入江陵交予潘濬。

虎豹骑与锦帆军则继续潜行,向江陵悄然进发。

江陵城内。

潘濬府中。

阅毕曹舒回信,潘濬难掩兴奋。

他将信妥善收好,藏于枕下。

沉思片刻后,潘濬遣管家分别邀糜芳、傅士仁过府。

不多时。

糜芳与傅士仁相继到来。

潘濬立即屏退左右,仅留三人密谈。

傅士仁直率问道:

承明兄今日唤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平日三人虽同处一城,却非至交。

只因共受关羽压制,才结成同盟。

如今同降江东,更成命运共同体。

糜芳虽未开口,目光同样充满探询。

潘濬轻啜清茶,淡然道:

子方、君义,我等总该为自己谋条生路,不是吗?

此言一出,二人神色骤变。

话中深意,显然不可为外人道。

糜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承明兄此言,在下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还望承明兄直言相告,莫要有所保留。

比起傅士仁,糜芳显然更为机敏。

他心知肚明,潘濬今日必定早有筹谋。

说不定为了断绝他们退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既然如此,不如仔细听听潘濬的谋划。

倘若计划可行,再改换门庭又有何不可?

常言道:

初试为生,再试为熟。

糜芳与傅士仁追随刘备二十余载尚能轻易背弃,

如今归附江东未久,再度背叛吕蒙又有何妨?

潘濬与糜芳相视而笑,坦然道:

子方、君义,二位皆当世豪杰。

良禽择木而栖。

吕蒙取得荆州后,可曾兑现当初对二位的承诺?

话音刚落,糜芳傅士仁齐齐摇头。

吕蒙此人,将得手便弃诠释得淋漓尽致。

未得荆州时,待二人如珠如宝,胜过家中妻妾;

既得荆州后,视二人如敝履,弃若敝屣。

更令二人愤懑的是,

吕蒙近日竟开始图谋他们手中兵权!

兵权乃武将立身之本。

糜芳傅士仁投靠江东本就是铤而走险,

若再被夺去兵权,岂非任人宰割?

故而,

二人虽未明言,心中已对吕蒙暗生怨怼。

潘濬轻笑道:

吕子明,实乃背信弃义之辈。

用人时百般殷勤,不用时弃如敝屣。

占据荆州尚不足半月,便如此对待二位。

若半年之后?一年之后?

子方、君义,我等都已年过不惑。

难道要等到知命之年,甚至花甲之年,还要为江东冲锋陷阵?

此言一出,

糜芳与傅士仁俱是心头一震。

三人皆已年逾四十。

当初背弃刘备投靠江东,

除与关羽交恶外,

最根本的缘由,就是担忧在刘备麾下难以善终。

潘濬一席话,彻底粉碎了糜芳和傅士仁对江东的最后一丝幻想。

在江东安享晚年?

且看看孙仲谋这位黑心老板的真面目!

刹那间,糜芳和傅士仁的内心开始动摇。

既然江东并非归宿,何必再为其效力?

细细思量,江东既无养老保障,又无优厚待遇,更有坑人主公,实在毫无可取之处。

见二人已被说服,潘濬取出枕下曹舒的亲笔信函。

读完信后,糜芳和傅士仁当即跪拜,恳请潘濬:

望承明兄为我等引荐舒公子。

今日之恩,永世难忘!

潘濬含笑应允。

随后三人密谋对策,听完计划,糜芳和傅士仁大惊失色。

果然,背叛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先除关羽,再灭吕蒙,二人即将成就史上最强叛将之名!

......

繁星点缀夜空,吕 坐江陵府中,谋划江东未来。

全据长江已成定局,但曹营势大,必须设法削弱,方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

可该如何行动?

目光掠过合肥方向,又立即摇头。

攻取合肥?遥遥无期!

进军荆北?

关羽都未能攻克樊城,吕蒙自问也无此把握。

苦思无果,只得暂且搁置,先稳住江东地位。

正欲就寝时,窗外突然火光冲天!

诡异的火势令吕蒙心头剧震。

这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